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为了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雄赳赳. 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部队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新四军 C.中国人民支援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2. 电影来源于生活。影片《英雄儿女》《上甘岭》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的场景?( ) A.越南战争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解放战争 3. 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的胜利 4.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使农民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的地租被免除。可见土地改革( ) A.减轻了农民负担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D.让农民拥有了农具 5. 1952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这次土地改革( ) A.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B.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C.稳定了全国的物价 D.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6. 下表是1950—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7. 《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最初实现是在( ) A.改革开放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8. 近年,在我校校园中随时都能看到多部小汽车,说明小车已作为日用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于(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之后 9.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我国建立了许多历史上没有过的大规模的钢铁. 汽车. 飞机. 新式机床等工矿企业,东北. 华北. 西北也建立起一批新的工业基地……这体现了“一五计划”对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中国已经实现工业大国之梦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工业化起步 C.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D.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 列宁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我国建国初期符合这一观点的举措是( ) A.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 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C. 超额完成“一五计划” D. 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11.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l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这里“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推行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 12.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农民申纪兰,是全国惟一的一届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当记者问及她五十年来当代表的感受时,她深有感触地说:“1954年上北京的时候,我感到的是光荣。今天我上北京时,感到的不仅是光荣,更多的是责任。”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 ) A. 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B. 强调了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C.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通过了《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3.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途径是( ) A.走集体化道路 B.走产业化道路 C.发展高科技农业 D.建立规模效益的大农业 14.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 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 开展合作化运动 C. 组织生产合作社 D. 实行公私合营 15.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1)阅读材料一,毛泽东是在什么背景下说这番话的?“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请分析其中的“利益”与“损害”分别有哪些。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场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用他们美好的心灵. 博大的胸怀. 高尚的情操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不愧为党的忠诚战士,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维护中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 (2)有人认为,朝鲜战场上,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劳师袭远,后勤补给困难,所以遭到了失败。你对此说法有何看法?请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3)抗美援朝精神成为一种时代精神,结合材料二说说抗美援朝精神的具体含义。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弘扬这种精神?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 印. 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东北重工业基地哪些建设成就?图二是毛泽东为哪一事件而题诗? (3)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结合工业. 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说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有何意义。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1956年1月10日,北京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14日上午,中共上海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决定采用北京的办法,加快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争取在七天内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21日,上海举行了欢庆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会和游行。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材料三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1)根据材料一中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指示,我们国家开展了什么运动?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过程中,对资本家手中占有的生产资料主要采取什么措施?材料二中上海的情况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4)上述材料所涉及的这次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在何时基本完成的?它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DCCAA 6-10ADBBB 11-15BCADC 二. 非选择题 16. (1)背景:美国侵略朝鲜威胁中国边境,入侵中国境内,干涉我国内政,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利益:既可保障朝鲜的安全,也可保卫中国的安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还可打击美国侵略者的气焰,极大地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 损害:美国若占领朝鲜,会进一步侵略中国,严重威胁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的经济建设将不可能顺利进行。 (2)上述说法不对。胜利原因:①毛泽东. 彭德怀等领导人英明睿智。②广大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英勇奋战。③朝鲜军民密切配合。④抗美援朝战争具有正义性。⑤国际正义力量大力支持等。 (3)含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严密的组织纪律性。 历史是一面镜子,催人奋进。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年轻一代要继承他们的遗志,为国家的安康. 人民的幸福而拼搏. 奋斗,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言之有理即可) 17. (1)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生产水平低. 生产落后,工业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远远落后于美国. 印度;编制和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3)中国基础工业实力大为增强,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8. (1)三大改造运动;建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说明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3)说明当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4)1956年底;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