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新中国成立后,为使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实行的是( ) A.修建青藏铁路 B.放宽政策,搞活经济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扶持少数民族摆脱贫困致富 2. 2008年3月在西藏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意图是挑拨藏族同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分裂祖国。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待西藏一直给予特殊照顾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指( ) A.人大制度,中共领导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D.一国两制政策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前提是( ) A.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B.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 C.自己管理本民族事务 D.服从国家统一领导 4. 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 A.内蒙古 B.宁夏和广西 C.西藏 D.新疆 5. 2018年8月12日,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早在筹建新中国时,为了保障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协商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6.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对这一基本政策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是在( )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①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 ②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③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④杜绝了民族分裂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 武汉开办“西藏中学”,为西藏地区培养人才,体现了当地政府对西藏的重视。下列措施对西藏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的是( )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9. 据统计,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仅7600余人,到2006年底,西藏全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达62211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69.36%。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B.推动了民族平等的实现 C.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10. 下列措施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要求少数民族必须使用汉字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下列属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果的是( ) A.青藏公路建成通车 B.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C.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D.包头钢铁基地建成 12.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比例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7%,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仅为8.49%。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13. 为防止祖国内地和边疆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国家增加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在少数民族地区兴办了能源、原材料加工业等项目,以保持各民族、各地区的协调。这体现了我国(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B.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C.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 14. 下列哪一项措施不符合我国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 ) A.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B.禁止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C.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D.少数民族有权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15.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材料中“神奇的天路”的修通起到的作用不包括( ) A.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B.加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C.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D.彻底消除了西藏和东部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二、非选择题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求得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理论创新】 材料一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共产党探寻的革命道路的名称。据图二指出中国人民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了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党哪一思想理论的内容?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 【制度创新】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材料三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材料四反映出新中国的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四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一回答,这一制度实行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结合所学,说说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材料三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材料四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之所以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各民族拥有共同的追求和精神依归。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族人民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共同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3)结合所学,说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华民族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说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有何重要意义。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献计献策。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西部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有很大的潜力,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 ——江泽民 (1)根据材料一,你能说出我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吗? (2)材料二中提到的“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你知道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吗? (3)材料三中提到“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个战略通常被称为“什么战略”?实施这一战略说明什么问题? (4)结合上述材料,你能简单说说“民族团结”的含义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DDAB 6-10AACAB 11-15BABCD 二、非选择题 16.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2)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五大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国家的统一领导 17. (1)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开始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 (4)原因:各民族拥有共同的追求和精神依归。意义:巩固了祖国统一;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议:国家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派遣优秀干部和大学毕业生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关心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8. (1)56个民族。 (2)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3) “西部大开发战略”。 说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4)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