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三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
“浮夸风”现象 B. “共产风”现象
C. 阶级斗争为纲 D. “两个凡是”的方针
2.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接为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3. 以下是毛泽东的题词,其中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思想路线的是( )
A      B C        D
4. 如图,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以下四个人中完成了第三次历史巨变的是( )

5. 倘若要你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言的邓小平拟定一份发言提纲,这份提纲的主题思想应是 ( )
A. 继续两个“凡是”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 拨乱反正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党的工作重心(?? ? )
A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 .坚持改革开放
7.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任务的是(  )
A.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
B.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
D.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
8. 联系与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④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9. 提出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伟人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彭德怀 D.江泽民
10.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推动中国农业的大发展,主要是因为( )
A .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政策
B .它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C .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 .它是在邓小平主持下制定的政策
11.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资
B.?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C.?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
D.?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12. “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
A.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13. 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广州 ④上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4. 1984年,我国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设置上海浦东新区;2013年,又设立上海自贸区。据此可知,上海(  )
A.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实验田
B.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入
C.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
D.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特区
15.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实践中出现“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现象。这反映了(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可喜结果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成功
C.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景象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材料二 某县粮食总产量1980年是50.2万吨,1981年是67万吨,1982年是71.5万吨。
(1)材料一发生在哪个地方?他们的做法后来发展成什么政策?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两则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
17.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
安徽凤阳小岗村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1)材料一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一部法律文件?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有何意义?
(2)哪一项政策给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
(3)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就政府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深圳原属于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
材料二 深圳于1979年建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230千米。其中经济特区的面积为327。5平方千米。三十多年来,深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1)深圳的迅速崛起是中央什么政策的成功范例?
(2)和深圳具有同等性质的特区还有四个,其中最大的是哪个?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迫成为开放港口的是哪个?
(3)特区发展的模式是怎样的?
(4)现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形成的开放格局是怎样的?
(5)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引进国外的哪些东西?
(6)综合两则材料,你对设立特区及中央的相关政策有什么体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ADCD 6-10BBBBC 11-15DCABD
二、非选择题
16. (1)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当地粮食产量逐年增长。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使粮食产量逐年增长。
17. (1)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意义: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2)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8. (1)深圳的迅速崛起是中央对外开放政策的成功范例。
(2)和深圳具有同等性质的特区还有四个,其中最大的是海南。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迫成为开放港口的是厦门。
(3)特区发展的模式是以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吸引侨次、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设。
(4)现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形成的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5)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科学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
(6)体会:事实证明党中央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和。它的建立带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