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全科】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线速度方向始终相同 B.与线速度方向始终相反
C.始终指向圆心 D.始终保持不变
2、关于运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曲线运动一定是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运动
3、物体从某一高处平抛,其初速度为不计阻力,则物体在空中飞行时间为 ( )
A. B. C. D.
4.如图1所示,以9.8米/秒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 )
A.秒 B.秒
C.秒 D.2秒
5.如图6所示一皮带轮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
A.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6、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经t秒其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与v0相等,那么t为( )
A. B. C. D.
7.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以25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离在10 m至15 m之间,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 ( )
A.O.8~1.8 m B.0.8~1.6 m
C.1.0~1.6 m D.1.0~1.8 m
8.关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因为,所以向心加速度与旋转半径r 成反比
B.因为,所以向心加速度与旋转半径r成正比
C.因为,所以角速度与旋转半径r成反比
D.因为,所以角速度与转速成正比
9、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长为L的杆的两端,绕杆上的O点做圆周运动,如图3所示,当小球1的速度为 v1 时,小球2的速度为 v2 ,则转轴O到小球2 的距离是 ( )
A. B.
C. D.
10.细绳系一小球使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小球可能 ( )
A 受到重力、绳的拉力及向心力作用
B 受到重力、绳的拉力作用
C 受到绳的拉力一定为零
D 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1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t=可知,物体平抛的初速度越大,飞行时间越短
B.由t=可知,物体下落的高度越大,飞行时间越长
C.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下落高度之比为1∶3∶5…
D.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运动速度的改变量相等
12.一个质点在恒力F的作用下,由O点运动到A的轨迹如图所示,在A点时速度的方向与x轴平行,则恒力F的方向可能沿 ( )
A.+x轴 B.- x轴
C.+y轴 D.- y轴
13.如图5-4所示,小物块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A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
A.受重力、支持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
14. 如图所示,小球在一细绳的牵引下,在光滑桌面上绕绳的另一端O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的作用
D.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15.从地面上某一高度,将一小球以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经过落地(不计空气阻力,). ( )
A.小球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为
B.小球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
C.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D.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成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
16、月球的质量约为7.35×1022kg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是3.84×105km运行的周期是27.3天,则月球受到地球所施的向心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N。
17、从某高度处以12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经2s 落地,g取10m/s2,则物体抛出处的高度是______m,物体落地点的水平距离是______m,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正切tgθ=______。
18.A、B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相同的时间,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SA:SB=4:3,半径转过的角度之比θA:θB=3:2,则它们的运动周期之比TA:TB=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A:aB= 。
三.计算题:(共28分)
19.(9分)如图所示,在一次“飞车过黄河”的表演中, 汽车从最高点至着地点经历时间0.8s,两点间水平距离30m。求:
(1)最高点与着地点的高度差;
(2)汽车的水平速度。(g取10 m/s2)
20.(10分) 长L=0.5 m的轻杆,其一端连接着一个零件A,A的质量m=2 kg.现让A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在A通过最高点时,求下列两种情况下A对杆的作用力:
(1)A的速率为1 m/s;
(2)A的速率为4 m/s.(g=10 m/s2)
21.(9分)一辆质量m=2.0×103kg的小轿车,驶过半径R=100m的一段圆弧形桥面,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⑴若桥面为凹形,轿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底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⑵若桥面为凸形,轿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⑶桥车以多大速度通过凸形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
O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目前,在我国一些地方,村(居)委会越来越多地成为乡(镇)政府的附属机构,村(居)民自治被“行政化”。村(居)民自治不能被“行政化”,是因为
A.村(居)委会是乡(镇)政府的附属机构
B.村(居)委会是村(居)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
C.村(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村(居)委会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层组织
2、发展基层民主意义在于它是
A.公民参与国家政权的的最广泛形式 B.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C.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D.公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政府机关
3、2010年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布,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这是国家通过 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A.信访举报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4、2009年4月27日,上海市举行水价调整听证会。提交听证的两套方案中,初拟的上调后的综合价格至少比目前高出40%。许多消费者对上调水价表示理解,但认为上调幅度偏大,“可能调价20%-25%比较合适”。如果给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新闻标题,最佳的是
A、积极行使基本民主权利 建言献策 B、自觉接受公民监督 集中民智
C、集中专家智慧 着眼科学决策 D、听证于民 决策利民
5、近年来,中国政府事务日趋开放,新闻发言人制度、听证制度、市民旁听政府会议制度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等一系列举措的推行,充分保障了中国公民对政府行为的
①知情权 ②决策权 ③表达权 ④监督权
A.②③ B.①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群众通过网络、信件等不同形式参与到征求意见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广大群众对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心和支持。这充分表明我国
①基层民主自治进程速度加快 ②公民政治表达的渠道拓宽
③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增强 ④公民政治权利的扩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公安部、文化部等部门在2009年联合开展“政治网络低俗之风”、“打击手机涉黄信息”行动,这是政府在积极履行    的职能。
A.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8、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的自由
C.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D.监督权
9、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纷至沓来的海外媒体除了采访比赛以外,还对中国社会发展很感兴趣,对中国民众展示出的良好的文明风貌深表钦佩。材料体现了公民切实履行:( )
A.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B.当家作主的权利  
C.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 D.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10、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
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④农村村委会的选举 ⑤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说:“对于共同关心的话题 , 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灌水”;对于我们工作和决策中的不完善之处 , 我们也欢迎大家‘拍砖’ ( 提出批评 )。”网民朋友通过互联网为广东又好又快的发展积极出谋划策 , 是通过 参与 。( )
A.社会公示制度 民主管理 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民主决策
C.信访举报制度 民主监督 D.信访举报制度 民主决策
12、我国公民通过12388举报电话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有关党员及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这种民主监督方式属于:(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舆论监督制度
C.信访举报制度 D.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13、2008年12月5日,国务院《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决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许多福州市民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下列对此正确的认识有:( )
①我国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②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加民主决策
③我国公民的民主决策意识不断提高
④参政议政、献言献策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下列活动中体现我国政府职能的有:( )
①中国外经贸代表团与美国、欧盟等进行加人世贸组织的谈判
②教育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学好、宣传好十七届四中全会文件的通知
④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5项粮食产销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为了缓解过多使用汽车造成的环境和交通压力,“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在国内108个城市举行。鼓励市民步行、骑自行车或坐公共汽车出行。国家提出和组织“无车日”活动,并大力发展公交事业。体现了国家履行:( )
A.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6、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中央强调,在“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下列属于政府履行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是:( )
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②组织发展科技、卫生事业
③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④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17、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增长7.0%,涨幅比六月份低1.2个百分点。抑制房价过快增长,解决好人民群众买房难、买房贵的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这是因为政府:( )
①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②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③具有经济调节的职能 ④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对于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认识正确的是
①前者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后者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②前者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后者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③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点,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④前者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后者容易发生贿赂选民的情况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9、2009年11月24日,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向消费者发出消费警示,包括农夫山泉等品牌饮料在内的9种食品总砷超标。然而仅隔一周,12月1日海口市工商局又发布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消息,称以上产品检测全部合格,敬请广大消费者放心使用。这一事件警示政府要
A、做好经济调节 B、加强市场监管 C、坚持对人民负责 D、自觉接受监督
20、《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都是中央电视台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舆论监督栏目,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
A、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
B、这些名牌栏目能够引起中央领导人的关注
C、舆论监督比其他监督方式更有效
D、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21、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政府的作用表现在
①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②我们应当监督政府的行为
③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④人们可以寻求政府的帮助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22、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自人类出现才产生了国家 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③国家的本质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④政治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⑤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⑤ D、①②③⑤
23、下列关于民主与专政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②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③对一定阶级既实行民主又实行专政 ④统治阶级的民主意味着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我国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妇女、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的比例,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这表明我国民主具有
A、广泛性 B、真实性 C、绝对性 D、渐进性
25、某小区有些居民晚上经常一起打牌娱乐,影响了一张姓居民的正常休息并引发争执,居民委员会就此召开居民会议,通过表决,会议作出了这些居民可以继续以原方式娱乐的决定。该决定是
A、错误的,因为它没有吸纳张姓居民的意见
B、正确的,因为它是居民会议民主决策的结果
C、错误的,因为张姓居民的休息权受法律保护
D、正确的,因为居民的娱乐要求受法律保护
26、2005年1月,民政部公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稿)》,特别增加了政府不得干预属于居民自治范围的事项,并强调任何组织不得指定委派或撤换居委会成员。这表明( )
① 居委会的活动与政府无关 ② 居委会是我国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③ 居委会成员是由居民直接选举的 ④ 居委会成员只受居民的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27、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下列活动中,属于履行我国政府职能的有
①中国电信全力修复玉树地震灾区通信
②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③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于4月14日中午赶赴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④全国妇联紧急筹集100万元援助玉树受灾妇女儿童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9年8月15日起,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严厉整治“酒后驾驶行为”。在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行动中,对酒后驾驶行为,一律按《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上限进行处罚。据此回答28—29题。
28、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依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行为”,反映了我国
A.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B.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C.政府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D.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
29、对酒后驾驶行为,一律按《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上限进行处罚,体现了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依法治国的原则 ④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0、青年学生要增强政治参与意识,提高政治参与能力。我们的政治参与应当是有序的,所谓“有序”即指
A、直接 B、全面 C、依法 D、集体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2分)
邓小平明确指出:“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
请回答:在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2、(12分)
根据市民反映,媒体近日报道素因“苍山雪、洱海月”闻名的大理洱海,正在日益变成富人的后花园。洱海公园本是大理市民的休闲之地,但如今,却遭受破坏性开发。
大理市委、大理市人民政府2010年4月14日表示,“洱海天域”项目属于招商引资项目,大理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底与开发商签订了开发建设协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未按协议建设、有关部门把关不严和监管不力等问题。大理市人民政府已作出了相应的处罚决定,相关人员在项目实施中出现的责任问题,有关部门也在调查处理之中,最终处理结果将会向社会及媒体公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道理分析:市民行使了公民的什么权利,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行使这一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有何意义?
33、(16分)
情景一: 2007年12月31日前,全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作为选举人,你参与某选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妈妈说:“选谁都无所谓,我替你随便画几个圈得了。”
情景二:扬州网讯:从2010年4月7日起,扬州“老城改造计划征集建议”将启动。如果您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妨为老城保护改造献计献策。
情景三:某镇政府在修筑公路时,与一村农民发生矛盾。该村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少数人组织、煽动部分村民堵塞该村公路路段,并打伤打退民警,砸坏公务车辆。
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情景一中,你同意 “妈妈”的观点吗?为什么?
⑵、情景二中,你想对决策部门提出建议,你会通过哪些具体途径
⑶、情景三中,部分村民的做法属于无序的政治参与,这样的参与会造成哪些不良果?
⑷、以上三个问题的探究,对我们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有很大启发,请问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性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循哪些原则?
武威五中高一政治月考试卷答案
33、(16分)
(1)不同意。因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认真参与选举,这样才能选出代表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人。
(2)在政府网站留言、给政府职能部门写信、参加听证会、参加各类公众征集活动等。(如果答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得2分)
(3)①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遭到藐视;
②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维护;
③正常的政治活动无法进行;
④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遭到损害
(4)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盥(guàn)洗 榫(sǔn)头 新正(zhēng) 华冠(guān)丽服
B.忖度(dù) 宫绦(tāo) 猿猱( náo ) 间(jiàn)或一轮
C.迁谪(zhé) 炮(páo)烙 朱拓(tuò) 拗(niù)他不过
D.内帏(wéi) 韶(shào)光 歆(xīn)享 轩(xuān)峻壮丽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惫懒 寒喧 尘芥堆 雕梁画栋 B.纳罕 纨绔 捐门槛 顾盼神飞
C.杜撰 草巢 罥烟眉 峥嵘崔嵬 D.潦倒 宵柝 碧纱厨 孽根祸胎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农妇邱玉春正准备走进猪舍喂食,大猪小猪顿时乱作一团,沸反盈天,发出一阵阵嘈杂的“嗷嗷”的吼叫声。
B.目前,在个别地方街头巷尾的地摊上,摆着一种看手相的书,这种书装帧粗糙,里面的内容大都是些不经之谈。
C.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管理着一个拥有好几万员工的大企业,还准备做大做强,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D.在中国达人秀半决赛上,无臂钢琴师刘伟自弹自唱的一首《爱的代价》让全场一片感动,许多观众甚至泪湿司马青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新发现的世界上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B.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人“网虫”的人数激增。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会不发生矛盾,但一旦发生矛盾,就不能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而应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化解矛盾。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B.生命就这么沉浮在有讲究的一汪死水里。是呀,以大姐的公公来说吧,他为官如何?和会不会冲锋陷阵?倒似乎都是次要的。
C.他摇摇头,说:“这太是吃的故事了。首先得有饭,才能吃,这家子有一囤一囤的粮食。可光穷吃不行,得记着断顿的时候,每顿都要欠一点。老话说‘半饥半饱日子长嘛’。”
D.……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不知风姐如何处治。
6.下列对文学名著《红楼梦》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黛玉进贾府没有见到两个舅舅。贾赦推托身体有恙,不方便见黛玉;而贾政则由于公务繁忙,上班还未回家,所以未见到黛玉。
B.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是“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贾惜春的判词,她是金陵十二钗中年龄最小的女性。
C.宝玉生日,大家做“占花名”游戏。宝钗掣出一支牡丹花签,题着“艳冠群芳”,诗句“任是无情也动人”;黛玉掣出一支芙蓉花签,题着“风露清愁”,诗句“莫怨东风当自嗟”。
D.尤三姐容貌出众,性格刚烈,爱慕湘莲。贾琏为媒,湘莲赠“鸳鸯剑”为信物。后来,湘莲误会尤三姐并索剑退亲。尤三姐当着湘莲面横剑自刎以表清白;湘莲后悔不迭,他也抽出宝剑自刎殉情。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7—9题。
毋庸置疑,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温室气体的无节制排放,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全球气温急剧上升,导致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形势相当严峻。
也许人们会觉得这一切离我们很遥远,但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恶劣后果正在走向我们。前几天今生罕见的特大沙尘暴将整个燕大,整个秦皇岛,整个华北地区湮没在漫天橘黄之中,天空黄的可怕.秦皇岛已经接近东北了,可以想象得到生态问题是多么的严峻……
多种研究结果证实,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是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必须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内,才能避免发生极端气候变化后果。低碳经济正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新概念,并被视作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通过能源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造清洁能源结构,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现有能源消费格局。
气候变化如此恶劣,低碳经济全面实施迫在眉睫。
由于人们不顾环境破坏盲目追求高额利润,使得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和高度重视,世界各国呼吁要共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但必须要认识到,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各国在共同承担气候变化问题的同时,要有区别的对待;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的低碳经济是解决当前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方式,低碳经济主要发生在实体经济中,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必须借助金融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的带动资金和技术向低碳领域发展,因此,必须要认识到构建区域碳交易市场在发展低碳经济、缓解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重大作用。
我们必须立刻采取有效行动,否则气候变化将更剧烈,更难以处理。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害,减缓气候变化,增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确保粮食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问题会越来越热,尤其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是“后危机时代”的实体经济的方向与出路。低碳金融的首要目标,是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气候变化危机归根到底是人类过度耗费自然资源而导致的危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变化危机,就必须从改变人们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入手。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危机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生态失衡的危机并没有停止。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7.下列有关“低碳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碳经济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并被当作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
B.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实施低碳经济迫在眉睫。
C.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通过能源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造清洁能源结构,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现有能源消费格局。
D.低碳经济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唯一目标,是解决当前气候变化问题的最有效方式。
8.依据原文,下列语句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全球气候变化已经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而且形势相当严峻。
B.前几天今生罕见的特大沙尘暴将整个华北地区湮没在漫天橘黄之中,这表明气候变化带来的恶劣后果正在走向我们。
C.研究成果证实,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了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
D.构建区域碳交易市场在发展低碳经济、缓解气候变化问题上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必须凭借金融市场。
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气候变化问题之所以成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是因为人们不顾环境破坏盲目追求高额利润。
B.解决气候变化危机,唯一的方法是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发展低碳经济。
C.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需要很高的技术,才能实现能源技
术和制度创新。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施行,已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害,减缓气候变化。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共9分)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0.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为仲卿母所遣。
C.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B.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反省
C. 斧斤以时入山林:按 D.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错过,耽误
12.下面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用比喻说理,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B.“不可……也”的句式,给人以吃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孟子对梁惠王的直接批评。
D.选文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第二卷(114分)
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5分)
四. 诗歌鉴赏
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1)请分别简要概括两首咏柳诗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2)指出“逐”“倚”二字的修辞手法,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在两首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
15.课文内容默写(5选4,共8分,每空1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2)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3) ,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5)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洗 澡 王安忆
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他要再争,这个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的,浑身没劲。小伙子跃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
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说:“嗯。”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机关。”“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用,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
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到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况而定。”那人接着问:“你家的浴缸是大还是小?”他不得已地说:“很小。”“怎样小?”“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那你就把水放满,泡在里边;或者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是的。”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可是想到女人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没再想下去,这时候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得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
“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澡洗。”小伙子告诉他。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望了望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了哪里。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那人也像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地响,他们默默地骑了一段。他终于看见了一个冷饮店,冰箱轰隆隆地开着。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为了鼓舞那人,他说:“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一条弄堂,穿过去就是。”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是洗热水澡,还是冷水澡?”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冷水澡洗的时候舒服,热水澡洗过以后舒服。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是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
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付了钱,又从冰箱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子喝。小伙子很好奇地打量他的房间,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这一回,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可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儿,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了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你可以洗澡了。” (有删改)
16.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8.“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多方面的考虑。请就主题思想这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骑黄鱼车的小伙子虽然早已发现了生意,但他骑车迎上前时,却后退了半步,表明他较有礼貌,也有些害羞。
B.文中使用的“黄鱼车”、“弄堂”等字眼所体现出来的地域色彩,有助于读者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C.如果“女人”没说过浴缸文明的那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他”就不会为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的问题如此犹豫。
D.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呈现主人公曲折微妙、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这是本文最突出的手法。
E.本文以写实的笔法,在貌似琐碎的叙述中,塑造了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传达出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思想情感。
六、(7分)
20.请你发挥想象,将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扩写成散文。
要求:
(1)用第一人称。
(2)侧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感情和景物意境要忠实原诗。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4)不少于200字。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欣赏,它们总是那么自信、那么骄傲地悄然绽放。其实,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生活的启示。
请以“绽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10、D 宾语前置(A判断句, B被动句, C定语后置句)
11、B (检,约束,制止)
12、C项是对整个统治者的批评,并非只指梁惠王
13、①认真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谨”“ 申”“ 于”各1分,大意2分)
②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是”“ 兵”“何异于”句式各1分,大意2分)
14.(1)李诗借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曾诗借柳讽刺邪恶势力。
(2)拟人。“逐”字,柳枝在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写出柳枝的蓬勃生机。“倚”字,让人联想到小人倚仗权势,逞性妄为的丑态。
15.(1)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群山万壑赴荆门 独留青冢向黄昏。(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6.①精明,节俭,有些小气:②敏感,细腻,谨慎,多虑;③心地较为善良,通情达理。(答对一点给2分,答满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17.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③使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合理。(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18.观点: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1)取材于“洗澡”这样的日常小事,表现当代市民的凡俗人生;(2)透过“洗澡”引起的故事,体现作者对社会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敏感和思考;(3)“洗澡”触发的人物深层的心理波澜,深入提示人性的奥妙和复杂,表现作者对某种地域、典型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审视。(只要求对主题思想作些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分析充分,给4分。)
19.BD
20..略
21.写作提示:
材料已经清晰地揭示了文章的立意。材料共有两句话,第一句写花儿不论条件如何,是否有人欣赏,总能自信绽放 ,强调的花儿生命的坚强和完美的绽放,第二句由花儿而联想到人生,启发人们从花儿的绽放中获取生活的启示。两句中有几个关键词:“不管……也不管……”“总是”“自信”“骄傲”“悄然”“绽放”“很多”“生活启示”。从这几个关键词中,可以看出作文要写出花儿坚强绽放给我们人生带来的启示,而且启示可能有多方面,可以先写花儿的顽强成长经历到最终绽放而给我们生活的启示,也可以直接由绽放写起。
可以写成一篇记叙文 ,也可以写议论文。议论文,可以围绕绽放的条件和原因写起,即如何绽放和为什么绽放。因此论点可以是:1、迎难而上才能美丽绽放;2、默默追求才能美丽绽放;自信自强才能美丽绽放;坚持、忘我才能美丽绽放等等。也可以是:1、绽放的花朵最美丽;2、绽放的青春最亮丽;3、绽放的事业最辉煌;绽放的人生最精彩等等。记叙文,可以直接叙事,写自己或者别人如何通过顽强拼搏让人生绽放绚丽之花,也可以由花儿的顽强绽放而领悟对自己的人生启迪等等。1、关于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B. 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
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 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2、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重视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
A.受儒家“仁政”学说的影响   B.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C.皇帝是农民利益的代表     D.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
3、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 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C、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D、贵族争夺土地
4、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是主要土地制度,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 )
A、将占有的“公田”据为己有 B、兼并土地
C、通过赏赐获得土地 D、驱使流民垦荒获得土地
5、北魏土地制度改革推行均田令,授田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这说明它推行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 B、限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维护国家利益
C、防止社会的动荡不安 D、维护广大自耕农的根本利益
6、在我国古代,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国的象征是在(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7.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的根本原因 ( ) 
A商品经济发展 B铁钱携带不便 C交通不变 D四川盛产纸张
8、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的是(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唐朝
9.下列对宋代城市发展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打破了“市”和“坊”的界限 ②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③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⑤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0.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禁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11.“井田”与“私田”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所有权 B.耕作方式 C.使用权 D.赋税形式
12.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地主经济C.封建庄园经济 D.封建国有制下的经济
13.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 A. 小农经济兴衰关系封建经济繁荣和政权安危
B. 小农经济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的世界地位
C. 小农经济兴衰与否关系到农民生活是否稳定
D. 小农经济稳定与否是对封建统治者褒贬的依据
14.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 A. 小农经济兴衰关系封建经济繁荣和政权安危
B. 小农经济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的世界地位
C. 小农经济兴衰与否关系到农民生活是否稳定
D. 小农经济稳定与否是对封建统治者褒贬的依据
15.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6、开辟新航路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
A、西、葡两国扩充了资本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充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17、英国确立海上霸权,并且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在( )
A、18世纪下半叶 B、17世纪 C、18世纪上半叶 D、17世纪下半叶
18、下列因素中推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圈地运动的进一步进行
C、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D、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
19、1815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织布机
20、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 )
A、以重工业为中心 B、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结合
C、范围更加广泛 D、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21、下列哪一项不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方式( )
A、国际贸易的发展 B、人口和资本的流通
C、武力威逼和殖民统治 D、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22、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有( )
A、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B、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C、中国出现了买办阶级 D、自然经济不再占统治地位
23、下列各项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建立近代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一些抵制
24、最早在我国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
A、洋务派兴办的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外商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25、以下对中国民族工业在近代发展缓慢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欧美列强的压制 B、中国实业家的能力有限
C、清政府对民族资本缺乏政策保护 D、各级官吏敲诈勒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材料解析题(20分)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
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什么地位?
(2)英国的这种国际地位是怎样形成的?
(3)世界市场是如何形成的?
简答题30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兴起于英国的原因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C B B B A D B B A A A A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D C C B C A C A B
材料解析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为其它国家提供工业制成品,消耗它们的原料,在全世界占有工业垄断地位。(2)英国的这种国际地位是这样形成的:首先,英国于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地位。其次,英国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再次,英国于18世纪中期率先进行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叶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3)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简答题,选择题部分(共50分)
1.关于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理环境要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B.在地理环境中,土壤只在植物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
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关
D.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不会影响其他要素的变化
2.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较多,水循环活跃,多外流河,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 )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B.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差异性
3.下列关于藏羚羊叙述正确的是             (  )
A.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
B.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明显,但存活率却变化不明显
C.由于藏羚羊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在受到偷猎者的捕杀,数量下降很快
D.当食物与水源丰沛、寒潮多时,藏羚羊的数量会增加
4.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            (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土壤 C.大气 D.海洋
5.能平衡大气成分,一旦遭到破坏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森林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热带季雨林   D.亚寒带针叶林
6.下列说法,符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  )
A.当草原植被为森林植被所取代时,可能使温室效应增强
B.当森林减少或人为清除大量森林植被时,可能使温室效应减弱
C.植被类型的改变,可能引起地表水热交换发生变化
D.森林的减少,可能引起气温日较差减小
7.东北森林大量砍伐会造成的后果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面积锐减,天然次生林变成天然原始林和人工林
B.土壤肥力下降
C.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D.森林滞留降水的能力下降,降水时会形成洪灾
8.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导致尼罗河下游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使农业生产受到影响;渔业生产受到影响;河口地下水出现异常现象。这些现象体现了   ( )
A.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D.地理要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地球上可以找到两个自然状况相同的区域   
B.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和温度带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C.在春节的时候黑龙江的居民从寒冷的北方可以到温暖的南方海口过节
D.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可以形成相同的气候类型
10.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 )
A.热量    B. 水分    C. 湿度     D. 植被
11.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  )
A.热量   B. 水分    C. 湿度     D. 植被
12.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组合正确的是①热带雨林带②针叶林带③温带荒漠带④苔原带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在中纬度地区,受海陆分布影响,在大陆内部的自然带组合形式为       (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混交林带
C.荒漠带与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14.下列关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A.山麓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带是一致的
B.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没有关系
C.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少
D.喜马拉雅山南坡植被比北坡的植被数目要少些
15.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只与出生率有关   
B.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C.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等于该地区的出生率
D.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出生率除以人口的死亡率
16.10万年以来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是不相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B.农业革命之后,人口数量高速增长,一直到工业革命前
C.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前,人口数量总体来说在增加,但后期速度减慢甚至停止增长
D.工业革命后,人口数量减少
17.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顺序是         
A.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B.传统型-现代型-原始型
C.原始型-现代型-传统型    D.传统型-原始型-现代型
18.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开始的标志是          ( )
A.死亡率快速下降,出生率基本不变 B.死亡率和出生率进一步下降
C.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不变 D.出生率、死亡率同时上升
19.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到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  )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福利  C.文化观念 D.自然环境
20.关于人口的迁移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迁移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方式
B.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国内范围内发生改变
C.人口迁移指的是国内人口迁移
D.到外地旅游也是人口迁移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C.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拉丁美洲仍然是人口迁入地区
2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C.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D.由于身体疾病的原因
23.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        
由农村到农村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
24.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影响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B.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较发达
C.两地环境的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
D.两地人口数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
25.关于环境人口容量估计正确的叙述是                   ( )
A.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B.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C.我国目前人口只有12.95亿,人口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
D.世界环境人口容量约在300亿左右
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
26、读生物循环示意图,回答:(10分)
(1)按图中环节简要叙述生物循环过程



(2)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  
和 不断迁移运动,
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
界和 界联系起来。
27、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5分)
⑴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
A 、B 、C 、
D
⑵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 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纬度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 地域性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
⑶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于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⑷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
的影响。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在 月份。
28、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判断曲线A、B表示人口出生率的是       ,死亡率的是       。
(2)图中Ⅱ段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处于人口再生产类型的    型。
(3)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人口转变速度较     ,因此,人口再生产已经基本实现由图中  段向   段转变。
(4)分析上表得出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是由    、    和     决定的。
29、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的大量增加。
(2)从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的主要流向一是从____到____;二是从_____到_____和______。
(3)和以往不同,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_____移民,其目的主要是_____和_______。
(4)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26、(1)①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将CO2和H2O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O2 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成为动物的食物 ③动植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回到无机环境中去
(2)物质化学元素 能量 有机 无机
27、 ⑴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⑵赤道 由赤道向两极 热量
⑶垂直 在高山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发生垂直变化
⑷洋流(寒流)  七月
(1)B A (2)高 低 高 传统型 (3)计划生育 快 Ⅱ Ⅲ (4)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29、(1)频率大,人口迁移数量 (2)农村 城市 内地 沿海 工矿地区
(3)自发 务工 经商 (4)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 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城市  
图1-1
图1-2
A
B



图1-3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图
图1-4第一部分 选择题
I.听力部分(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1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a hospital. B. At a department store. C. At a restaurant.
2. How much is the food and drink
A..$2.65. B. $2.75. C. $2.95.
3. What's the man doing
A. Watching TV. B. Turning down the TV. C. Answering the phone.
4. According to the man, what does he like to do if possible
A. To visit museums. B. To make a good plan.
C. To visit the Modern Museum.
5. What news did the woman get from the man
A. Sam will leave New York very soon.
B. Sam's sister will leave for Los Angeles very soon.
C. Sam' s sister will leave for New York very soon.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小题,每小题5秒中;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o could the man be
A. A manager. B. A policeman. C. The woman's husband.
7. Where was the wallet found
A. In the restroom. B. Under the table. C. On the tabl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三个小题。
8.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Buying a car. B. Choosing a gift. C. Using a computer.
9. What'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Professor and student. C. Salesman and customer.
10.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person mentioned by the speakers
A. Maybe he likes something expensive.
B. He is surely over sixty years old.
C. He must be fond of learning.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三个小题。
11. Why does the girl borrow money from her father
A. To see a film. B. To watch a play. C. To go to a concert.
12. How much money does the girl need
A. Eighteen dollars. B. Thirty-six dollars. C. Fifty-four dollars.
13. How many children want to go to the concert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三个小题。
14.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nationalities
A. British and Chinese. B. Chinese and French. C.Chinese and American.
15. What problem was a newspaper article about
A. The problem of rapid growth of cars in cities in America.
B. The problem of rapid growth of cities in America.
C. The problem of rapid growth of skyscrapers.
16.'Do Americans carry out a birth control policy
A. Yes, they do. B. No, they don't. C. We can't know.
17. What attitudes do most Americans take towards having children
A. Most Americans decide not to have any children.
B. Most Americans decide to have as many children as they can.
C. Most Americans decide to have only one or two children.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三个小题。
18. Why does the speaker give the lecture
A. To give some advice on the cycling tour.
B. To explain the advantages of the cycling tour.
C. To tell the listeners what to take for the cycling tour.
19. What should the cyclists not do during the cycling tour
A. Ride as far and quickly as possible.
B. Take water in summer.
C. Enjoy the riding itself.
20. In cold weather what should cyclists do first when they stop riding
A. Enjoy nature. B. Put on warm clothes. C. Drink plenty of water.
Ⅱ.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21、A group of soldiers went into the woods _______ the missing pilot.
A. search for B. in search of C. searched for D. searched of
22. -----Hello, come in. .
-----Thank you .
A. All right B. Make yourself at home
C. That’s my home D. It’s a great honor
23.They were arguing _____each other _____ the cause of SARS.
A. about; with B. to; about C. with; to D. with; about
24. The number of people invited ___fifty, but a number of them____ absent for
different reasons.
A. were; was B. was; was C. was; were D. were; were.
25. I was really anxious about you. You _______ home without a word.
A. mustn’t leave B. shouldn’t have left
C. couldn’t have left D. needn’t leave
26. Alien had to call a taxi because the box was _____ to carry all the way home.
A. much too heavy B. too much heavy
C. heavy too much D. too heavy much
27、He must have ________ the funny story. I can’t believe that it’s true.
A. picked up B. turned up C. done up D. made up
28、Do you know the reason he was late
A.for which B.for what C.which D.that
29、Crusoe’s dog became ill and died, made him very lonely.
A.this B.that C.which D.as
30、It is my suggestion that the English program _____after supper.
A. broadcast B. should broadcast C. be broadcast D. is broadcast
31. My parents____in 1956, they_____for 20 years.
A.married, married B.married, have been married.
C. got married, have been married. D.married, been got married
32、Christmas is a Christian holy day usually celebrated on December 25th ____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
A. in accordance with B. in terms of C. in favor of D. in honor of
33. ----Thank you for your CD - ROM. I’ll return it as soon as I can.
  ---- ________. I’ve got another one to spare.
  A. No problem   B. No hurry  C. With pleasure   D. Nothing much
34. It may rain --- you’d better take an umbrella _______.
A. in case B. in this case C. in no case D. under the case
35、Helen ______ go on the trip with us, but she isn’t quite sure yet.
A. shall B. must C. may D. can
Ⅲ.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A boy walked along Carver Street, singing a sad song. He walked with his head down. Once he looked up and noticed the sign across the empty street, painted on the side of an old house. On the sign a big woman with yellow hair and a five-mile smile held out a big bottle. “Coca-Cola. Drink Coca-Cola.”the sign said.
“Boy!” The silence was cut by a sudden cry. He turned around quickly to see who had called.
An old woman was standing at her door.
“You boy! Come here this minute.”
Slowly the boy 36 onto the cold flat stones leading to the old woman's house. When he arrived at her house, she 37 out her hand and wrapped her 38 old fingers around his arm.
“Help me inside, boy,”she said. “Help me 39 to my bed. What's your name ”
“Joseph,”he said.
The old woman on the bed tried to 40 up, raising berselfon her elbow (肘) . Water 41 from her eyes and mouth. The sight of her made Joseph feel 42 .
“I'm 43 , Joseph. You can see that, can't you I want you to write a will(遗嘱) for me. There's paper and pencil on the table there.”
Joseph looked down at the 44 , and then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He saw the sign again,"Coca-Cola. Drink Coca-Cola. I want my silver pin to 45 to my daughter."
Joseph bent his small body over the table and 46 the pencil slowly across the paper.
“There's my Bible.(圣经)”The old woman said. “That's for my daughter, too. I want a 47 Christian burial (基督葬礼) with lots of singing. Write that down, too. That's the last - 48 of a poor old woman.”
The boy labored over the paper. Again he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Here. Bring it here so I can 49 it.”
Joseph found the Bible, and, 50 the paper inside, laid it next to the bed.
“ 51 me now, boy,”she sighed(叹气).“I'm tired.”
He ran out of the house.
A cold wind blew through the 52 window, but the old woman on the bed
53 nothing. She was dead. The paper in the Bible moved back and forth in the wind. 54 on the paper were some childish letters, which 55 the words, “Coca-Cola. Drink Coca-Cola.”
36. A. rushed B. stepped C. hurried D. struggled
37. A. pushed B. let C. reached D. pointed
38. A. firm B. smooth C. dry D. fresh
39. A. back B. over C. away D. down
40. A. sit B. get C. stand D. wake
41. A. rolled B. burnt C. burst D. ran
42. A. sick B. ill C. unpleasant D. funny
43. A. dead B. dying C. living D. alive
44. A. table B. pen C. paper D. woman
45. A. send B. go C. belong D. come
46. A. moved B. drew C. used D. pulled
47. A. great B. merry C. real D. splendid
48. A. look B. chance C. opinion D. wish
49. A. sign B. write C. remember D. copy
50. A. setting B. hiding C. placing D. lying
51. A. Hold B. Pardon C. Take D. Leave
52. A. large B. open C. small D. pretty
53. A. did B. saw C. felt D. knew
54. A. Described B. Printed C. Recorded D. Written
55. A. formed B. spelled C. organized D. repeated
Ⅳ. 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40分)
A
The best way of learning a language is using it. The best way of learning English is talking in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Sometimes you’ll get your words mixed up (混合) and people will not understand you. Sometimes people will say things too quickly and you can’t understand them. But if you keep your sense of humor (幽默感) you can always have a good laugh at the mistakes you make. Don’t be unhappy if people seem to be laughing at your mistakes. It’s better for people to laugh at your mistakes than to be angry with you, because they don’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saying.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learning English is: “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because everyone makes mistakes.”
56. The writer thinks that the best way for you to learn a language is ____.
A. writing B. using it C .listening D. learning grammar
57. What should you do in learning English
A. Be careful not to make any mistake. B. Write as quickly as you can.
C. 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you can. D. Laugh more often.
58. When people laugh at your mistakes, you should _____.
A. not care B. be happy C. feel worried D. be unhappy
59. The story tells us_______.
A. only foolish people make mistakes
B. few people make mistakes
C. people never make mistakes
D. there is no one who does not make mistakes
60. The writer of the text has a _______ attitude towards people’s mistakes while using the language.
A. agreeable B. negative(否定的) C. neutral (中立的) D. humorous
B
Today almost everyone knows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If I ask you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your life ” maybe you will say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The first computer was made in 1946. It was very big but it worked slowly . Today computers are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But they work faster and faster. What can computers do
A writer has said, “people can’t live without computers today.”
The Internet came a little later than computers. It is about twenty-five years later than computers. But now it can be found almost everywhere. We can use it to read books, write letters, do shopping, play games or make friends.
Many students like the Internet very much. They often go into the Internet as soon as they are free. They make friends on the Internet and maybe they have never seen these friends. They don’t know their real names, ages, and even sex (性别). They are so interested in making the “unreal friends” that they can’t put their hearts into study. Many of them can’t catch up with others on many subjects because of that.
We can use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world.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remember that not all the things can be done by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61. The Internet can not be used for ______.
A. studying B. shopping C. thinking D. playing
62. When the computer was invented, it was ______.
A. large and worked quickly1
B. small and worked
C. large but worked slowly .
D. small but worked quickly .
63. The Internet was born in about _____.
A. 1960 B. 1970 C. 1980 D. 1985
6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Few students like going into the Internet.
B. students use the Internet to make “unreal friends.”
C. These “unreal friends” often meet each other.
D. Students know the friends on the Internet very well.
65. 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the Internet
A. It is wonderful.
B. It can make students study harder.
C. It is not good for students.
D. It is helpful, but we can’t do everything on it.
C
Many teenagers(青少年) feel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people in their lives are their
friends.They believe that their family members don’t know them as well as their friends do. In large families, it is quite often for brothers and sisters to fight with each other and then they can only go to their friends for some idea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eenagers to have one good friend or a group of friends. Even when they are not with their friends, they usually spend a lot of time talking among themselves on the phone. This commun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children’s growing up, because friends can discuss something. These things are difficult to tell their family members.
However, parents often try to choose their children’s friends for them. Some parents may even stop their children from meeting their good friends.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o chooses your friends
Do you choose your friends or your friends choose you
Have you got a good friend your parents don’t like
Your answers are welcome.
66. Many teenagers think that ____ can understand them better.
A. friends B. brothers C. sisters D. parents
67. When teenagers have something difficult to tell their parents, they usually____
A. stay alone at home B. fight with their parents
C. discuss it with their friends D. go to their brothers and sisters for help
68. The sentence (句子) “Your answers are welcome.” means _______.
A. You are welcome to discuss the questions with us.
B. We have got no idea, so your answers are welcome.
C. Your answers are always right.
D. You can give us all the right answers.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writer’s attitude(态度)
A. Parents should choose friends for their children
B. Children should choose everything they like
C. Par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ir children better
D. Teenagers should only go to their friends for help
70. Part of 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is to ___.
A. give information for the parents to make their own judgment (判断)
B. give advice to children who want to choose their friends
C. help parents to find better friends for their children
D. get some information from many readers
D
All over the world people enjoy sports. Sports help to keep people healthy, happy and help them to live longer. Sports change with the season.
People play different games in winter and summer. Games and sports often grow out of people’s work and everyday activities.The Arabs use horses or camels in much of their everyday life; they use them in their sports, too.
Some sports are so interesting that people everywhere go in for them. Football, for example, has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Swimming is popular in all countries near the sea or in those with many rivers.
Some sports or games go back to thousands of years, like running or jumping. Chinese boxing, for example,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But basketball and volleyball are rather new. Neither one is a hundred years old yet. People are inventing new sports or games all the time.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may not be able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but after a game they often become good friends. Sports help to train a person’s character(性格). One learns to fight hard but fight fair, to win without pride and to lose with grace(体面).
71.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
A. people began to play about one hundred years ago
B. about 100 years ago people ran or jumped when they played
C. basketball has a longer history than volleyball
D. not all the games have a long history
72. The writer didn’t tell us in this passage that ____.
A.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in America
B. sports change with the season
C. games and sports often grow out of people’s work and everyday activities
D. football is played all over the world
73.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enjoy sports because ____ .
A. sports are interesting
B. sports help to keep people healthy , happy and to live longer
C. sports help to train one’s character
D. all of the above
74. From this passage we can see that _____ .
A. sports and games are unimportant things that people do
B. sports and games should be treated only as amusement (娱乐活动)
C. sports and games are only useful to the old
D. none of the above is true
75. 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of the sports
A. positive B. negative C. neutral D. We have no ide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Ⅰ.单词拼写(每小题1分,共5分)
1、We need ___________ (能量) to live.
2、Our government is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______(农业)development.
3、He lost his b_____ and fell over.
4、"You mustn’t leave the house without my p ." The angry mother said to her son.
5、I ____________(真诚的) hope that you and your father will be well again soon.
Ⅱ、词组互译(每小题1分,共10分)
1、in memory of _ 6、提醒某人想起某事_
2、get away with_ 7、减肥,体重减轻_
3、turn up_ 8、平衡膳食_
4、dress up_ 9、期望,期待,盼望_
5、keep one's word_ 10、日夜,昼夜_
第三部分 书面表达(共1题,满分30分)
  加拿大高中生David在互联网(Internet)上登出启事(notice),希望结识一位中国朋友,以便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culture)。
假设你是李华,请在看到这则启事后,用英文给David发一封电子邮件,主要内容包括:
1. 表示愿和对方交朋友;
2. 简单介绍自己, 如爱好, 特长等;
3. 希望多了解美国文化。
注意:
1. 只写电子邮件的正文即可。
  2. 词数:100左右
3.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_ _
__
武威五中2011—2012学年下半学期三月
高一英语参考答案
阅读理解
56-60 BCADA 61-65 CCBBD 66-70 ACACD 71-75 DADDA
单词拼写
1、energy 2、agriculture 3、balance 4、permission 5、sincerely
词组互译
纪念 ,追念 2、被放过(做坏事不受惩罚) 3、出现,到场 4、打扮,装扮 5、守信用,履行诺言 6、remind…of… 7、lose weight 8、balanced diet 9、look forward to 10、day and night
写作范文
Dear David,
I am Li Hua, a boy of 16 from China. I’ 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 m glad to read your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nd I know you want to make an e-pal with a Chinese. I want to be your friend and wish to know more about the culture of the USA.
I’ m good at English and I think we can help each other to know more about America and China by sending e-mails. We can also chat on the Internet in English or Chinese. I like table tennis,enjoy singing and popular music. At the same time,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 and traveling around in my spare time. I hope you can come to visit China, and I’ll show you around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Yours,
Li Hua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是副族元素 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 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
3.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5.已知R2+有b个中子,核外有a个电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
A.R B.R C.R D.a+ba-2R
6.下列变化过程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  )
A.I2升华 B.NaCl颗粒被粉碎
C.HCl溶于水得盐酸 D.从NH4HCO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7.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H+―→H+[]-
B.Na+―→Na
C.Mg+2―→Mg2+[]-[]-
D.O +C+―→·×C×·
8.在一定条件下,RO与R-可发生反应:RO+5R-+6H+===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
B.RO中的R只能被还原
C.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若1 mol RO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
9.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和HNO3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D.CCl4和HCl
10.同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白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B.在加热时此化合物可以分解为PH3和HI
C.这种化合物不能跟碱反应
D.该化合物可以由PH3和HI化合而成
11.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
周期 1 2 3 4 5 6 7
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32
请分析周期表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8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  )
A.18 B.32 C.50 D.64
12.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只有两种为金属;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单质Y和W都可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Z>W
B.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W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D.XW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均达到8电子结构
13.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d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14.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且可形成化合物XYZ4;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44,且均不在同一周期,但Y和Z同主族,下列有关推断中正确的是(  )
A.XYZ4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盐,且X与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Y
B.XYZ4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Y
C.XYZ4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共价化合物YZ
D.XYZ4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2
15.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性:Y>Z B.氢化物的沸点:X>W
C.离子的还原性:X>W 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16.
上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
C.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8分)
(1)写出电子式:KCl ;CO2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CaF2:
NH3:
18.(16分)下表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5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金属性最强的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 ,属于过渡元素的是 (该空用字母表示)。
(2)B,F,C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其中以 最不稳定。
(3)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19.(16分)已知X、Y、Z、W四种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连续三个不同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的氢化物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推断:
(1)X、Y、Z、W四种元素的符号:
X 、Y 、Z 、W
(2)由以上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能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的化合物的电子式分别为 , 。
(3)由X、Y、Z所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 ,它与W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0.(12)某元素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该元素的单质2.8g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6.0g的化合物RO2。请回答:
(1)元素R的原子序数是 。
(2)元素R的原子共有 个电子层,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中共有 个电子。
(3)写出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它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5分,共12题合计60分)
1、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
A. B. C. D.
2、372和684的最大公约数是( )
A.36 B. 186 C.12 D. 589
3、INPUT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
A.INPUT“提示内容”;表达式 B.“提示内容”;变量
C. INPUT“提示内容”;变量 D. “提示内容”;表达式
4、把88化为五进制数是 ( )
A. 324(5) B. 323(5) C. 233(5) D. 332(5)
5、下列算法:①;②;③ ;④ 输出x,y
关于算法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交换了原来的x,y B. 让x 与y相等
C. 变量z与x,y相等 D. x,y仍是原来的值
6、.算法共有三种逻辑结构,即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个算法只能含有一种逻辑结构
B. 一个算法最多可以包含两种逻辑结构
C.一个算法必须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
D.一个算法可以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的任意组合
7、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条件结构中必有循环结构 B.循环结构中必有条件结构
C.顺序结构中必有条件结构 D.顺序结构中必有循环结构
8、下面是判断框的是( )
A、 B、 C、 D、
9、当时,下面的程序段输出的结果是 ( )
A.9 B.3 C.10 D.6
10、当A=1时,下列程序:
input"A=";A
A=A*2
A=A*3
A=A*4
A=A*5
print A
end
输出的结果A是 ( )
A.5 B. 6 C. 15 D. 120
11、下列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n=5s=0WHILE s<15 s=s+n n=n-1WENDPRINT nEND
A. –1 B. 0 C. 1 D. 2
12、以下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i>10 B. i<10 C. i<20 D. i>2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答案须填在横线上.
13、A=15,A=-A+5,最后A的值为
14、一般来说,一个复杂的流程图都可以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结构;
15、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当x=2时的值的过程中,要经过 次乘法运算和 次加法运算。
16、将程序补充完整
INPUT x
m=xMOD2
IF THEN
PRINT“x是偶数”
ELSE
PRINT“x是奇数”
END IF
END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设计求|x-2|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18、(本题满分12分)根据给出的程序语言,画出程序框图,并计算程序运行后的结果。
19、(本题满分12分) 写出已知函数 输入的值,求y的值程序.
20、(本题满分12分)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当时的值。
21、(本题满分12分)对任意正整数,设计一个程序求的值.
22、(本题满分14分)某市公用电话(市话)的收费标准为:3分钟之内(包括3分钟)收取0.30元;超过3分钟部分按0.10元/分钟收费。设计一个程序,根据通话时间计算话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C B A D B B D D B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答案须填在横线上.
13、 -10 14、顺序,条件,循环
15、 5 , 5 16、 m =0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设计求|x-2|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解】(可酌情给分) 算法如下:
⑴ 若x<2,则|x-2|等于2-x,
⑵ 若x≥2,则|x-2|等于x-2
其流程图如图:
18、(本题满分12分)根据给出的程序语言,画出程序框图,并计算程序运行后的结果。
解:程序运行的结果是输出2
(可酌情给分)
19.(本题满分12分) 写出已知函数 输入的值,求y的值程序.
解: (可酌情给分) INPUT “请输入x的值:”;x
IF x>0 THEN
y=1
ELSE
IF x=0 THEN
y=0
ELSE
y=-1
END IF
END IF
PRINT “y的值为:”;y
END
21、(本题满分12分)对任意正整数,设计一个程序求的值.
解: (可酌情给分) INPUT“n=”;n
i=1
s=0
DO
s=s+1/i
i=i+1
LOOP UNTIL i > n
PRINT s
END
22、(本题满分14分)某市公用电话(市话)的收费标准为:3分钟之内(包括3分钟)收取0.30元/分钟;超过3分钟部分按0.10元/分钟收费。设计一个程序,根据通话时间计算话费,画出程序框图.
解:(可酌情给分)
INPUT“t=”;t
IF t<=3 THEN
f=0.3
ELSE
f=0.3+0.1*(t-3)
END IF
PRINT f
END
IF a<10 THEN
y=2*a
else
y=a*a
PRINT y
开始
n=n+2
s=0, n=2, i=1
i=i+1
s=s+1/n
输出s
结束
j=1
n=0
WHILE j<=11
IF j MOD 4=0 THEN
n=n+1
END IF
j=j+1
WEND
PRINT n
END
j=1
n=0
WHILE j<=11
IF j MOD 4=0 THEN
n=n+1
END IF
j=j+1
WEND
PRINT n
END
输出n
Y
N
N
j=1
n=0
j≤11
求j 除以4的余数r
r=0
n=n+1
开始
结束
j=j+1
Y
开始
输入时间t
t<=3
f=0.3
f=0.3+0.1*(t-3)
输出f
结束
Y
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