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37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37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老山界》
《飞夺泸定桥》
《丰碑》
《金色的鱼钩》
《倔强的小红军》
《草地夜行》





《老山界》
《飞夺泸定桥》
《丰碑》
《金色的鱼钩》
《倔强的小红军》
《草地夜行》





这些故事都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长征
北京
会宁
瑞金
遵义
静宁
陇西
包座
腊子口
巴西
松潘草地
毛儿盖
达维
夹金山
泸定桥
大渡河
西昌
会理
金沙江
昆明
贵阳
扎西
赤水
娄山关
乌江
黎平
通道
老山界
湘水
潇水
宜章
九降山
吴起

17









时间
历史事件
1928—
1930
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起至1930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系列革命根据地,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全盛时发展到30多万人。
1931
“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沦丧。
1930.10—1934.9
红军接连粉碎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的四次大规模军事“围剿”,但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却以失败告终。
1934.7
中共中央决定由红七军团组建成抗日先遣队,北上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发展游击战争,创造游击区域。
1934.8
中共苏区中央局宣传部发出《关于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锋队的报告大纲》。
1934.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逐渐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基本武装力量。
一、长征的缘起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28-1934年
大事年表
材料
1.概括红军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2.其中哪个活动与红军长征有直接关系?
多重任务:红军既要发展根据地,又要粉碎国民党的
军事“围剿”,还要组织抗日救国运动。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五次反“围剿”情况简表
?
时间
军队人数对比
?
领导人
?
战略战术
?
结果
国民党
军队
中央
红军
人数
比例
第一次
1930.10
10万
4万
约2.5:1
?
毛泽东
?
打游击战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
??


第二次
1931.4
20万
3万
约6:1
第三次
1931.7
30万
3万
约10:1
第四次
1933.2
50万
4万
约12:1
周恩来、朱德(运用毛泽东的作战方针)
第五次
1933.9
100万
(50万)
10万
约5:1
博古
李德
分散兵力
打阵地战
打堡垒战
?失

材料
3.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失败?
一、长征的缘起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长征的缘起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时间
军队人数对比
?
领导人
?
战略战术
?
结果
国民党
军队
中央
红军
人数
比例
第一次
1930.10
10万
4万
约2.5:1
?
毛泽东
?
打游击战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
?
?
胜利
第二次
1931.4
20万
3万
约6:1
第三次
1931.7
30万
3万
约10:1
第四次
1933.2
50万
4万
约12:1
周恩来、朱德(运用毛泽东的作战方针)
第五次
1933.9
100万
(50万)
10万
约5:1
博古
李德
分散兵力
打阵地战
打堡垒战
?
失败
3.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失败?
一、长征的缘起
五次反“围剿”情况简表
材料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博古(秦邦宪)
(1907-1946)
李德(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
(1900-1974)
4.“左倾”主义者博古和李德等人为什么放弃毛泽东的战略战术?
一、长征的缘起
缺乏实际革命经验
照搬理论领导中国革命
照搬经验
不切实际
5.思考中国共产党当时存在什么问题?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不成熟,事事听从共产国际指挥。而且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复杂性和革命长期性的特点不了解,急于求成,没有从实际出发制定作战方针。
一、长征的缘起
6.为什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红军长征路线主要有几条?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4条
二、长征的历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结合教材82-83页的大字内容以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在学案中绘制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二、长征的历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中央红军长征初期情况如何?
江西省
于都河
于都人民架设浮桥帮助红军渡河
红一方面军
二、长征的历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湘江之战)
二、长征的历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二、长征的历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湘江
红一方面军
二、长征的历程
三年不饮湘江水
十年不食湘江鱼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湘江之战)
二、长征的历程
8.6万多人
3万多人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毛泽东
(1893-1976)
1935.1
占领遵义
避开国民党严密封锁的湘西,改向
国民党力量薄弱的贵州北部进军。
红一方面军
二、长征的历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3.中共为什么要在追兵进逼的情况下,召开遵义会议?
军事路线和组织问题
二、长征的历程
红军长征以来接连失利、损失惨重,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急需挽救党,挽救红军。
4.概括遵义会议最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5.遵义会议的基本情况如何?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内布局
二、长征的历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毛泽东
博古(秦邦宪)
周恩来
朱德
陈云
张闻天
中央政治局委员(6人):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4人):
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
参加会议的其他人员(10人):
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李德、伍修权





20

二、长征的历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简表
时间:
地点:
名称:
内容:
1935.1
贵州遵义
政治局扩大会议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要求:阅读教材82页第二段内容,思考回答。
二、长征的历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红军四渡赤水
打乱国民党军的追剿计划
6.遵义会议后的长征进程如何?
红一方面军
二、长征的历程
取得了战略转移中
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红军巧渡金沙江
跳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
红四方面军坚持“嘉陵江战役”长达24天。
红一方面军
二、长征的历程
红军巧渡金沙江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彝海结盟纪念碑
红一方面军
二、长征的历程
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打破了蒋介石妄图使红军在大渡河全军覆没的计划。
红军强渡大渡河
红军飞夺泸定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红一方面军
二、长征的历程
红军怀着必胜的坚定信念,凭借顽强的毅力,紧密团结,最终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
《金色的鱼钩》
《草地夜行》
《倔强的小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1935.10
吴起镇会师
1936.10
三军会宁会师
红一方面军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二、长征的历程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红色政权从江西瑞金
转移到陕甘根据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7.结合长征的历程,分析遵义会议的地位?
二、长征的历程
要求:根据长征历程,纠正学案中手绘长征路线的错误。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1934.10
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
1935.1
遵义会议
1936.10
三军会宁会师
巧渡金沙江
四渡赤水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
爬雪山
1935.10
吴起镇会师
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
红军第五次
反围剿失败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二、长征的历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7.结合长征的历程,分析遵义会议的地位?
二、长征的历程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前,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不成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也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和革命的特点,没有从实际出发领导中国革命,主要依赖共产国际的指挥和帮助。
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领导中国革命,逐渐成熟起来。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二、长征的历程
《三大主力会师》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三、长征胜利的意义
回顾长征历程,从转移目的来看,你认为长征胜利意味着什么,红军战胜了什么,又迎来了什么?
红军战胜了错误的军事路线、国民党的军事追剿、恶劣的自然环境等困难。
从转移目的来看,长征胜利意味着红色政权从江西瑞金转移到陕甘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继续与蒋介石作斗争;
北上来到抗日前线,开展抗日斗争。
迎来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6.10
1937.7
“九一八”事变
日本开始侵华
长征
胜利
1931
“七七”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
第二次
国共合作
1937.9
全民族抗战
日本投降
1945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三、长征胜利的意义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三、长征胜利的意义
材料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宣言书:象征了红军坚定的革命信念,是革命的宣言书;
播种机:一路上,红军使得人民群众成为革命的种子,革命队伍
不断壮大。
宣传队:一路上,红军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了共产党的思想;
如何理解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要求:结合长征的历程,总结长征胜利的原因,用史实说明。
1.遵义会议后,红军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领导红军长征;
2.红军坚定革命理想信念;
3.红军发扬不怕艰难、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4.红军实行正确的群众政策,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
5.红军实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6.各路红军紧密团结,相互配合;
7.国民党军事指挥不力;
8.……
四、长征胜利的原因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回顾长征的历程,简要概括长征精神的内涵。
材料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2016年,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五、长征精神
1934.10
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
1936.10
三军会宁会师
巧渡金沙江
四渡赤水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
爬雪山
1935.10
吴起镇会师
17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红色政权转移开始
解决军事路线
组织问题
红色政权转移完成
打乱国民党军
追剿计划
跳出国民党军包围圈




1935.1
遵义会议
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
材料
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
你认为长征路线和长征精神符合申报要求吗?请用史实说明。(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具体要求,通过网络查找。)
课后作业:二选一完成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材料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发表讲话。
依据材料、结合实际情况,思考目前你的长征是什么,应该怎样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目前我们国家的长征是什么,应该怎样走好新的长征路?
作业一:
作业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