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名曲欣赏《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特征?公有制占主体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第五课三大改造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学习目标1.记住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与政策2.知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3.认识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李老汉在旧社会没有自己的土地,靠租种地主的土地和借高利贷生活;新中国建立后,李老汉在1952年春天的土改中分到了土地,本以为这下能过上好日子了,但是他很快发现单靠自己干、的根本不够用,农具自己还没有耕牛,也没钱买种子;后来好容易东拼西凑种了点庄稼,却没有水渠灌溉,长势一直不好;更没想到的是,秋天一场蝗灾竟然让他颗粒无收!欲哭无泪的老汉为了活命,在冬天只得把地卖了,又靠借高利贷和租富农的土地艰难度日。历史小剧场老农民的烦恼1952年土改结束后,在对山西省49个村的农民调查中发现,农民刚获得的718公顷土地被出卖;山西2486个农户中,有20户放高利贷,月利率最高达10%,1953年湖南、湖北、江西农村调查发现,靠租种他人土地生活的贫农占农村总户数18.69%。论从史出已知3亿人,要分7亿亩土地和297万头耕畜,求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7÷3≈2.3(亩)2970000÷300000000≈0.001(头/人)1÷0.001=1000(人)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0人可分得1头耕畜。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农业改造原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2、方式: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各家的生产工具土地等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按劳分配,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生产资料私有生产资料公有1.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不帮助农民解决这三个问题,生产就不能发展。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原则:自愿互利方法: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方式: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1、农业互助组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哪几个阶段?2、方式: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农具入股,成为集体财产社员把原有的界线平掉,将分散的各块土地连成一片检查入股农具合作社成员可以……合作改善农具学习科学选种兴修大型水利交流生产经验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毛主席亲自主持编写了如何办合作社的书,这使农业合作化在1955年进入了高潮。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结果产品1956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粮1.92亿吨19%30%棉1445万吨26%93%农村经济大发展1952年1957年农业发展柱状图大数据历史小知识手工业定义: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进行工业生产和生活用品生产的活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2、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公有生产资料私有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原因: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1)时间:1954年起(2)方式: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3)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2)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按资本家的股金发给股息,年息为5%,共发十年。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公私合营:企业国家所有(公有)资本家所有(私有)合作赎买主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哈尔滨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同仁堂的公私合营同仁堂的商标同仁堂的新貌公私合营企业焕发新生行业改造前改造后农业个体农民集体手工业个体手工业者集体资本主义工商业私营工商业者国家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意义:使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和不足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的缺点和偏差:“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造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课堂小结工业化合作社集体化共同富裕自愿互利1956工商业赎买公私合营公有制初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社会主义好.mp4 第5课 三大改造.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