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8.1 公平正义的价值 练习题 一.单项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39427154838701.首部聚焦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法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已正式施行,如图漫画说明( ) A.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是不讲诚信的行为,但并不违法 B.国家用正义的制度保障公平 C.获得劳动报酬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D.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2.2020年8月3日,河北沿海高速曹妃甸辖区发生一起事故,驾驶员双腿被卡在变形的驾驶室。正在疏导交通的河北高速交警曹妃甸大队副大队长孙全浩获悉警情后迅速前往。为了防止驾驶员中暑昏迷,孙全浩从车上拿来水,淋到驾驶员身上实施物理降温,还不停地与驾驶员交谈,鼓励其保持清醒。驾驶员成功得救后,孙全浩却因中暑倒在了地上。对此,他却不在意,“吃了药就没什么大事儿了”,孙全浩的行为赢得了大家一致好评。因为他( ) ①勇担责任,关爱他人 ②维护了社会公平 ③具有正义感,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④彻底改变了社会不良风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一列高铁上,乘客都特别安静,有一名男乘客一个人在大声地播放视频,这种行为对周围的乘客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所有人都在忍受他的噪音。对此,应有的正义行为是( ) A.上前制止这种行为并好心劝解 B.劝阻男乘客并进行辱骂攻击 C.把这种行为拍摄下来发到网上 D.为保护自己对这种行为视而不见 4.李克强总理有过这样的比喻:政府的职责就是管好“两个灯”。管好“路灯”,就是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为所有人照路;管好“红绿灯”,就是要讲规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公平的社会规则赋予每个人拥有相同的权利 B.公平正义的制度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C.正义的制度规则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绝对公平 D.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我国政府的根本职责 5.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强调,严禁歧视感染过新冠肺炎的劳动者,坚决依法纠正个别单位拒绝招录、无故辞退感染过新冠肺炎的劳动者等就业歧视行为。这是因为( ) ①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 ②消除歧视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公正与温暖 ③消除歧视有利于保障劳动者享有公平的就业权利 ④公平能让所有人获得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关于见义勇为免责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此规定( ) ①有助于弘扬见义勇为的中华传统美德 ②有利于形成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气 ③有利于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④能彻底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中学生笑笑在电影院里发现小偷行窃,机智提醒并协助失主将其抓获。笑笑的行为是( ) ①正义的,代表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 ②正义的,既做到见义勇为,又做到见义智为 ③不正义的,多管闲事,不利于保护自己 ④不正义的,会助长不道德行为的扩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张某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 B.某企业长期拖欠工人工资 C.某院校只招当地户籍学生 D.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9.2020年9月,一段10秒钟的小视频刷爆了不少人的朋友圈。视频中,一个小女孩和妈妈一起走过马路,在通过斑马线时,小女孩向礼让行人的公交车驾驶员鞠躬行礼。看到这个视频,最能表达你内心感受的是( ) ①关爱赢得尊重,礼貌彰显魅力 ②规则保障秩序,礼让促进和谐 ③平等促进沟通,诚信铸就人格 ④社会呼唤公平,法律捍卫正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2020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印发。《指导意见》要求,要切实防止“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做法,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这一要求( ) ①体现了通过正义制度捍卫公平正义 ②说明了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唯一目标 ③将会彻底根除无理闹事的社会现象 ④鼓励支持公民见义勇为,守护正义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二.简答题(共10分) 11.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旷古未有的全国脱贫攻坚大行动,正是以国家之名,纠偏在某个群体或者某个区域脆弱的公平与公正,以带动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公正。 结合材料,运用教材知识回答公平的科学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三.阅读材料,回答题。(共10分) 12.2021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回首往事,更知重任在肩。学生李兵梳理了2020年的时政要闻。现选取其中三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维护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制作发布一支国家公祭日视频。视频内容来源于影片素材,由此致敬祖国的各位英勇战士,共祀国殇。念国安,守家宁!如今的“国家公祭日”,我们不仅要纪念南京大屠杀沉痛的历史,也要关注不论各个岗位,不论身处何处,那些默默守护我们的无名英雄。 (1)请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念国安,守家宁”的理解。 【助力长江保护】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长江保护法。长江保护法突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本要求,规范各类生产生活、开发建设活动,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从“法律的作用”角度,结合材料谈谈长江保护法设立的依据。 【点赞扬州少年】 扬州朱自清中学初二学生张家辉在路边摊买夜宵时,目睹一对母女被醉酒男子骚扰,他当即喝止男子并用身体挡在醉汉和母女中间。事后,张家辉收到了警方的表扬信:“感谢你的正义之举,希望你能够将这种精神一直延续。” (3)张家辉同学的“正义之举”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8.1 公平正义的价值 练习题答案 1-5:BBABC 6-10:BADAA 11题: 答: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公平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 12题: (1)答:①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③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④总体上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⑤国家要构建国家安全体系。⑥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⑦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 (2)答:①法律规范着社会全体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③法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④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⑤长江保护法规范各类生产生活、开发建设活动,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答: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