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20.2电生磁 课时 共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磁现象和电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奥斯特实验初步揭示电和磁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了解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也周围存在磁场,并且掌握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可用右手安培定则来判断,本节课将为后面学习电动机和磁生电等内容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20.1中刚刚了解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而且知道磁场的基本性质,另外本节书电学部分知识只需学生知道在实验中如何形成电流和判断电流的方向,而对于这些知识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已经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通过实验观察奥斯特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2)通过实验了解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以及知道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 (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小结规律,学会运用安培定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的成功,体会电与磁间的联系,感受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探究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奥斯特实验的内容及意义,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难点 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 教法 情景启发,体验探究,实验直播,总结抽测 学法 体验式探究,合作分析,小结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器材 每小组:2节干电池,一开关,3根导线,一个小磁针) 教师器材 电脑,教学投影,手机和电脑都安装微信,一根导线,一根木棍,铁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抽测 抽测1:磁体周围存在什么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 抽测2:磁场的基本性质? 被抽测到的同学回答 让同学们简要回顾上节内容,为接下来的引入做知识铺垫,接受更顺畅 二、创设情景,合作探究,构建知识结构 1、播放《终结者3》片段 设问1:启动加速器电流,为什么机器人T-X会被吸附在加速器上? 设问2:请每个小组利用桌面的器材证明你的想法?(注:时间5分钟);然后老师播放刚刚记录的微信小视频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2分钟) 设问3: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偏转方向?(时间1分钟) 备注:以上学生操作时,老师巡视,并用手机微信小视频拍摄记录并上传到电脑微信 设问4:通过以上2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 小结:该结论也称电流的磁效应。 奥斯特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让导线和小磁针均处于南北方向。因为通电前小磁针只受地磁场作用,静止时处于南北方向,这样便于比较通电前后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2)给导线通电时间要短。因为实验时采用短路的形式获得瞬间的较大电流,主要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3)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小磁针受到了另一个磁场的作用。这里包含的物理知识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运用的物理方法是转换法。 物理学史:从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电也可以产生磁,电和磁之间是有联系的,最先发现该现象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因此该实验命名为奥斯特实验。 奥斯特实验的意义: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了科学界。因为它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从而说明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发现有力地推动了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 抽测中下层同学: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分别做图甲和乙所示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做图甲和丙所示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手回答:电流可能也产生磁场 合作探究,动手实验,并观察现象 举手回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而且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引导学生产生电流可能产生磁场想法,并设法验证 实时小视频,能体现实验真实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发现电生磁的物理学史,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并体会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对物理的好奇心,进行情感教育。 抽测中下层学生,及时检测是否听课认真听课, 2、通电螺线管 设问1:课室中的也布有很多导线,也有电流,为什么没有把我手中铁片吸走? 设问2:如何增强通电导线的磁场? 小结:把导线缠绕在木棍上,可以减少空间,也能增强磁场,把这样的导线叫线圈,也叫螺线管。并教学生如何画绕线图。 设问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观看投影实验(时间5分钟)。 设问4:通电导线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请观看视频和图片。(时间约6分钟)并说说自己的判断方法。 介绍安培定则,并让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刚才的四幅图:一举起右手,二标电流方向(或磁极方向),三确定磁极(或电流方向)。练习安培定则。(时间5分钟) 专项练习,并抽测讲解:课本P127-P128第1,2,3题。 补充习题:如图所示,电路连接正确,通电后小磁针指向如图所示(涂黑端表示N极)。请在图中标出螺线管的磁极、电源的“+”、 “—”极,并画出螺线管的绕法。 解题思路: 1.根据小磁针的N、S极指向确定螺线管的N、S极; 2.标出进、出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3.确定第一根线的画法。 (练习时间6分钟) 举手回答 磁场弱 增大电流;把多根导线放在一起。 练习画绕线图。 观看实验,观察特点,并回答: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相似。 有关。 通过图片,找规律,并提出学生自己的判断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生活现象,感性认识一根通电导线的磁场是非常微弱的,然后如何去增强磁场,引发思考 为后面安培定则做铺垫。 观察,分析,找规律,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表达能力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时间1分钟) 学生讨论梳理知识,交流收获和疑惑。 板书设计 20.2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磁效应,即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有关的磁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相似;磁极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可用安培定则判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