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6章第4节 《变阻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变阻器》是人教2011新课标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6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是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器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16章的重点和难点。本节内容由“变阻器”和“变阻器的应用”两部分组成。变阻器是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器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变阻器的学习直接影响后面“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量电功率”的学习。本节安排在“电流”、“电压”和“电阻”之后学习,符合学习由简到繁的规律。同时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为学习“欧姆定律”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节已经学习了《电阻》,对电阻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经理解了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接线比较复杂,学生往往难以掌握。 九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而通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因此在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体验、分析、归纳、讨论、评价等得出结论。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能说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画出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会把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及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按要求正确连接变阻器 四、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创设问题情景,提出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实施知识的构建。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提升研究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基本流程:创设情景——猜想——实验探究——分析与归纳 -185420146050如何改变灯泡的亮度 如何改变灯泡的亮度 2260600147955探索连接的方法 探索连接的方法 3651885285750总结规律 总结规律 4742815286385知识迁移应用 知识迁移应用 31102305219701786255521970 66357522987011461759525探究结构 探究结构 4218305233045 (2)学法分析:通过学生猜想、实验、合作交流、搜集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开展互动讨论、评价,展示才智,培养严谨科学精神,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五、课前准备 1、实验仪器: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2、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演示1:调节台灯,台灯的亮度发生变化。 演示2:用电阻线调节小灯泡的亮度。 2、探究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3265805-1443990(1)阅读课本第19页,结合实物及右图,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2)讨论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a)滑动变阻器共有 个接线柱。 (b)当滑片在电阻丝上滑动时,电阻丝与 接触的绝缘层被刮开,使滑片 与 连通。 过渡:怎样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才能实现改变电阻呢? 3、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1)学生动手探究: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每次把两个接线柱接在电路中,可能会有多少种接法? (2)完成表格: 接入接线柱 实验观察并记录 结论 1、连接AC 将滑片向A端移动,接入电阻丝的长度_____,电流表示数变_____,灯泡的亮度_____。 1、起变阻作用的接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当滑片靠近接线的下端接线柱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____;当滑片远离接线的下端接线柱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____。 3、不起变阻作用的接法是:连接______和_____接线柱。 其中连接______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而且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 连接 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约为零。 2、连接AD 将滑片向A端移动,接入电阻丝的长度_____,电流表示数变_____,灯泡的亮度_____。 3、连接BC 将滑片向A端移动,接入电阻丝的长度_____,电流表示数变_____,灯泡的亮度_____。 4、连接BD 将滑片向A端移动,接入电阻丝的长度_____,电流表示数变_____,灯泡的亮度_____。 5、连接CD 将滑片向A端移动,接入电阻丝的长度_____,电流表示数_____,灯泡的亮度_____。 6、连接AB 将滑片向A端移动,接入电阻丝的长度_____,电流表示数_____,灯泡的亮度_____。 (3)展示探究结果并总结: (a)接AB和CD时都不能改变电阻及电流大小,其中接CD时,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为零;接AB时,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为最大值。 (b)能实现变阻的接法有AC、AD、BC、BD。 4、练习巩固 5、盘点收获 七、板书设计 16.4 变阻器 408622566040C C 530225043815D D 43554651765301、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877570812804086860165735A A 47625156210B B 2、结构 1299845457203、符号 right11430结构示意图 结构示意图 4、使用方法a、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b、上下各接一个接线柱 c、闭合开关前,将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 d、滑片靠近下端接线的接线柱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5、作用:保护电路;通过调节其电阻值,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八、教学反思 本课时亮点: 一、灵活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总结滑动变阻器正确的连接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建构知识规律。达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双赢效果。 在对这次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其提高。因此,教师在观念上必须真正转变,找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在教学设计上,要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一切条件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最终达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