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民族区域自治 D.发展少数民族 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的民族政策不包括(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B.实行民族独立的政策 C.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 D.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迅速打开了民族工作的局面,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共同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平等 D.民族团结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地区是( ) A.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B.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 C.汉族人少的地方 D.中国的西南、西北地区 6. 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B.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特点 C.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D.自治区可以不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之下 7. 下面的资料反映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不能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允许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完全自治 C.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D.在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施 8. 为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我们要( ) 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④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 阅读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歌手 民族 歌手 民族 阿里郎组合 朝鲜族 布仁巴雅尔 蒙古族 乌兰图雅 蒙古族 阿朵 土家族 降央卓玛 藏族 彝人制造 彝族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B.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C.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 10. 在广西,“三月三”既是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12个世居民族每年有2700多万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欢度这个节日,上千场次的民族文化活动次第开花,争奇斗艳,各族人民沉浸在民族大联欢的喜庆气氛中。我们从中感受到( ) ①各民族亲如一家 ②各民族风情一致 ③各民族相互影响 ④民族团结的珍贵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 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和睦共处的秘诀在于( ) A.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各不相同 C.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 D.各民族相互尊重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12.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迎来的发展机遇是( ) A.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B.改革开放的实施 C.民主改革的胜利完成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3. 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如图所示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 A. 朋友遍天下 B.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 科教兴国 D.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4.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规划建设项目共65个,总投资约12.4亿元,全部用于改善民生。援建西藏有利于( ) ①消除民族差异 ②维护民族团结 ③建设和谐社会 ④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 2018年8月16日,国家民委发布《2017年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监测情况》。《监测情况》显示,2017年与2016年相比,贫困程度较高的贵州、云南、西藏、甘肃、新疆,贫困发生率从10%以上降至10%以下,广西、青海、宁夏贫困发生率从7%以上降至7%以下。这些扶贫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表 自治区 成立时间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 材料二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7亿元,比1951年增长111.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元,比民主改革之初增长117倍;青壮年文盲率由95%下降到1.2%……国家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建设项目覆盖西藏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系、能源、交通、水利、农牧业等各个领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发生的变化。 (3)通过对上面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材料二 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材料三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3)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50周年,习近平亲题匾额“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结合实际,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 18.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她是个有才识的女子,出嫁吐蕃,带去了许多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还带去大批手工业工匠。从此,吐蕃人学会了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学会了养蚕缫丝,纺织刺绣,等等。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援,1979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额外补贴40亿元,以后每年递增10%。2001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000多亿元用于西部建设,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材料三 西藏地区人大代表索朗顿珠说:“我家和西藏百万农奴一起翻身解放,享有充分的政治经济权利。现在家里新盖了8间房子,饲养了三头奶牛、一头牦牛、13只绵羊和四头猪,还买了彩电、立柜、藏式柜等。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汉藏友好交流的哪一史实?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是在哪个朝代?清朝设置什么机构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1951年,西藏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解放?今年是西藏解放多少周年? (4)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什么制度?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 (5)今年是建党90周年,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索朗一家的变化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BBA 6-10DCDBD 11-15DABCB 二、非选择题 16.(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西藏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提高,教育文化事业得到发展。 (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与交融促进社会发展;等等。 17. (1)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有利条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一五”计划期间,新藏、青藏、川藏公路的建成;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18. (1)文成公主入藏。 (2)元朝;驻藏大臣。 (3)和平方式;60周年。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 (5)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少数民族的今天;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我党关心和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