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建国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 A.抗美援朝战争 B.渡江战役 C.百团大战 D.雅克萨之战 2.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你写篇社论,你会写( ) ①粉碎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阴谋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④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 中国能够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 A.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 B.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 C.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 D.中朝军民的英勇斗争 4. 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B.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C.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D.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 下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 向农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C.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6. 在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中,人民政府对待地主的措施是( ) A.将土地全部没收分给农民 B.维护地主土地所有制 C.没收地主土地,同时也分一份给地主,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D.出钱赎买地主土地 7.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 ) A.对工业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8. 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化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抗美援朝 9. 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 A.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为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为了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D.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保证 12. 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但几年后国家就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是(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为了学习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 C.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D.为了推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4. 1954—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发生变化(如图)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社的推动 C.“大跃进”的发动 D.人民公社化的掀起 15. 下面表格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胜利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成立。各行政区、省市先后成立分会。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宣言,“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 材料二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历史事件?我国进行这一军事行动的目的何在? (2)据材料二,克拉克说的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有赖于中国援朝军队的那一位司令官的正确指挥? (3)抗美援朝的胜利对我国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说出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文件的主要内容以及图二所示运动的结束时间。 (2)简述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文件与图二所示运动的关系。 材料二 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是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根据材料二,总结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8.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 【神奇逆转】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成就瞩目】 材料三 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宪法保障】 材料四 全面推进依宪施政、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权不可任性,用权必受监督。 ——摘自2018《政府工作报告》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3)材料三表明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联系所学,列举写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形成了哪一工业基地?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制定了什么重要法律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我国这部法律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DDA 6-10CDBBD 11-15BBCBD 二、非选择题 16. (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朝鲜停战协定》 ;彭德怀 (3) 抗美援朝的胜利,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17. (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它的指导下,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的完成,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8. (1)工业水平极其落后,尤其是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 (2)重工业。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3)武汉长江大桥。东北工业基地。 (4)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或1954年《宪法》。 历史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