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中国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一“天才创造”是指(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C.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1984年12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北京已保证……在接收后50年内不变更现有经济体系及法律制度”。材料说明香港回归后将( )
A.设立香港经济特区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D.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3. .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必将在香港止暴制乱. 震慑“台独”. 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对“一国两制”理解错误的是(  )
A.维护国家安全是“一国两制”赖以生存的基础
B.“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C.“两制”是根,根深才能叶茂
D.“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4. 下图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原因有(  )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一国两制”的提出
③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④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 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
A.被英国侵占的香港
B.被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被英国侵占的澳门
D.被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6. 如图是澳门2013年与回归前的1999年经济计发展统计数字的比较。此表充分说明了(  )
A.澳门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B.“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实践
D.因际社会的认可和帮助
7.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超过8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刺激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继承创新……立足新的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下面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有(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设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林郑月娥于2017年3月26日正式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经国务院批准于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宣誓就职。香港回归祖国( )
①结束了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②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③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 
④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B.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坚持立场,排除阻力
11.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运动使得( )
A.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D.两岸“三通”的实现
12.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下列各个时期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搭配中,不正确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解放台湾
B.20世纪50年代中期—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C.1978年—实现“三通”
D.改革开放之后—“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13. 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将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④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14. 电视荧屏上,你经常可以看到台湾艺人的身影;欧弟在主持《天天向上》,林志颖父子出演《爸爸去哪儿》;你也可以看到李宇春等大陆艺人在台湾舞台上靓丽的身影。这主要说明了( )
A.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B.大陆明星实力不如台湾明星
C.台湾同胞完全赞同“一国两制”
D.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密切
15. 针对台湾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2018年4月26日我人民空军出动轰一6K等多型多架战机绕岛飞行,用战机航迹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这表明我国(  )
A.维护一个中国的坚定决心 B.放弃“一国两制”政策
C.放弃了和平统一的手段 D.确立武力收复台湾政策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上述材料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心情?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为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使这一构想首先得到成功实践的是什么事件?
(3)目前妨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哪些?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对台湾人民写几句心里话。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对峙局面,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党中央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缓和—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
材料二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2)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授权哪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 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峡两岸交流简表
时间 事件
197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行“三通”
1988年 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 访友. 旅游. 考察和经商的达40余万人次
1990年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005年 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2015年 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1)材料一表中所列事件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4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两岸关系好,台湾才有前途,广大台湾同胞才有光明未来。
(2)结合材料一. 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怎样才能使“两岸关系好,台湾有前途”?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 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3)目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请就当前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BCCBD 6-10BCDAA 11-15ACBDA
二. 非选择题
16.(1)盼望祖国统一。祖国统一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2)收回香港。(写成香港. 澳门回归也可)
(3)国外反华势力. “台独”势力等。 回来吧,祖国人民欢迎你;两岸兄弟一家亲等。
17.(1)“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加强海峡两岸经济. 文化交流,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
18.(1)说明了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海峡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前提下,落实好“一国两制”;增进大陆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等等。
(3)“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等。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祖国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坚决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