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2021年是香港回归24周年。有人说:“收回香港,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
A.市场经济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一国两制”方针 D.经济特区
2. 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 )
①三地的现状 ②三地的历史 
③三地与大陆的差异 ④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 1984年12月,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北京已保证……在接收后……不变更现有经济体系及法律制度”。材料说明香港回归后将(  )
A.设立香港经济特区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D.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4. 下面是小红在历史课上记下的一组关键词。据此可知,她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香港回归祖国
C.澳门回归祖国 D.统一台湾
5. “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造。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  )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问题
6. 中葡两国在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写道: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财政独立,中央人民政府不向澳门特别行政区征税。据此可知,回归后的澳门 (  )
A.可以开展独立的外交活动
B.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可以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
D.必须断绝与葡萄牙的一切关系
7.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8. 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够行得通,“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可见,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得益于 (  )
A.“一国两制”适合国情
B.港澳同胞回归心切
C.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D.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9.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了 (  )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完全正确的 
④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 下面这幅漫画意在说明哪一问题?(  )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香港问题? D.澳门问题
11. 1975年4月7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的角落里刊登了一篇短文《蒋介石死了》。198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要闻版块刊发了《蒋经国昨天病逝》。引发这种报道态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两岸“三通”的实现
12. 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不包括(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 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出版界出版台湾图书达千余种,印数近亿万册。其中,仅台湾的文艺作品即出版了七百余种(截止到1990年)。另外,台湾出版界出版的大陆图书也有几千种,其中也是以文艺作品为多。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海峡两岸 (  )
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文化交流频繁
C.相互交流仅限于文化领域
D.“一国两制”构想已变为现实
14. 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历史事件依据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⑤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A.⑤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⑤
C.⑤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⑤
15. 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 )
①台湾当局被迫开始调整“三不”政策 
②海协会与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③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④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八条规定:“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1)该基本法体现了中央解决香港问题的哪一构想?它最早在什么时候得到实施?
材料二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构想,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澳门能够“保持繁荣稳定”的原因有哪些?(两项即可)分析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带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三 “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在具体实践中,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和中央的关系。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只有这样,“一国两制”这艘航船才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3)从习近平的话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17. 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二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材料三 2018年4月12日,两岸经贸论坛在厦门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两岸产业优势互补,可借此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共同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深度合作。
材料四 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大陆对台湾的基本方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前严重阻碍中国统一大业的因素。
(3)依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缓和—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材料二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巩固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2)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并授权哪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一点可行性建议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ACBD 6-10BDCBD 11-15BCBCC
二、非选择题
16.(1)“一国两制”构想。1997年7月1日。
(2)“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香港、澳门人民的努力;内地的支持;等等。启示: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我们要坚持“一国两制”构想不动摇。
(3)要准确把握“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坚守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将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言之有理即可)
17.(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台独”势力;试图阻挠中国统一、干涉中国内政的国际反华势力。
(3)海峡两岸的经贸交往日益密切,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18.(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加强海峡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大力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