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14课明朝的统治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明太祖朱元璋元末农民起义——陈卫平《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一、明朝的建立1.时间:2.建立者: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一、明朝的建立1.时间:2.建立者:3.都城: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府(今南京)明朝疆域图(1433年)思考:明朝建立以后,怎样保证新王朝的长治久安?明朝疆域图(1433年)行中书省元朝官制结构图吏户礼兵刑工中央地方任务:阅读教科书67-68页,仿照下图,画出明朝官制结构图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司法)都指挥使司(军务)中央地方明朝官制结构图思考:(1)与元朝相比,明朝的官制有哪些不同之处?(2)明朝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1.改革官制二、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成立东厂合称“厂卫”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朱元璋第六子朱桢被封为楚王,藩地核心区域就是武昌思考:朱元璋分封藩王的目的是什么?1.改革官制二、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1.改革官制具体措施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使行省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分散大都督府兵权,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监视官民明太祖: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成立东厂二、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1)出题范围:(2)考试内容:(3)命题指导思想:(4)答卷形式:“四书”“五经”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解释题目尊孔崇儒,考生不得随意发挥八股文明朝科举考试说明2.改革科举制度二、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任务:阅读教科书68页,将《明朝科举考试说明》补充完整思考:如果你是明朝时的考生,想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你会怎样复习备考?科举推行既久,学者只就四书一经中,拟题一、二百道,窃取他人文记之,入场抄誊一遍,便可侥幸中式,本经全文有不读者。——钱穆《国史大纲》(1)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2)八股取士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技进步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2.改革科举制度二、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思考:皇帝专权的措施能不能保证明王朝长盛不衰?据当时统计,自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先后八日间,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章奏,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件。每件奏章里,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三千二百九十一件事。——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3.皇帝专权的弊端二、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皇权宦官阁臣3.皇帝专权的弊端二、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皇权的高度强化使得皇帝不受任何制约,国家能否正常运转完全依赖于皇帝个人。明朝政治逐渐走向僵化,导致了统治危机的加深三、明朝经济的发展猜一猜:图中的建筑群出自谁手?修建在什么地方?(明中后期)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州),江北则推山右(山西)。——谢肇淛《五杂俎》《皇都积胜图》三、明朝经济的发展1.商业的发展思考:图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思考:为什么明朝会出现商帮和全国性的商贸城市?三、明朝经济的发展1.商业的发展(明朝)农产品商品化得到发展;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和发展……农村中商品性生产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为当时商业的较快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王玉茹主编《中国经济史》商品经济活跃(1)商品经济活跃(2)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3)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三、明朝经济的发展1.商业的发展引进新品种三、明朝经济的发展2.农业的发展思考:明朝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三、明朝经济的发展3.手工业的发展明朝是一个的朝代明朝是一个的朝代从不同角度看,皇权强化经济发展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毛佩琦《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随堂检测1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朝的统治》一课时,准备编写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课本剧,剧本中不应该出现的是()A.定都应天府B.废除丞相制度C.设立“三司”D.成立东厂D随堂检测2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A.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C随堂检测3明朝时期著名的丝织中心和制瓷中心分别是()A.海南岛、定窑B.开封、汝窑C.苏州、景德镇D.南京、哥窑C同学们,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下册 第14课《明朝的统治》.pptx 视频片段1.mp4 视频片段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