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导学案【学教目标】1.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2.通过史料分析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史料实证)。3.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育人文主义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素养目标: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清前期文学艺术难点:明清时期小说发展的原因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清前期文学艺术《红楼梦》初名作者成就简介戏曲艺术昆曲代表作简介京剧又称地位简介发展原因二、课堂探究题探究一: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三、练习巩固1.清朝有部小说,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有人曾评价“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小说可能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2.昆腔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是在(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初3.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的《牡丹亭》是谁的代表作( )A.罗贯中B.施耐庵C.吴承恩D.汤显祖4.《同光十三绝》反映的是清代形成并走向成熟的一剧种。关于这一剧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汤显祖是该剧种最著名的剧作家;②该剧种诞生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③它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并融合其他剧种;④后来该剧种逐渐走向世界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AB.BC.CD.D6.毛泽东曾说:“(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他意在说明这部小说()A.实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B.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精练C.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D.背景广阔、情节复杂、人物众多7.京剧能够流传至今,成为国粹,其主要原因包括()①皇室的扶持②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③与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④博采其他剧种优点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京剧是“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是()A.元朝建立后,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形成B.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长生殿》等成为传世之作C.由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等地方戏优点,加以改造而成D.清朝中期以后,逐步陷人因循守旧的境地,走向衰落9.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词曲仅存的活化石,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是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匹敌的。但是被尊为“雅部”的昆曲在国家养,文人捧,皇上听的情况下,却在晚清被京剧取代了主流戏曲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京剧()A.迎合民众文化需求B.蕴涵更高艺术价值C.得到西方人的认可D.符合晚清政治需要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这一戏剧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元末明初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1)写出材料一人物的代表作名称,这一作品属于哪一朝代的作品?(2)将材料二中的戏剧名称与作者画像用直线连接起来。(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这一剧种”的名称,并说出“这一剧种”的特点。参考答案:1、自主学习清前期文学艺术《红楼梦》初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高鹗成就思想性和艺术性简介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戏曲艺术昆曲代表作明汤显祖《牡丹亭》清洪昇《长生殿》清孔尚任《桃花扇》简介融诗词歌赋多种文学形式于一体,明朝时期成熟,清前期鼎盛,清中期后由于脱离民众和现实生活,逐渐走向衰落。京剧又称皮黄戏、京戏地位中国的“国粹”艺术之一简介形成于道光年间,以徽剧、汉调为基础,糅合多种戏曲艺术表演形式发展原因群众喜爱、皇室支持、艺术家的创新等二、探究一:政治上:国家大统一,政治稳定。经济上:工商业市镇繁宁发达,导致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科技上:明清两代书坊、印刷业迅速发展。文化上:明清两代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笼络和高压两手政策(清代大兴文字狱),实际上激起了人民对统治者的痛恨和反抗。三、练习巩固1.D2.C3.D4.C5.D6.A7.C8.C9.A10.(1)《红楼梦》。清朝。(2)《牡丹亭》—汤显祖;《长生殿》—洪昇;《桃花扇》—孔尚任。(3)昆曲。特点:昆曲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近代科学的创始人现代科学之父有力证明了新天文学说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是怎样的?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学艺术呢?由发展转为停滞。繁荣兴盛新知导入新知讲解原名《石头记》,曹雪芹生前定稿了前80回。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立下大功烈火烹油走向没落曹家成为康熙皇帝的亲信,获授内务府的各种文武官职,创造了由曹玺、曹寅、曹颙、曹頫三代四人袭替江宁织造超过半世纪的罕见之例。康熙年间,曹寅长女曹佳氏被康熙皇帝指婚给平郡王纳尔苏,这是第一位出身汉姓包衣之嫡福晋。曹家从“包衣下贱”跻身八旗上层社会。雍正六年,曹頫以骚扰驿站、转移家产等罪名被抄家。曹家子弟如雪芹、棠村等且流散四方,正如《红楼梦》第五回所说:“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隻立千古——《红楼梦》新知讲解隻立千古——《红楼梦》新知讲解隻立千古——《红楼梦》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高鹗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高鹗出生于官宦之家,从小饱读诗书,在读了红楼梦以后,他被红楼梦打动了。他写了不少评价红楼梦的作品。鉴于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没有完成,于是高鹗开始续写红楼梦。高鹗1758年—约1815年高鹗不应该是《红楼梦》续作者,他应该是《红楼梦》最后出版的整理者……《红楼梦》能够流传,高鹗是第一功臣。——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新知讲解隻立千古——《红楼梦》中国小说,艺术性、思想性最高的,还是《红楼梦》。毛泽东喜欢读谈《红楼梦》,源于他的特殊读法。他曾多次表示,“我是把它当作历史读的"。其阅读角度主要包括:联系作者曹雪芹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读;联系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来读;联系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来读;联系封建社会的政治关系来读;联系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来读。在某种程度上,他是把这部小说当作了解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来读的。——毛泽东红楼梦是一部文化大观园,人物大观园。——红学资深研究家姜兴旺教授新知讲解隻立千古——《红楼梦》④凸碧堂品笛感秋凉,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其颓废之势已不可阻挡。通过同为四大家族的薛宝琴的视角来观察贾府,见证了贾府的最后一次盛大狂欢,这次宁国府的除夕祭宗祠后,便是多事之秋荣国府归园省亲庆元宵,标志着贾府烈火烹油全盛时期的重大开启,是红楼儿女们最团圆、最幸福的时期从甄士隐丢女英莲最终引出林黛玉,继而引出黛玉入贾府,诺大个贾府须得一个外人的眼光来看,方得客观全面元宵节元宵节②①③春节中秋节内容新知讲解隻立千古——《红楼梦》曹雪芹纪念馆是曹雪芹晚年居住的地方,也正因为曹雪芹曾住在这里,并在此修改了闻名遐迩的著作《红楼梦》,让这一带的老百姓都对曹雪芹既有欣赏又有崇敬,于是便把他的故事进行了再加工、演变,形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雪芹的传说,2011年正式选入。曹雪芹传说是“红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不论是从学术研究,还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建设等方面,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曹雪芹故居曹雪芹肖像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精炼艺术水平高+思想性强虽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始终无法禁绝。《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为世界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新知讲解百戏之祖——昆曲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太仓南码头,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新知讲解百戏之祖——昆曲明朝万历末期,昆曲有了较大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军机处的职能昆曲特点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充分的艺术享受。明代《南中繁会图》中的昆曲演出场景新知讲解百戏之祖——昆曲牡丹亭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新知讲解百戏之祖——昆曲长生殿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长生殿》清初剧作家洪昇创作。重点描写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国家灾难。剧本谴责了唐玄宗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爱情的同情。桃花扇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桃花扇》。作孔尚任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孔尚任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成为传世之作。新知讲解百戏之祖——昆曲走向衰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来自民间的昆曲曾以优美清新的风格超越了其他简单粗率的戏剧样式登上时代艺术的巅峰,遗憾的是,到了清代中叶,昆曲日渐失去原有的活力,开始走向衰微。在地方戏的冲击下,昆曲逐渐退出了主流舞台。清代时期的昆班后台清高宗为皇太后庆寿时豪华的演剧场景落新知讲解成为全国性剧种明万历末发展到顶峰清朝前期清中后期原因: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南宋起源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汤显祖《牡丹亭》百戏之祖——昆曲新知讲解百戏之祖——昆曲让昆曲青春地活在当下从2001年列入非遗名录,到逐渐打开市场,昆曲正远离“博物馆艺术”阶段,逐步实现其活态传承。昆曲的老树与新芽,传统与时尚,保护与传承,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艺术正焕发出的青春活力。新知讲解国粹经典——京剧清入关之初直到康熙朝,因政局波动兵事起伏,京城的娱乐业是受限制的。至乾隆朝大局稳定,社会生活相对平静,戏曲等行业也渐显隆兴。随着徽剧进京并与京师此前流行的其他戏曲形式结合,八旗上下的欣赏胃口被刺激起来。为适应皇族亲贵们的观赏需要,内廷创办了教习专业演员的太监戏学;而培养旗籍子弟为业余演员的戏曲“外学”,此刻也应运而生。至道光朝,又有湖北的汉调进京,促使以“西皮”、“二簧”为主的京剧声腔体系日益成熟。虽然宫廷戏学这时已经衰敝,而旗族子弟中间的京戏“票友”们自组的京戏“票房”,却愈来愈红火。——关纪新《满族对北京的文化奉献》京剧中的旗蟒新知讲解京剧四大行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生旦净丑当国粹经典——京剧新知讲解国粹经典——京剧京剧脸谱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寓赤胆忠心;寓智勇刚毅;寓忠正耿直;寓奸诈狠毒,寓刚强勇猛;寓侠骨义肠;寓凶狠残暴。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红色紫色黑色白色蓝色绿色黄色试着填上适当的颜色。新知讲解国粹经典——京剧走向世界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得到皇室支持,经过表扬艺术家们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1919-1935年,梅兰芳的海外京剧演出消除了当时西方对中国戏剧甚至中国人的偏见,促进了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增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京剧这一东方艺术奇葩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大放光彩。新知讲解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国家大统一,政治稳定。工商业市镇繁宁发达,导致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明清两代书坊、印刷业迅速发展。明清两代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笼络和高压两手政策(清代大兴文字狱),实际上激起了人民对统治者的痛恨和反抗。板书设计康乾盛世繁荣危机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隻立千古——《红楼梦》2.百戏之祖——昆曲3.国粹经典——京剧”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主席当堂训练DC1.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多样,成就辉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唐朝诗人李白的诗作有“诗史”之称B.苏轼的作品是宋词中婉约派的代表作C.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辛弃疾D.《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2.京剧是“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是()A.元朝建立后,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形成B.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长生殿》等成为传世之作C.由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等地方戏优点,加以改造而成D.清朝中期以后,逐步陷人因循守旧的境地,走向衰落当堂训练3.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BD4.“它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时代觉醒,比较全面地觉察到时代的脉搏,觉察到当时社会必然覆灭的命运和陈旧势力拖住新生力量的悲剧场面。”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红楼梦》的()A.作者阅历B.内容结构C.艺术特点D.社会意义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导学案.doc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件).ppt 红楼梦.wmv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游园》.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