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生锈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生锈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13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学期

课题
《生锈》
教科书
书名: 《科学》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8 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铁锈和铁不是同一种物质,知道铁变成铁锈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也产生了新的物质。知道铁生锈与潮湿环境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铁和铁锈在光泽、颜色等特征比较,在是否能够被磁铁吸引和是否能够导电等特征比较,对比出铁和铁锈的区别,判断出它不是同一种物质。培养学生依据差异精心判别和识别的能力;在探究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观察、比较、抽象判断等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态度STEM目标:通过探究铁和铁锈的是不是同一物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问题可以有多重解决方式,同时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实验证明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知道铁锈和铁不是同一种物质。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
一、情境导入:(出示图片)
1.情景导入(出示图片):
生活中我们能看到铁生锈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门锁上的锈、铁锅上的锈了,铁钉上的锈……
2.提问:铁锈还是不是铁呢?
有的同学认为铁锈不是铁,因为他们颜色不一样;铁是银白色的。
有的同学认为铁锈不是铁,他从书上看到铁锈是氧化铁。
8
二、聚焦问题(一):铁锈还是铁吗?
1.铁锈是不是铁呢?下面我们观察和对比一下铁和铁锈的特征吧!
我们从颜色、光泽、是否可以被磁铁吸引、是否有导电性等四个方面来观察和实验,最后根据收集到证据判断出它不是同一种物质。
出示实验方案以及记录表

铁锈
颜色
光泽
用磁铁吸
导电性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铁锈
颜色
银白
红褐色
光泽
有金属光泽
没有光泽
用磁铁吸
可以被吸引
不能被吸引
导电性
可以导电
不导电
通过实验现象发现:铁锈确实不再是铁,它是一种新的物质,是铁表面形成的氧化物。
4
三、聚焦问题(二):铁锈不是铁,那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1.铁锈不是铁,那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来说一说你的看法。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想:认为铁生锈与潮湿环境有关。
2.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呢?
学生作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
3.下面根据他的实验方案,我们来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材料有:铁钉若干,砂纸,两个盘子,两块布,一杯水。
4.实验方案:我想把两个铁钉都用砂纸打磨好,露出金属光泽,然后把布分别放在两个盘子中,把其中一块布弄湿,然后把铁钉放置在两块布上,观察三天,看一看两根铁钉会发生什么变化,随时记录。
出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组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干布上的铁钉
湿布上的铁钉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铁钉生锈和潮湿环境有关。
教师讲授:引起铁生锈的原因还有哪些呢?铁生锈除了与潮湿环境有关之外,还与空气有关;另外铁与酸、碱、盐等接触后也容易生锈。
2
四、形成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铁在潮湿环境影响下会生成铁锈,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
2
五、解决问题
1.(出示ppt)认识铁锈的危害。
2.那我们怎么防止铁生锈呢?
人们经常在铁制品表面涂矿物性油、刷上油漆或烧制一层搪瓷。也常在钢铁表面用电镀上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如锌、锡、铬、镍等。上面这些方法通过防止铁制品和水、空气等物质接触而防止生锈的。
另外咱们家里的铁锅洗完之后马上擦干,这样可以保持洁净和干燥也是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常用方法。
1
总结
1.我们来总结一下:铁生锈和之前学习的蜡烛燃烧、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发生的变化中都有新物质的产生。我们把这样的物质变化叫做有新物质的产生的物质变化。
2.化学变化有快有慢,蜡烛燃烧、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比较快,铁的生锈反应速度较慢。
3.这节课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