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阳光下的植物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阳光下的植物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1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阳光下的植物
教科书
书名: 《科学 》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简单了解植物的二歧分类,加深理解认识植物的多样性。
2.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知道绿色植物能制造养分、产生氧气。
科学探究
1.可以利用植物某个器官的差异不断进行二歧分类,根据这些差异认识植物和辨别植物。
2.通过科学家关于植物研究的科学史资料,体验科学家的思维过程,提炼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体会蕴含的科学精神。
科学态度
在探究活动中积极参与交流和思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体会到科学家在研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悉心观察、记录、科学严谨分析实验现象。
教学重点:
1.认识二歧分类的过程,更加体验到植物的多样性。
2.从光合作用的科学研究史中,提炼分析科学家研究过程,关注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光合作用的科学史,体验科学家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分
复习导入
1.谈话: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000个植物物种,它们可以被分为各种不同的种类。
2.出示教材6张植物图片,说一说他们的茎、花等形态特征有哪些相同或不同,想办法给它们分类。
3.交流:展示学生想法。
5分
讲解二岐分类
1.讲解:
根据学生的一次分类结果,继续根据相对应的明显不同特征分类。这是二歧分类法,可以看到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所有植物分完,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分类的,这种分类法有什么优点?
2.练习:你能不能也用二歧分类来把这几种植物分一分呢?学生任务单1
8分
探究植物生长的秘密
1.提问:
植物生长的营养是哪儿来的呢?植物长在土壤里,是不是全部是根吸收的土壤中的营养呢?
2.出示科学史资料
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科学家是怎么做的。海尔蒙特、普里斯特列、英根豪斯、梅耶、萨克斯等一些科学家的实验过程。
3.学生思考:从中梳理、整理出关键信息,完成任务单2。
4.交流完善信息
植物生长需要的外部条件是?(阳光和水和二氧化碳)
通过这些科学家的实验,我们发现绿色植物有什么作用?(利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关于们对植物的这些研究过程,是否从中发现了他们的一些可贵的品质呢?
2分
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歧分类,选择一对明显不同且具有可比性的特征将植物分为两类,然后在每类中又根据相对应明显不同的特征再区分为两类,如此下去,直至把所有植物分完。
我们还学习了光合作用能让植物长大。
1分
下节课学习准备
查阅资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