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7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
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水在自然界持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动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的变化。
2.知道地面上的水可以蒸发成为雾和云,云可以产生降水,回到地表;地表上的水再蒸
发上升到高空,使得水不停地循环。
科学探究:
1.根据陆地和海洋上不断产生的降水现象,猜想地表水不停地蒸发、凝成云再形成降水。2.构建水循环模型,说明蒸发、凝结是处于不断的循环中,且关注海水蒸发后凝结再形
成的降水是淡水。
科学态度、STSE:
知道水循环是地球生物圈层获得水资源的重要保证,理解水循环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三种状态能够相互变化。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分析自然界中几种水的状态变化过程,归纳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构建海陆
水循环模型。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6分钟
复习导入
1.回顾所学,谈话导入:你能说出雾、云、雨、雪的成因吗?
整理资料:整理雾、云、雨、雪成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提问:它们的成因都和什么有关?
小结:①雾、云、雨、雪都是由水蒸气凝成的。
引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3.出示图片:露、霜,了解自然界中其它形式的降水。
4.归纳整理:
提问:同学们,这种变化让你想到了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
5.回顾:水的三态变化,它们之间是如何变化的?引起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完成学习任务一。
6.小结:水的液态、气态和固态在温度改变的条件下能够相互变化,温度是影响水的三种状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6分钟
探究自然界的水循环
1.谈话:水的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的变化形成了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也是这样循环的吗?
2.出示图片(蒸发现象)
提问:地球表面的水会蒸发出水蒸气,水蒸气会去向何处呢?
小结:蒸发出的水蒸气遇冷会凝成小水滴飘浮在空气中,低空处是雾,高空中是云。
3.出示图片(雾和云)
提问:云层中的小水滴又会去向何处?
小结:云层中的小水滴遇冷凝结,越聚越大越聚越多,形成雨降落下来。
4.归纳,整理:
地面上的水会蒸发出水蒸气跑到空中,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成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云,当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大,会形成降水又降落到地面上,而后,地面上的水又会蒸发成水蒸气跑到高空中,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提问:自然界中的水也是这样循环的吗?关于这一水循环现象,我们可以看一个实验。
5.观看实验
小结:看来自然界中的水是可以循环起来的。
提问:在真正的自然界中,水循环是不是这样简单呢?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补充吗?
学生讨论、小结:
河湖海的水都能蒸发出水蒸气
下雪也可以使地上的水资源更丰富
下雨落到地面上的水,还有一部分可以流到河流、湖泊里
播放模拟海洋中水循环实验视频
河流中的水,可以蒸发出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海洋中的水,也可以蒸发出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6.总结:自然界的水循环,是像我们总结的这样吗?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观看自然界水循环资料。
提问:对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根据这些研究,现在你能试着说一说,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吗?你可以在学习任务单上画一画,完成学习任务二。
3分钟
总结
自然界里的水不断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高空中的水蒸气不断受冷凝成云,又变成雨、雪降落到地面上,地面上的水又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大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