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全科】

资源简介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文言之现代生命
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
1.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
B 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它体匿而性存。
C 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D 信息时代,学习文文言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尤其对中小学生现代汉语表达水平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主要是文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 文言以它特有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程度。
C 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所以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
D 现代社会,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民族文化的滋养。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语言的更新发展已脱离了其母体。
B 中华大家庭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巨大,因而文言跨越的时间、空间缺少相对的规范性和稳固性。
C 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D 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文言诗文,可以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
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权遂征祖,卒不能克。明年,军出,行及寻阳,范见风气,因诣船贺,催兵急行,至即破祖,祖得夜亡,权恐失之,范曰:“未远,必生禽祖。”至五更中,果得之,刘表竟死,荆州分割。
及壬辰岁,范又白言:“岁在甲午,刘备当得益州。”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权以难范,范曰:“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见者人事耳。”备卒得蜀。
初,权为将军时,范尝白言“江南有王气,亥子之间有大福庆。”权曰:“若终如言,以君为候。”及立为吴王,范时侍宴。曰:“昔在吴中,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 ”权曰:“有之。”因呼左右,以侯绶带范。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及后论功行封,以范为都亭侯,诏临当出,权恚其爱道于己也,削除其名。
范为人刚直,颇好自称,然与亲故交接有终始。素与魏滕同邑相善。滕尝有罪,权责怒甚严,敢有谏者死,范谓滕曰:“与汝偕死。”滕曰:“死而无益,何用死为 ”范曰:“安能虑此,坐观汝邪 ”乃髡头自缚诣门下,使铃下以闻。铃下不敢,曰:“必死,不敢白。”范曰:“汝有子邪 ”曰:“有”。曰:“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铃下曰:“诺。”乃排阁入。言未卒,权大怒,欲便投以戟。逡巡走出,范因突入,叩头流血,言与涕并。良久,权意释,乃免滕。滕见范谢曰:“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丈夫相知,如汝足矣,何用多为!”
黄武五年,范病卒,长子先死,少于尚幼。于是业绝,权追思之,募三州有能举知术数如吴范、赵达者,封千户侯,卒无所得。
《三国志·吴范传》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其术多效,遂以显名 应验
B.未远,必生禽祖 通“擒”,捉
C.权以难范,范曰:“……” 责难
D.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 知道
5.下列句子分成四组全部能表现吴范“神机妙算”的一项是( )(3分)
①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 ②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
③至五更中,果得之 ④刘表竟死,荆州分割
⑤昔在吴中,尝言此事 ⑥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6.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当初,孙权在吴郡,想要讨伐黄祖,吴范认为当时不吉利,不如下一年再出兵,并预料到那时刘表会身死国灭。但孙权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结果真的没有成功。
B.孙权即位做了吴王后,在论功行赏时,本已封吴范为都亭侯,但诏令发出后,孙权变卦,取消了对吴范的封赏,原因是孙权觉得吴范对自己吝惜法术。
C.在搭救魏滕一事上,吴范表现出了重情重义、勇敢无畏的一面,这一点也触动了铃下,是使锻铃下同意进去为他通报的重要原因。
D.黄武五年,吴范病逝,孙权追念他,想再招募像吴范一样懂得术数的人,却一无所获。这件事从侧面展现出吴范法术的高超。
7.将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太夫相知,知汝足矣,何用多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注】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作。
8、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结合第一、二句诗做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的第四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什么名句 作用是什么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 ,终不察夫民心。《离骚》屈原
(2) ,往来无白丁。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刘禹锡
(3)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李白
(4)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选做题
说明:11题、12题选其中一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图好题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错位
他是电视台的一名优秀通讯员。
夏天的一个傍晚,他接到电话,说一辆轿车,从桥上“跳”到人工湖“冲凉”了。当他赶到事发现场时,120急救车,“呜哇呜哇”,从他面前驶过。护堤上围观的人群,依然不肯散去。一台大吊臂,将一辆白色轿车缓缓拎出水面。
他一边打开DV,一边向旁边的人打听详情。得知:车里的人,全被好心人救了上来,没什么大碍。这就好,这就好。他嘀咕着,站到高处,将DV对着吊车、人群、湖面……
晚间本地电视新闻,播报了这条片子。但随后,播音员说:那些救人不留名的“雷锋”,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然而,现场围观群众和救援人员的财物,严重遭遇失窃,折射出我们城市道德文明素质的缺失。
居然有人趁火打劫、浑水摸鱼?真是太可耻了!他有些义愤填膺,摩拳擦掌。决定将这些蟊贼揪出来,将他们的面目、丑行,公布于众。于是,一连几天,他猫在房间里,反复回放DV录像,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的举动、表情。
最终,他将目标锁定在三个“下里巴人”身上。他们无一例外打着赤膊、神情萎顿、眼光迷离,泥鳅似的穿梭在人群里。其中一个,还抱着婴儿,大概是用来打掩护的。他将三个疑似的贼特写,放大,印成相片,揣在随身背包里。
经过缜密推断,他认为这三个人,很可能是在现场附近干活的民工。于是,他决定顺藤摸瓜。果然,没费多大周折,他在人工湖对面的一个小饭馆,逮到一张熟悉的脸:小眼睛,黑皮肤,蛤蟆嘴,一看就不是好鸟——这人是小饭馆老板。
他走进饭馆,要了一碗凉面,借故和老板搭讪,问这问那。
他突然话锋一转:“上星期,这边发生车祸,你晓得不?”
“晓得呀,我还去看了的。”
“我听说许多人丢了钱包、手机、衣服、你有没有丢?”
“大哥,我都不好意思说。那天出事的时候,我这里里外外二三十个客人吃晚饭。最后,一些人不但没结帐,还顺手拿走了不少碗、碟、勺。”
他眼光咄咄:“那你就墙内损失墙外补?”
“啥嘛?我本来打算看一眼就回来。谁知道,车里头女人叫,娃娃哭,就赶快下水捞人吧。”
他愕然。他思忖片刻,觉得这些人,满心满眼都是钱,连做带偷,满嘴谎话。于是,不动声色,拿出抱孩子男人的照片,说认识不?老板一看,说在门口见过,好像在前头工地上工。他黑着脸,付账,出门。
在一垛两米高的红砖墙上,他找到那人。开门见山:“那天车祸你在现场不?”
“是啊。”
“丢东西没?”
他苦恼地说:“我婆娘到现在还跟我打架。那天,他给我二百块钱,让我带儿子去买辆婴儿车。后来,我给娃买了辆旧车。余下的钱,买了洗澡盆、玩具、奶粉,还有一件汗衫穿在身上。回来的路上,有人掉湖里了,我就把娃和东西放岸边,脱下衬衫,搭车把上,下水救人。好家伙,上来后,我娃被人抱着,车和东西全不见了。我只好打赤膊,抱起娃喽。”
他举起DV将他和他的话拍了下来。那人就顿了顿说:“我现在只能多加班,到下月发工资,再给娃买车。我那个老乡更倒霉,脱下来的裤子、皮鞋,兜里的手机、现金,全让人抱跑了。结果,穿个裤衩,光脚在大街上跑……”
他招招手,请他下来,拿出最后一张照片说:“你说的是他不?”
“就是他。”
他问了他的小灵通号,将三个疑似的贼约到小饭馆,吩咐老板整几个菜,喝酒。“和俺们?”三个人脸上写满受宠若惊的疑虑。他点头,说:“我得跟你们郑重其事的赔个不是……”
(选自《读者》2009年第10期,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突发车祸时,很多人围观,还有人趁火打劫,浑水摸鱼,折射出我们城市道德文明素质的缺失。
B、小饭馆的老板虽然救了人,但对自己的损失斤斤计较,俨然一副小商人的嘴脸。
C、小说题为“错位”,意为“下里巴人”在灾祸面前奋不顾身救助他人却遭怀疑,表现了作者的不平之气。
D、农民工在关键时刻勇于救人,而且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精神可贵;但他们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这也是他们遭人怀疑的原因。
E、作者写“通讯员”经历的对农民工“怀疑——调查——愧疚——尊敬”的过程,意在表达农民工值得尊重,社会应尊重农民工的愿望。
(2)分析下列①②句的作用并解释③句的含意。(6分)
①他是电视台的一名优秀通讯员。
答:
②小眼睛,黑皮肤,蛤蟆嘴,一看就不是好鸟
答:
③三个人脸上写满受宠若惊的疑虑
答: (3).请简要分析三个“下里巴人”的共同的性格特征。(6分)
⑷.小说描写了三个“下里巴人”在轿车“跳”进人工湖后,奋力勇救落水者却被人们怀疑为蟊贼的故事,最后误解虽被解除,但仍给人留下深深的思索。请你谈一谈他们有如此遭遇的原因。(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亦雅亦俗汪曾祺
黄波
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都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在汪氏逝世后出版的,一为《文与画》,收录其关于国画的文字,并配有他自作的画;二为《五味》,均为谈吃的美文。其实汪氏小说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购藏,这次再度解囊,实在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在开始回暖的阳光下,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随便翻翻,我突然想起,汪先生的诞辰(3月5日)就要到了。
我不懂文学,当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一时又无从置答。喜欢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欢他于文字中透露的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这回重读的汪曾祺作品,均非其专攻所在,不过是其创作之余事,居然对上面这个连自己也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
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都是家常物什。他自己婉辞“美食家”的桂冠时,即以此为谦谢的理由,说“大菜,我做不了。我到海南岛去,东道主送了我好些鱼翅,我放在那里一直没有动,因为不知道怎么做。”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犹如作诗不能露出富贵气一样。著有《随园食单》的清代诗人袁枚在一封书信中就说:“饮食之道不可以随众,尤不可以务名。燕窝、海参,虚名之士也,盗他味以为己味。”他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正和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如出一辙。不过,文人的这种习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过犹不及,容易显出几分矫饰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点,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时不时要在显贵府上打秋风的他,会一心把那张馋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笔,我们就知道,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饮食一道,汪曾祺嗜好从选料、收拾到调配、下厨,都不假手外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享受到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而他通过那些淡淡的文字,又把这种趣味传递给了我们。所以,简直没有资格上餐桌的拌萝卜丝,在他手里和眼里竟是这般精致,“小红水萝卜,南方叫‘杨花萝卜’,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黄瓜皮在他那里也是下酒的佳品,“黄瓜切成寸断,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扦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此法得之海拉尔一曾治过国宴的厨师。一盘瓜皮,所费不过四五角钱耳。”“嚼之有声”四字真是妙极!世间老饕甚多,不知道有多少还会于大快朵颐中细品那一记脆声?
汪曾祺作画,他自己说“无师法”,只是“瞎抹”,也许近于事实,因为他原无意在画家中争一席地。汪氏之画是真正的“写意”,略有一点构思,便信手挥洒,不过事经营,不刻意求工,逸笔草草,以抒其意。这也不算稀奇,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常物事入画,似不多见。
汪曾祺文与人的风格还是他自己的文字说得最为到位。“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买的。……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有不喜欢汪曾祺的人讥讽他像遗老,可谁曾见过“爱逛菜市”、在买菜中体味“生之喜悦”的遗老?是的,汪曾祺雅,但他更是俗的,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装是装不出来的。
汪曾祺让我想起两个古代文人,就是陶渊明和苏东坡。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我以为可用一句话概括,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得,而同时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邻居杀只鸡邀陶渊明同享,他会乐不可支地写一首赴席的好诗;坡翁街头听人谈鬼,说咱们姑妄谈之姑妄听之。这样的文人,既耿介清高,又让我辈平民可亲可感。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我们看他的小说和散文,抒情节制,也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其矜持颇近于传统美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典型的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而现在我们通过《文与画》和《五味》所看到的,则是一个世俗化、平民化的汪曾祺。“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这可说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很好的传统。但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想一想,应该如何使这样的传统不致消失了。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一为《文与画》,二为《五味》。原因是二者均为谈吃的美文,同时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
B.作者喜欢汪曾祺是缘于他文与人的风格:其文字清新,且透露出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其人雅,但更是俗——真正热爱世俗生活。
C. 汪曾祺喜欢从菜市选料如萝卜、黄瓜、鱼翅类,一直到调配、下厨的全过程都独自完成,从中享受做菜的趣味和菜的滋味。
D.汪曾祺自称作画“无师法”,只是“瞎抹”,但从他化的对象和“写意”的风格来看,他的画是雅致的,其创意似不多见 。
E、,汪曾祺为文作画,体现出传统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趣味,其选材不写大奸大恶、污秽之物,抒情节制,而让平民可亲可感。汪氏如陶渊明、苏轼一样有“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
(2)请你谈谈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理解。(6分)
(3)文章将汪曾祺与袁枚比,以陶渊明与苏轼比,试说说这两处对比的异同(6分)
(4)文章着重写“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作画,只是‘瞎抹’”皆属俗事,而文题是“亦俗亦雅”,结合原文,探究作者对“俗”、“雅”的处理是否得当。(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美国财长斯诺、“财神”格林斯潘、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总统布什摩肩接踵,相继访华,中美关系迎来了新的蜜月。
B.有些人认为民间泥塑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C.眼看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学生沉迷在网吧,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心不已。
D.中年人也许是最累的,工作的压力不必说,在家里既忙着养育孩子,又时时念着乌鸟私情。
1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这是“授人以渔”,金针度与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这是“授人以鱼”,最终为了不教。
B、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险的物种。
C、北京医院采用的这种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D、毒品泛滥不仅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而且会影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站在树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洒满了我全身。
①.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 ②.远远望去 ③.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 ④.仰头观望 ⑤.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了一团团的红雾 ⑥.香气洒满了整个院子
A.④①③②⑤⑥ B.④③①⑤②⑥
C.②①⑤④③⑥ D.②⑤①③④⑥
16、阅读下面的一则短新闻,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6分)
在重庆库区,国家决定初步纳入规划保护的文物点为754处,到目前为止,在501处地下文物中已开展工作的项目仅42处,不足10%;已经完成发掘面积4.85万平方米,不足发掘总面积128.76万平方米的4%。地面文物244处,由于规划滞后,文物搬迁选址工作举步维艰,至今搬迁工作无法实施。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移民迁建区的施工建设与开发,大量古墓葬、古遗址、古民居、石刻等遭到破坏;盗掘古墓葬、古遗址的事件屡有发生,也给抢救工作增加了难度。
17、25.仔细阅读下面例句,自选一个对象,按照例句的形式进行描述。(5分)
  例句:平常心,是惊心动魄激战后那只动情的琵琶,是车水马龙的马路边那朵小菊,是历尽艰辛后那宽容平和的笑容。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的一身纯白、漂亮的羽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玷污。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这个弱点,在它的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往往就束手就擒了;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的守护着自己的纯白、漂亮的羽毛。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答案:
1.A 只是表明学习文言文的态度,并非文言之现代生命。
2.C 其中A“文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属误用对象。B“特有”一词错用,“程度”一说不符合原文;D“现代社会”一词偷换概念。
3.B “缺少相对的规范性和稳固性”表达错误
4、D 识 记得
7、(1)吴范知道孙权想用这个方法搪塞当时的诺言,就用手推开不接受(意思对3分,“厌”1分,“手”1分)
(2)父母能生我养我,却不能让我免于死罪,男儿的相知,像你这样的就够了,还要那么多干嘛!(意思对3分,“免于死罪”1分,“足”1分)
答案:8.(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思念家人,渴望与家人团圆的思想感情以及思念不得的愁绪。
(3)(6分)
他们是救人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在突如其来的灾祸面前,自告奋勇,挺身而出,不计回报。(意思答对即可。)
(4)(8分)①城市居民长期以来面对穿着邋遢的农民工往往会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以貌取人。②由于城乡差别,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低,生活窘困,长期以来得不到社会应有的理解与尊重,一旦遇到失窃事件,有些人便会怀疑他们,认为他们人穷志短。③有些人素质确实不高,“现场围观群众和救援人员的财物,严重遭遇失窃,折射出我们城市道德文明素质的缺失。”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些农民工有这种行为的可能性。但无论如何不能以偏概全。(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研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四、(25分)
12、(1) 答E得3分,答B得2分,答D得1分,答A 、C不得分
(2) (6分)
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说快乐和悲伤都要有节制,不要走向两个极端。②既有高雅的趣味,又有与世俗亲近的真诚③写诗为文抒情有节制,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保持一种高尚的矜持。(每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3)①文章将汪曾祺与袁枚比,是要比出二人的同中之异:袁枚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两者如出一辙,然而汪曾祺对家常小菜的喜欢才是真喜欢。②以陶渊明与苏轼比,是要比出异中之同: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6分)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4)(8分)
13、D(A、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不合语境;B、下里巴人:泛指通俗普及的文艺作品,属望文生义;C、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的年纪,对象不当。
14、D(A意思混乱,“渔”“鱼”交换,“金针度与人”也是形容后者,应移至“最终”一句前 B搭配不当 C、A句“具有”后缺少宾语,应在“作用”之后加上“的特点”)
15.A(点拨:根据描写空间顺序排列)
16、解题思路:这一则新闻共三句话,包括三个要点:①文物发掘进展缓慢;②文物搬迁无法实施;③破坏盗掘文物现象严重。三个要点概括下:为什么要发掘文物,搬迁文物?目的是保护文物。但这个工作非常困难,用文中的话就是举步维艰。再加上六要素中的地点,就可以表达为:重庆库区文物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17.(1)温馨,是闲静的黄昏母亲为孩子抹去疼痛的那双手,是孤寂的夏夜独自倚在窗边聆听的小提琴曲,是疲倦的午夜家人所留驻的那盏昏黄的灯。 
(2)微笑,是色彩缤纷的花丛中那只可爱的蜜蜂,是空阔天边天空中的那轮弯月,是平静湖面上泛起的圈圈涟漪。 
(3)幸福,是历经磨难后那双双起舞的彩蝶,是炊烟袅袅的晚霞里那羞红的夕阳,是艰苦征途中那只粗大温暖的手。
六、作文解析
18、解读材料
(1).材料中白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自己一身纯白的毫毛,即使危及生命,也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这身纯白可以说是人高贵品格的象征。据此,可以立意为:坚守节操、坚守自我(真我)、坚守本色,洁身自好,执着等。
(2).从材料的主要内容看,白貂执著于自己好干净、爱美丽的天性固然没错,但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却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度”,甚至当猎人以自己的智慧,利用白貂这个弱点将它擒获时,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皮”,这无异于将执著变成了固执。这种执迷不悟、抱残守缺的习性,束手就擒也就可想而知了。据此,可立意为:正视自己,学会变通,学会适时地改变自己等。
(3).如果白貂能做到既守护纯白,又能适时地改变自己,可以说是明智之举。立意为:坚守与变通,执着与变通等。
从猎人的角度审题,不太符合命题人的意图。如果要从猎人的角度分析,猎人善于发现白貂的弱点,在它的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往往就束手就擒了。
译文: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因为精研历算天象,通晓阴阳占候,而在郡中出名。被举荐为有道之士,要去京城,而由于世道很乱所以没有成行。刚好孙权在东南崛起,吴范就归附孙权了,每当有灾祸或者祥瑞时,吴范就推算历数,说明情况。他的占卜很多应验了,于是因此而名声大振。
到了壬辰年,吴范有禀告说:“在甲午年,刘备将得到益州”后来吕岱从蜀地返回,在白帝城遇到他们,说刘备的部队人马离散,死亡将近半数,他们的事情肯定不能成功。孙权以此责问吴范,吴范说:“臣所以说是天意,而吕岱所看到的是人事罢了”刘备最终得到了蜀地。
起初,孙权还是将军的时候,吴范曾对他说:江南有王者之气,己亥年到庚子年间会有大吉大福。 孙权说 如果果然如你所言,就封你为侯。 等到孙权自立为吴王时,吴范当时侍奉宴席,说:当初在吴时,曾说了这件事,大王还记得么?孙权说:有这事 于是叫来左右臣子,把侯绶戴在吴范身上,吴范忖度到孙权不想履行当时的诺言,就用手推开不接受。等到之后论功行赏时,封吴范为都亭侯,可诏书正要出来时,孙权气愤于吴范对自己吝啬法术,就削除了他的名字
  吴范为人刚直,喜欢夸耀自己,但和那些朋友亲人的交往都有始有终。平素和魏滕在一个县里,两人关系很好。魏滕曾犯罪,孙权很生气,责骂得很厉害,有敢进谏求情铃下说 有 吴范说 假如你因为我这件事而死了,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 铃下说 好吧 于是进去,还没说完,孙权大怒,想用戟投死他。犹豫了一下走出来,吴范就突然进去,磕头磕到流血,话和眼泪一起出来。过了好久,孙权消气了,于是就赦免了魏滕。魏滕见到吴范感谢道:父母能生我养我,却不能让我免于死罪,男儿的相知,像你这样的就够了,还要那么多干嘛!
黄武五年,吴范病死。他的大儿子在他之前死去,小儿子还年幼,于是他的术业就失传了,孙权追念他,招募荆州、扬州、胶州三州中有能像吴范赵达那样全面通晓术数的人,封千户候,最终也没有得到。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半对1.5分,共48分)
1.物理学历史上许多规律的发现或学说的建立,是在科学家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印证的过程中应用物理学研究方法逐步完成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
A.伽利略在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等科学家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理想实验和归谬法得出了惯性定律
B.伽利略在对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论断的怀疑下,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并应用实验现察和逻辑推理,得出轻重物体自由下落一样快的结论
C.第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D.牛顿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2.身高和质量完全相同的两人穿同样的鞋在同一水平地面上通过一轻杆进行顶牛比赛,企图迫使对方后退.设甲、乙对杆的推力分别为F1、F2.甲、乙两人身体因前顷而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1、α2,倾角越大,此刻人手和杆的端点位置就越低,如图1所示,若甲获胜,则( )
A.F1 = F2 α1 > α2 B.F1 > F2 α1 = α2
C.F1 = F2 α1 < α2 D.F1 > F2 α1 > α2
3.某中学生身高1.7m,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采用背跃式,身体横着越过2.10m的横杆,获得了冠军。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约为(g=10m/s2)( )
A.7m/s B.6.5m/s C.5m/s D.3m/s
4.如图2所示,用光滑的粗铁丝做成一直角三角形,BC边水平,AC边竖直,∠ABC=β。AB边及AC两边上分别套有用细线相连的铜环(其总长度小于BC边长),当它们静止时,细线跟AB所成的角θ的大小为( )
A.θ=β B.θ= C.θ<β D.β<θ<
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一秒内与在第二秒内位移之比为S1 : S2 ,在走完前1m时与走完前2m时的速度之比为v1 : v2。以下正确的( )
A.S1:S2 = 1:3, v1:v2 = 1:2 B.S1:S2 = 1:3, v1:v 2 = 1:
C.S1:S 2 = 1:4, v1:v 2 = 1:2 D.S1:S 2 = 1:4, v1:v2 = 1:
6. 从空中某处平抛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末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取地面物体的重力势能为0,则物体抛出时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为( )
A. sin2θ B. cos2θ C. tan2θ D. cot2θ
7.如图3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度v向右运动,将质量为m的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变为v;再经时间2t,工件到达传送带的右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件在水平传送带上滑动时的加速度a=v/2t
B.工件与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C.工件从水平传送带的左端到达右端通过的距离X=3vt
D.传送带克服摩擦做功为mv2
8.一个同学在做平抛实验时,只记在纸上记下斜槽末端竖直线A’B’位置,描绘出平抛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在我们在曲线上取A、B两点,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它们到y的距离AA′=x1,BB′=x2,以及AB的竖直距离h,从而求出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0为(   )
A. B.
C. D.
9.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环绕速度大小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 B.  C. D.
10.一质量为 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如图5所示,则拉力F所做的功为( )
A. mgLcosθ B. mgL(1-cosθ)
C. FLcosθ D. FLsinθ
11.如图6所示,重80 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1000 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 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 cm时,测力计读数不可能为(  )
A.10 N B.20 N
C.40 N D.60 N
12.1990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昊键雄星,该小行星的半径为16km。若将此小行星和地球均看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小行星密度与地球相同。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这个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A.400g B.g C.20g D.g
13.如图7所示, ,,A与桌面动摩擦因数, B与地面间的距离s=0.8m,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过程中A未碰到滑轮,g=10m/s2,关于两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1.79m/s
B.B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0.8m/s
C.B落地后,A在桌面上能继续滑行的距离为0.16m
D.B落地后,A在桌面上能继续滑行的距离为0.8m
14. 一辆汽车质量为1×103 kg,最大功率为2×104 W,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最大速度为v2,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发动机的最大牵引力为3×103 N,其行驶过程中牵引力F与车速的倒数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BC段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v2的大小等于2m/s
D. 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2m/s2
15.游乐场中有一种叫“空中飞椅”的设施,其基本装置是将绳子上端固定在转盘的边缘上,绳子下端连接座椅,人坐在座椅上随转盘旋转而在空中飞旋,若将人和座椅看成质点,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其中P为处于水平面内的转盘,可绕竖直转轴OO′转动,已知绳长为l,质点的质量为m,转盘静止时悬绳与转轴间的距离为d.让转盘由静止逐渐加速转动,经过一段时间后质点与转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及绳重,绳子不可伸长,则质点从静止到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绳子对质点做的功为 ( )
A.
B.
C.
D.
16. 将物体以60 J的初动能竖直向上抛出,当它上升至某点P时,动能减少了10 J,机械能损失1.0 J,若空气阻力大小不变,那么物体落回抛出点的动能为( )
A.36 J B.40 J C.48 J D.50 J
二、填空题(画图4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
17.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
(1)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 。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2)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0.5 1.0 1.5 2.0 2.5
弹簧原来长度(L0/cm) 15 15 15 15 15
弹簧后来长度(L/cm) 16.0 17.1 18.0 18.9 20
弹簧伸长量(x/cm) 1.0 2.1 3.0 3.9 5.0
①根据上表的数据在右下图的坐标中作出F-x图线。
②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用cm作单位):
③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18.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计数点位置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如图所示(图中O是打点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A、B、C、D、E分别是以每打两个点的时间作为计时单位取的计数点)。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9.80 m/s2 ,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 ,若重锤质量为m kg,则重锤从起始下落至B时,减少的重力势能为Ep减 = ,重锤下落到B时,动能为EK = ,得到的结论是
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三、计算题(19题9分,20题11分,21题12分)
19.(9分)如图所示,小球沿光滑的水平面冲上一个光滑的半圆形轨道,已知轨道的半径为R,小球到达轨道的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恰好等于小球的重力。请求出:
(1)小球到达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为多大?
(2)小球落地时距离A点多远?落地时速度多大?
1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月球与地球间距离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T1,地球自转周期T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的方法:同步卫星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由得
(1)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2)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
21.如图所示,ABC和DEF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两条光滑轨道,其中ABC的末端水平,DEF是半径为r=0.4m的半圆形轨道,其直径DF沿竖直方向,C、D可看作重合。现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轨道ABC上距C点高为H的地方由静止释放,(1)若要使小球经C处水平进入轨道DEF且能沿轨道内侧运动,H至少要有多高?(2)若小球静止释放处离C点的高度h小于(1)中H的最小值,小球可击中圆周上与圆心等高的E点,求h。(取g=10m/s2)
物理期中考试答案
18.(1)9.69 m/s2;
(2) 1.91 mJ;
(3) 1.88 mJ;
(4)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其动能的增加,机械能守恒。
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的作用(空气阻力、纸带与限位孔间的摩擦阻力及打点时的阻力)。
19.(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到达轨道的最高点时受到轨道的支持力N等于小球对轨道的压力N‘,则N=mg,由题意可知小球在最高点时,有②,解得小球到达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①
20.(1)上面结果是错误的①,地球的半径R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忽略①,正确解法和结果:②得①
(2)方法一: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②得①
方法二:在地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由②得①
21.(1)小球从ABC轨道下滑,机械能守恒,设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则:
② 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圆周最高点必须满足:
图3
θ
F
图 5
O
P
Q
L
图6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50分)
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A.提倡一夫一妻 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2.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注: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揭阳、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C.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3. 右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某部法律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应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卡拉卡拉敕令》
D.《汉谟拉比法典》
4.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创立与完善 B.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独创与渐进
C.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开创与变迁 D.法国议会共和制的曲折与艰难
5.在日本流亡期间,梁启超认识到,在政治制度背后实际有一种更广的文化支持,具体表现为国民素质或曰国民性。因此,他提出要造就“新民”,并以“中国之新民”作为自己的笔名。为此,他在1902年2月创办了《新民丛报》。对本段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梁启超对中国救亡图存运动的认识上升到文化心理层面
B.梁启超由倡导君主立宪转变为民主共和,是历史的进步
C.《新民丛报》自此成为保皇派宣传君主立宪思想的重要平台
D.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关键在于国民政治觉悟尚未开启
6. 一位学者自述: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这位学者的行为最可能受到的影响是
A.鸦片战争前的程朱理学 B.晚清时期的中体西用说
C.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 D.文革时期的破旧立新说
7.有历史学家概叹:“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 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 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 这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发展资本主义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8.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说明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进步
9.2010年2月3日法律界网站登载题为“刘瑜:动什么,不能动宪法”的文章指出:“……罗斯福新政时期,是总统权力扩张最迅猛的时期。事实上,新政期间,总统权力的转型,也是社会治理方式转型的一个后果。”这里所说的“社会治理方式转型”指的是
A.向分权制衡型转变 B.向总统权力型转变
C.向社会福利型转变 D.向国家干预型转变
10.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12.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3. 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
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
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发动三大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提出抗日反蒋的主张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 找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14.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等区域集团化组织相继成立。对这些组织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区域集团化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是竞争加剧的结果
B.区域集团化组织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动,其负面影响较突出
C.经济全球化是建在共同市场上,区域集团化以相似社会制度为基础
D.现在经济全球化进展日趋缓慢,区域集团化组织有加速发展势头
15.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
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
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
16.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17. 《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因为:
A.达.芬奇成功的运用“圣像图”的画法
B.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
C.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
D.它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的力量,表现人性的美
18. 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层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具体表现在
A.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B.工业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9. 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播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请依据大国崛起的相关史实在空格处填入正确的内容
A.开辟新航路 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C.发动鸦片战争 D.建立福利国家
20.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21、下列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是
A、傩戏的形成 B、南戏的出现 C、元杂剧的出现 D、京剧的形成
22.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是世界主要经济区域都必将发生的历史过程。从这一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
A.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 B.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D.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23. “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这段话的主旨是
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
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4.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呈现
A.五极世界格局 B.巨人主宰的迹象
C.多极化趋势 D.经济多样化特征
25. 据粗略统计,清末赴某国留学人数:1901年为274人,1903年为1,300人,至废科举的1905年则猛增到8,000人,翌年更是达到12,000人。以上材料中的某国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26.(17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回答以下问题:
(1)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什么是中国的文化名片?谁是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于是某班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认为把孔子中国的作为文化形象符号代表。可是有一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代表当时的统治阶级的利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的思想。因此并不同意。请回答: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开始于哪个朝代?哪些人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你对这一同学的观点怎么看?请加以辨析。(8分)
(2)〔材料一〕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和3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系统地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明确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而不是一个暂时性方针。文革十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落实双百方针,中国文艺再次呈现丰富多彩的繁荣局面。
回答: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内容、意义、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什么经验教训。(9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 (在广东佛山罗定)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20余板则利嬴,得8、9板则缩。
——摘自屈大钧:《广东新语卷·15》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四大城市繁荣与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2)你认为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生产状态属于什么性质?说说你的理由。(4分)
(3)结合材料一、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2分)
(4)材料三中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据材料分析他的论据是什么?除此以外,你认为明清时期阻碍工商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最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9分)
此题为选做题,考生任选其一作答。(15分)
28.【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7年二三月间,日本分别同英、法、俄、意达成秘密协议:日本支持中国参战,四国应允在战后和会上支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日本自恃有此保证,估计中国参战也不可能收回山东。同时,它还试图以中日为盟国的方式,控制中国的财政与军事。
——《国际关系史 第三卷(1871——1918)》
材料二 1943年1月11日上下午,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缔结了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约。两个条约都规定,现行中国与美英的条约中,凡授权美英政府或其代表管辖其在华人民之一切条款,均予撤销作废;废除1901年在北京签订的议定书,终止该议定书给予美英的一切权利;交还北平使馆界的行政与管理权;终止美英在上海、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交还天津、广州英租界;……英国放弃要求中国任用英籍海关总税务司之特权。
——《国际关系史 第六卷(1939——1945)》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巴黎和会上的日本是否达到了目的?中国方面的反应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约签订的原因有哪些?对中国有何
影响?(11分)
2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 员……
(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2)……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3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两个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 (3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雅典和秦国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 (6分)
高三历史期中试卷答案
答案
26.(1) 西汉、汉武帝、董仲舒(3分)这一同学的观点是不可取的,我们不能因为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代表了封建的思想就加以完全的否定。孔子可以被列为中国的文化符号有以下依据:①政治思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②教学原则:有教无类;③教学思想:因材施教;④教学方法:实事求是、温习、学思结合;⑤孔子思想经历代学者发扬和统治者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⑥孔子被尊为圣人,受到后世的敬仰。(言之成理即可给分)(5分)
3.教训: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在这三个关系中,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3分)
27. 答案:(1)原因: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地处交通要冲。(3分)
(2)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理由:规模大;有分工;生产以出售产品赢利为目的。(4分)
(3)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分)
2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达到目的:巴黎和会上英、法等国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中国爆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分)
(2)中国艰苦抗战,牵制了日本大部分兵力;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反法西
斯统一战线的建立;英美需要中国继续合作抗战。(8分)废除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增强了
中华民族的抗战信心。(3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梭轮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异同比较。第(1)问根据材料归纳二者改革的相同点,第(2)问考察对于相同问题的不同改革措施,第(3)问考察各自的影响,根据材料出现的信息点和二者改革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3分)
(3)对雅典: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一定程度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1分,答到其中一点即得1分)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1分)促进了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1分)
对秦国: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打下了基础;(1分)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促 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统一打下了基础。(2分,任答其中两点得2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1. What does the man probably do
A. A taxi driver B. A bus driver C. A truck driver
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hospital B. In a restaurant C. At a post office
3. What will the man do tomorrow
A. Watch TV B. Have a rest C. Make a investigation
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won’t have an interview. B. She doesn’t know what to do.
C. She doesn’t worry about getting a job.
5.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woman
A. She likes making rules. B. She hasn’t finished her work.
C. She will go out for play at onc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第6段材料,回答6至7题。
6. On which day will the man get to Sunshine Hotel
A. March 20th B. March 21st C. March 22nd
7. What kind of room does the man prefer
A. A non-smoking room B. A smoking room.
C. A room with no tax.
听第7段材料,回答8至9题。
8.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police station. B. On the street
C. In a court
9. What happened to the man
A. He lost his ticket. B. His license was taken away.
C. He was fined some money.
听第8段材料,回答10至12题。
10.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now
A. She is learning Japanese. B. She is playing games.
C. She is watching TV.
1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likes watching TV. B. She can speak Japanese.
C. She isn’t interested in English movies.
12.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 At 5:45 B. At 6:15 C. At 6:30
听第9段材料,回答13至16题。
13.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t the shop
A. Giving a hand B. Doing shopping
C. Doing a part-time job.
14. How does the man go to work
A. On foot B. By bus C. By bike.
1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has enough money to buy a dear bike. B. He always enjoys riding a bike
C. He will buy a cheap and good bike.
16.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the man
A. Appearance B. Price C. Comfort
听第10段材料,回答17至20题。
17. Which place will be visited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tour to Utah
A. Temple Square B. Arches National Park C. Little Wild Horse Canyon
18. What activity will be done on the backpacking trip
A. Cycling B. Rafting C. Studying ancient history
19. What does the price of the tour package include
A. All transportation fees B. Entrance fees and meals
C. Equipment for the hiking adventure
20. When is the best time to make the reservation
A. To reserve thirteen days ahead of time B. To reserve thirty days ahead of time
C. To reserve three days ahead of time.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In sport what really is not the winning but the playing.
A. is counted B. counts C. is numbered D. accounts[]
22. Hetty shows great interest in this poem, but she thought it boring she read it.
A. at the first time B. the first time
C. for the first time D. at first
23. He did not regret saying what he did but felt that he _____ it differently.
A. could express B. would express
C. could have expressed D. must have expressed
24. Jack, _____ to Li Yuchun’s concert enjoyed it very much.
A. I went with B. I went with him
C. with who I went D. with whom I went
25. --- This skirt caught on last year.
--- I think it still looks beautiful _____ it has gone out this year.
A. as if B. so that C. even though D. ever since
26. It’s hard to make friends with Vivian, but the friendship of her, ______, is more trustworthy than any other’s.
A. when to gain B. once gained
C. once gaining D. while gaining
27. Hockey is a popular sport in Northern Europe with its history _____ to the 19th century.
A. dates back B. dated back
C. to date back D. dating back
28. --- I’ve got to do my homework tonight.[]
--- What I _____ you had finished it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A. think B. thought C. am thinking D. have thought
29. In the competition she _____ the judges with both knowledge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 and eventually won the championship.
A. defeated B. attracted C. overcame D. impressed
30. Greeting a person in the UK is different from greeting _____ in Japan.
A. it B. the one C. that D. one
31. Was it with the help of Lily, _____ was the boss of the company, ______ you got the job
A. that; that B. who; that C. who; who D. that; where
32. ______ for the free ticket, we would not have gone to the films so often.
A. If it is not B. Were it not
C. Had it not been D. If there were to[]
33. There he pointed to ______ looked like a stone and said that was ______ you had to carry home.
A. that; that B. as; which C. what; what D. which; what
34. She did not allow her failure in the exam to discourage her. ______, she began to work even harder than before.
A. In addition B. In conclusion
C. On the whole D. On the contrary
35. Lin Xiang will go to Paris for a visit on behalf of all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Beijing, so it will be a long time______ we can see him again.
A. before B. until C. since D. after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I was a typical “ I can’t” child. Whatever my mother told or asked me to do was immediately __36__ by my whining(哭嚷), “I can’t. ” __37__ ,very few goals that I set out to accomplish were ever completed.
One evening, my mother called me into her room where she was reading an article in the TV Guide. On the __38__ was a photo of Marlo Thomas who was currently__39__. Many children liked her. Mother knew Marlo was one of my favorite stars. “ I __40__ you to read this article,” Mother began. “ It’s about Marlo. She tells how a(an) __41__ poem that she was ordered to learn by her father __42__ her life. She went from saying “ I can’t” to “ I can!” and eventually restructured her career by __43__the principles in the poem. ”
I took the magazine from Mother __44__ and looked down at the page. On the page was the poem my mother had __45_ of; a simple poem entitled(取名为) “ I can.” “ I want you to __46__that poem, ” Mother said firmly.
“Mamaaaaa, I can’t learn that poem. It’s too long.” “It’s not too long. I _47_you can learn it. I’m sure. You must know it _48_ by this time tomorrow.”
I trudged(步履沉重的走) my way back to my bedroom with the magazine__49__ held in my right hand. With a heavy __50__ , I immediately fell back __51__ the back of my armchair and began my task.
“ Can’t is a word that is a(an) __52__ to ambition. It is---” I began. I repeated the __53_ again and again until it held firm in my heart. I continued the process until the following __54__. I proudly recited the poem that has continued to be my motto.
Marlo did not know me, __55__ her story forever changed my life.
36. A. followed B. returned C. accepted D. matched
37. A. Besides B. Therefore C. Otherwise D. However
38. A. wall B. table C. TV D. cover
39. A. popular B. lucky C. rich D. active
40. A. advise B. want C. force D. beg
41. A. interesting B. long C. simple D. beautiful
42. A. ruined B. improved C. lightened D. changed
43. A. learning B. believing C. understanding D. recognizing
44. A. gently B. unwillingly C. happily D. suddenly
45. A. thought B. heard C. spoken D. complained
46. A. read B. copy C. forget D. remember
47. A. guess B. know C. doubt D. hope
48. A. perfectly B. briefly C. gradually D. quickly
49. A. tightly B. easily C. loosely D. carefully
50. A. head B. bag C. heart D. body
51. A. on B. in C. above D. against
52. A. enemy B. companion C. friend D. assistant
53. A. word B. line C. title D. sentence
54. A. morning B. afternoon C. night D. evening
55. A. or B. so C. but D. because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American cities are similar to other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In every country, cities reflect the values of the culture, American cities are changing, just as American society is changing.
After World War II, the population of most large American cities decreased; however, the population in many Sun Belt cities increased. Los Angeles and Houston are cities where population shifts(转移)to and from the city reflect the changing values of American society. In the late 1940s and early 1950s, city residents(居民) became wealthier. They had more children so they needed more space. They moved out of their apartments in the city to buy their own homes. They bought houses in the suburbs.
Now things are changing. The children of the people who left the cities in the 1950s are now adults. Many, unlike their parents, want to live in the cities. They continue to move to Sun Belt cities and older ones of the Northeast and Midwest. Many young professionals are moving back into the city. They prefer the city to the suburbs because their jobs are there; or they just enjoy the excitement and possibilities that the city offers.
This population shift is bringing problems as well as benefits. Countless poor people must leave their apartments in the city because the owners want to sell the buildings or make apartments for sale instead of for rent. In the 1950s, many poor people did not have enough money to move to the suburbs; now many of these same people do not have enough money to stay in the cities.
Only a few years ago, people thought that the older American cities were dying. Some city residents now see a bright, new future. Others see only problems and conflicts. One thing is sure: many dying cities are alive again.
56.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cities all over the world
A. They are alive B. They are hopeless
C. They are similar D .They are different[]
57. Why did American city residents want to live in the suburbs after World War II
A. Because older American cities were dying
B. Because they were richer and needed more space
C. Because cities contained the worst parts of society
D. Because they could hardly afford to live in the city
58. According to the 4th paragraph, a great many poor people in American cities .
A. are faced with housing problems B. are forced to move to the suburbs
C. want to sell their buildings D. need more money for daily expenses
59. We can conclude from the text that .
A. American cities are changing for the worse
B. people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American cities
C. many people are now moving from American cities
D. the population is decreasing in older American cities
B
Love, success, happiness, family and freedom—how important are these values to you Here is one interview which explores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s in life.
Question: Could you introduce yourself first
Answer: My name is Misbah, 27 years old. I was born in a war-torn area. Right now I’m a web designer.
Q: What are your great memories
A: My parents used to take us to hunt birds, climb tress, and play in the fields. For me it was like a holiday, because we were going to have fun all day long. Those are my great memories.
Q: Does your childhood mean a lot to you
A: Yes. As life was very hard, I used to work to help bring money in for the family. I spent my childhood working, with responsibilities beyond my age. However, it taught me to deal with problems all alone. I learnt to be independent.
Q: What changes would you like to make in your life
A: If I could change something in my life, I’d change it so that my childhood could have taken place in another area. I would have loved to live with my family in freedom. Who cares whether we have much money, or whether we have a beautiful house It doesn’t matter as long as I can live with my family and we are safe.
Q: How do you get along with your parents
A: My parents supported me until I came of age. I want to give back what I’ve got. That’s our way. But I am working in another city. My only contact with my parents now is through the phone, but I hate using it. It filters(过滤) out your emotion and leaves your voice only. My deepest feelings should be passed through sight, hearing and touch.
60. In Misbah’s childhood, .
A. he was free from worry B. he liked 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C. he was fond of getting close to nature D. he often spent holidays with his family
61. What did Misbah desire most in his childhood
A. A colorful life B. A beautiful house
C. Peace and freedom D. Money for his family
62. How would Misbah prefer to communicate with his parents
A. By chatting on the Internet B. By calling them sometimes
C. By paying weekly visits D. By writing them letters
63. If there were only one question left, what would it most probably be
A. What was your childhood dream
B. What is your biggest achievement
C. What is your parents’ view of you []
D. What was your hardest experience in the war
C
Food sometimes gets poisoned with harmful things. A person who eats such food can get an illness called food poisoning. Food poisoning is usually not serious, but some types are deadly. The symptoms of food poisoning usually begin within hours of eating the poisoned food. Fev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Certain microorganisms(微生物) cause most types of food poisoning. Bacteria and other microorganisms can poison eggs, meat, vegetables, and many other foods. After entering the body, these tiny living things release poisons that make people sick.
Some chemicals can also cause food poisoning. They are often added to food while it is being grown, processed, or prepared. For example, many farmers spray chemicals on crops to kill weeds and insects. Some people may have a bad reaction to those chemicals when they eat the crops.
Some plants and animals contain natural poisons that are harmful to people. These include certain kinds of seafood, grains, nuts, seeds, beans, and mushrooms.
When people handle food properly, the risk of food poisoning is very small. Microorganisms multiply rapidly in dirty places and in warm temperatures. This means that people should never touch food with dirty hands or put food on unwashed surfaces. Food should be kept in a refrigerator to stop microorganisms from growing. Meat needs to be cooked thoroughly to kill any dangerous microorganisms. People should also wash food covered with chemicals before eating it. Finally, people should not eat wild mushrooms or other foods that grow in the wild. Some of these foods may contain natural materials that are poisonous to humans. In addition, some types of fish can be poisonous.
Most people recover from food poisoning after a few day of resting and drinking extra water. If people eat natural poisons, they must go to the hospital right away to have their stomachs emptied.
64.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 Food when poisoned can make people sick B. Food poisoning means death
C. Food poisoning comes in varieties D. Food poisoning can be serious
65.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symptoms of food poisoning .
A. are always accompanied by a fever B. are too common to be noted
C. can be noticed within hours D. can be ignored
66. Food poisoning can be caused by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
A. Some chemicals B. low temperatures
C. some tiny living things D. certain natural materials
67. From Paragraph 5, we can learn that .
A. Mushrooms should not be eaten
B. vegetables are safer than meat and seafood
C. natural poisons are more dangerous than chemicals
D. different types of food should be handled differently
D
How I Turned to Be Optimistic
I began to grow up that winter night when my parents and I were returning from my aunt’s house, and my mother said that we might soon be leaving for America .We were on the bus then. I was crying, and some people on the bus were turning around to look at me. I remember that I could not bear the thought of never hearing again the radio program for school children to which I listened every morning.
I do not remember myself crying for this reason again. In fact, I think I cried very little when I was saying goodbye to my friends and relatives. When we were leaving I thought about all the places I was going to see-the strange and magical places I had known only from books and pictures. The country I was leaving never to come back was hardly in my head then.
The four years that followed 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optimism, but the idea did not come to me at once. For the first two years in New York I was really lost-having to study in three schools as a result of family moves. I did not quite know what I was or what I should be. Mother remarried, and things became even more complex for me. Some time passed before my stepfather and I got used to each other. I was often sad, and saw no end to “the hard times”.
My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family increased a lot since I knew English better than everyone else at home. I wrote letters, filled out forms, translated at interviews with Immigration officers, took my grandparents to the doctor and translated there, and even discussed telephone bills with company representatives.
From my experiences I have learned one important rule: almost all common trouble eventually go away! Something good is certain to happen in the end when you do not give up, and just wait a little! I believe that my life will turn out all right, even though it will not be that easy.
68 How did the author get to know America
A. From her relatives B. From her mother
C. From books and pictures D. From radio programs
69. Upon leaving for America the author felt .
A. confused B. excited C. worried D. amazed
70. For the first two years in New York, the author .
A. often lost her way B. did not think about her future
C. studied in three different schools D. got on well with her stepfather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选出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 Do you like yellow, orange, red 71 Do you prefer grays and blues Then you are probably quiet, shy, and you would rather follow than lead. You tend to be pessimist. At least, this is what psychologists tell us, and they should know, because they have been seriously studying the meaning of color preference, as well as the effect that colors have on human beings. 72 If you happen to love brown, you did so, as soon as you opened your eyes, or at least as soon as you could see clearly
73 A yellow room makes most people feel more cheerful and more relaxed than a dark green one; and a red dress brings warmth and cheer to the saddest winter day. 74 A black bridge over the Thames River, near London, used to be the scene of more suicides(自杀) than any other bridge in the area-until it was repainted green. The number of suicide attempts immediately fell sharply. Perhaps it would have fallen even more if the bridge had been done in pink or baby blue.
75 It is an established fact that factory workers work better, harder, and have fewer accidents when their machines are painted orange rather than black or gray.
A. On the other hand, black is depressing.
B. They tell us, among other facts, that we do not choose our favorite color as grow up—we are born with our preference.
C. The rooms are pained in different colors as you like.
D. If you do, you must be an optimist, a leader, an active person who enjoys life, people and excitement.
E. Light and bright colors make people not only happier but more active.
F. Life is like a picture or a poem, full of different colors.
G. Colors do influence our moods-there is no doubt about it.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词面画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的词。
A few days before, Miss Wang was going home by bikes. While she was riding in the street, she sudden saw a man with a knife in his hand and with his face covering with a piece of black cloth running towards her. The man had pulled her handbag out of the basket of her bike and ran away before she could find a person to turn for help. Luckily, she had the mobile phone in her pocket. She took it out, dialing 110 and told the police in which direction the man had run. She also told the police that the man was like. The police came five minutes later, but caught the man soon.
第二节 书面表达(共25分)
假如你是李华,现在在北京,想在这个暑假到美国San Francisco(旧金山)进行为期一周的旅行。由于是第一次去美国,出发前你向旅行社安排接待你的 White 夫妇写信咨询相关问题。请你按以下所给出的要点,给White夫妇写封信。
1. 询问San Francisco七月的气候,应准备什么类型的衣物。
2. 询问应携带现金(cash)还是信用卡(credit card), 是否需要在国内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3. 通知对方你于7月15日上午9:00 乘 CA983航班抵达San Francisco。
注意:
1. 词数:100 左右。 2. 短文要求包含以上要点,但不必逐条翻译;
2. 可以适当发挥,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Dear Mr. and Mrs. White,
It’s really my pleasure to make friends and spend my coming summer vacation with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Yours truly,
Li Hus
1----5 ABBCB 6----10 AABCC 11----15 CAABC 16----20 CACCA
21----25 BBCDC 26----30 BDBDD 31----35 BCCDA
改错:1. before---ago 2. bikes---bike 3. sudden---suddenly
   4. covering---covered 5. 去掉had 6. turn后加 to
   7. the---a 8. dialing---dialed 9. that---what 10. but---and
书面表达: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把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已知集合,,则 ( )
A.(0,2) B.[0,2] C.(0,2] D.{0,1,2}
2.在△ABC中,是角A、B、C成等差数列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充要条件
C.必要非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若,,,,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4.下列函数中,同时具有性质:(1)图象过点(0,1);(2)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3)是偶函数.这样的函数是 ( )
A.y=x3+1 B.y=log2(|x|+2) C.y=()|x| D.y=2|x|
5.设偶函数满足,则 ( )
A. B.
C. D.
6.定义行列式运算=. 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偶函数,则的最小值为 ( )
A. B. C. D.
7.若函数f(x)=x3+(1)x2-(2)x+3,则f(x)在点(0,f(0))处切线的倾斜角为( )
A. B. C. D.
8.函数y=sin2x+2cos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 ( )
A.最大值,最小值为- B.最大值为,最小值为-2
C.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 D.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
9.下列命题:
①若是定义在[-1,1]上的偶函数,且在[-1,0]上是增函数,,则
②若锐角、
③若
④要得到函数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A.1 B.2 C.3 D.4
10.的值为( )
A.0 B.2 C.2+2cos1 D.2-2cos1
11.已知,,且∥,则为( )
A. B. C.或 D.或
12.设是连续的偶函数,且当时是单调函数,则满足的所有之和为( )
A.-3 B.-8 C. 3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若,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4.已知3sin2+cos2=2, (cosA cosB≠0),则tanAtanB= .
15.关于x的方程(m+3)x2-4mx+2m-1=0的两根异号,且负数根的绝对值比正数根大,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16.在△ABC中,D为边BC上一点,BD=DC,ADB=120°,AD=2,若△ADC的面积为,则BAC=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试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值.
18.(本题满分12分)
(1)已知||=4,||=3,(2-3)·(2+)=61,求与的夹角θ;
(2)设=(2,5),=(3,1),=(6,3),在上是否存在点M,使,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4),
当2≤x≤6时,f(x)=()||+n,f(4)=31.
(1)求m,n的值;
(2)比较f(log3m)与f(log3n)的大小.
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tanA=,cosB=.
(1)求角C;
(2)若△ABC的最短边长是,求最长边的长.
21.(本小题满分12分)长沙市某棚户区改造建筑用地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经规划调研确定,棚改规划建筑用地区域近似地为半径是R的圆面.该圆面的内接四边形ABCD是原棚户建筑用地,测量可知边界AB=AD=4万米,
BC=6万米,CD=2万米.
(1)请计算原棚户区建筑用地ABCD的面积及圆面的半径R的值;
(2)因地理条件的限制,边界AD、DC不能变更,而边界AB、BC可以调整,为了提高棚户区改造建筑用地的利用率,请在圆弧ABC上设计一点P;使得棚户区改造的新建筑用地APCD的面积最大,并求最大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x2-3x+3)ex的定义域为[-2,t](t>-2),
设f(-2)=m,f(t)=n.
(1)试确定t的取值范围,使得函数f(x)在[-2,t]上为单调函数;
(2)求证:n>m;
(3)若t为自然数,则当t取哪些值时,方程f(x)-m=0(m∈R)在[-2,t]上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并求出相应的实数m的取值范围.
高三数学(理科)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把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 14.
15. -317.(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试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值.
解: ……2分
…………………………4分
18.(本题满分12分)
(1)已知||=4,||=3,(2-3)·(2+)=61,求与的夹角θ;
(2)设=(2,5),=(3,1),=(6,3),在上是否存在点M,使,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2-3)·(2+)=61,∴… 2分
又||=4,||=3,∴·=-6.…………………………………………4分.
………………………………………………5分
∴θ=120°.………………………………………………………………6分
(2)设存在点M,且
…………………………8分
…………………10分
∴存在M(2,1)或满足题意.……………………12分
19.(本小题满分14分)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4),当2≤x≤6时,f(x)=
()||+n,f(4)=31.
(1)求m,n的值;
(2)比较f(log3m)与f(log3n)的大小.
解:(1)因为函数f(x)在R上满足f(x)=f(x+4),
所以4是函数f(x)的一个周期.
=()(log34)+30. ………………………………………………8分
又因为3f(log3n)
==………………………………10分
因为
()(log34)+30<
所以f(log3m) 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tanA=,cosB=.
(1)求角C;
(2)若△ABC的最短边长是,求最长边的长.
解:(1)∵tanA=,
又C∈(0,π),∴C=π. …………………………6分
(2)∵sinA=>sinB=,
∴A>B,即a>b,
∴b最小,c最大,…………………………9分
由正弦定理得=,
得c=·b=·=5. …………………………12分
21 (本小题满分14分)长沙市某棚户区改造建筑用地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经规划调研确定,棚改规划建筑用地区域近似地为半径是R的圆面.该圆面的内接四边形ABCD是原棚户建筑用地,测量可知边界AB=AD=4万米,
BC=6万米,CD=2万米.
(1)请计算原棚户区建筑用地ABCD的面积及圆面的半径R的值;
(2)因地理条件的限制,边界AD、DC不能变更,而边界AB、BC可以调整,为了提高棚户区改造建筑用地的利用率,请在圆弧ABC上设计一点P;使得棚户区改造的新建筑用地APCD的面积最大,并求最大值.
解:(1)因为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
所以∠ABC+∠ADC=180°,连接AC,由余弦定理:
AC2=42+62-2×4×6×cos∠ABC
=42+22-2×2×4cos∠ADC.
所以cos∠ABC=,∵∠ABC∈(0,π),
故∠ABC=60°.
S四边形ABCD=×4×6×sin60°+×2×4×sin120°
=8(万平方米).…………………………………………3分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
AC2=AB2+BC2-2AB·BC·cos∠ABC
∴R=(万米) ………………………………………………6分
(2)∵S四边形APCD=S△ADC+S△APC,
又S△ADC=AD·CD·sin120°=2,
设AP=x,CP=y.
则S△APC=xy·sin60°=xy. ……………………………8分
又由余弦定理AC2=x2+y2-2xycos60°
=x2+y2-xy=28.
∴x2+y2-xy≥2xy-xy=xy.
∴xy≤28,当且仅当x=y时取等号……………………10分
∴S四边形APCD=2+xy≤2+×28=9,
∴最大面积为9万平方米.………………………………12分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x2-3x+3) ·ex定义域为[-2,t]
(t>-2),设f(-2)=m,f(t)=n.
(1)试确定t的取值范围,使得函数f(x)在[-2,t]上为单调函数;
(2)求证:n>m;
(3)若t为自然数,则当t取哪些值时,方程f(x)-m=0(m∈R)在[-2,t]上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并求出相应的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1)因为f′(x)=(x2-3x+3)·ex+(2x-3)·ex=x(x-1)·ex,……1分
由f′(x)>0 x>1或x<0;由f′(x)<0 0所以f(x)在(-∞,0),(1,+∞)上单调递增,在(0,1)上单调递减,
欲使f(x)在[-2,t]上为单调函数,则-2(2)因为f(x)在(-∞,0),(1,+∞)上单调递增,在(0,1)上单调递减,所以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f(1)=e.
又f(-2)=因为f(-2)=,f(0)=3,f(1)=e,f(2)=e2,且f(t)≥f(2)=e2>3=f(0),
因而f(-2)所以f(1)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e,3). ………………………………………………12分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把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已知集合,,则 ( )
A.(0,2) B.[0,2] C.{0,2} D.{0,1,2}
2. 在△ABC中,是角A、B、C成等差数列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充要条件
C.必要非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是函数的零点,若,则的值满足( )
A. B. C. D.的符号不确定
4.下列函数中,同时具有性质:(1)图象过点(0,1);(2)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3)是偶函数.这样的函数是 ( )
A.y=x3+1 B.y=log2(|x|+2) C.y=()|x| D.y=2|x|
5.函数图象如图,则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A. B. C. D.
6.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z=2x+3y的最小值为( )
A.6 B.7 C.8 D.23
7.设数列中,, (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C. D.
8.函数y=sin2x + 2cos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 )
A.最大值,最小值为- B.最大值为,最小值为-2
C.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 D.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
9.已知,则( )
A. B. C. D.
10.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则; ④若,则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1.已知,,且∥,则为( )
A. 或 B. C.或 D.
12. 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 已知x , y都是正数 , 且则的最小值等于 .
14. 在数列中,,且,则当前n项和取最小值时,n的取值为 .
15. 设,若当时,取得极大值,时,取得极小值,则的取值范围是 .
16. 若,恒成立,则得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试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值.
18.(本题满分12分)(Ⅰ)已知||=4,||=3,(2-3)·(2+)=61,求与的夹角θ;
(Ⅱ)设=(2,5),=(3,1),=(6,3),在上是否存在点M,使,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本题满分12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
tanA=,cosB=.
(Ⅰ)求角C;
(Ⅱ)若△ABC的最短边长是,求最长边的长.
20.(本题满分12分)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是奇函数.
(I)求的值;
(II)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和中,数列的前项和记为. 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点在函数的图象上.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的前项和 .
22.(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若函数的图象在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求实数的值;
(Ⅱ)设函数,对满足的一切的值,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Ⅲ)当时,请问:是否存在整数的值,使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若存在,求出整数的值;否则,请说明理由.
高三数学(文科)期中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把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已知集合,,则 ( D )
A.(0,2) B.[0,2] C.{0,2} D.{0,1,2}
2.在△ABC中,是角A、B、C成等差数列的 ( B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充要条件
C.必要非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是函数的零点,若,则的值满足( C )
A. B. C. D.的符号不确定
4.下列函数中,同时具有性质:(1)图象过点(0,1);(2)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3)是偶函数.这样的函数是 ( C )
A.y=x3+1 B.y=log2(|x|+2) C.y=()|x| D.y=2|x|
7.设数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 (D )
A.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D.
8.函数y=sin2x+2cos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B )
A.最大值,最小值为- B.最大值为,最小值为-2
C.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 D.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
9.已知,则( C )
A. B. C. D.
10.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则; ④若,则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C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1.已知,,且∥,则为( A )
A. 或 B. C.或 D.
12. 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 已知x , y都是正数 , 且则的最小值等于 __________
14. 在数列中,,且,则当前n项和取最小值时,n的取值为 21或22 _____.
15. 设,若当时,取得极大值,时,取得极小值,则的取值范围是 .
16. 若,恒成立,则得范围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试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值.
解: …(2分)………………(4分)
当>0时,,
解得,……………………………………………………………(6分)
从而, ,
T=,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5;……………………………(7分)
当m<0时, 解得,…………………………(9分)
从而,,T=,最大值为,
最小为.………………………………………………(10分)
18.(Ⅰ)已知||=4,||=3,(2-3)·(2+)=61,求与的夹角θ;
(Ⅱ)设=(2,5),=(3,1),=(6,3),在上是否存在点M,使,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Ⅰ)∵(2-3)·(2+)=61,∴…(2分)
又||=4,||=3,∴·=-6.…………………………………(4分).
………………………………………………(5分)
∴θ=120°.………………………………………………………(6分)
(Ⅱ)设存在点M,且
…………………………(8分)
∴存在M(2,1)或满足题意.……………………(12分).
19. (本题满分12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
tanA=,cosB=.
(Ⅰ)求角C;
(Ⅱ)若△ABC的最短边长是,求最长边的长.
解:(Ⅰ)∵tanA=,
∴A为锐角,则cosA=,sinA=. …………………………(2分)
又cosB=,∴B为锐角,则sinB=,…………………………(4分)
∴cosC=-cos(A+B)=-cosAcosB+sinAsinB
=-×+×=-.…………………………(5分)
又C∈(0,π),∴C=π. …………………………(6分)
(Ⅱ)∵sinA=>sinB=,
∴A>B,即a>b,
∴b最小,c最大,…………………………(9分)
由正弦定理得=
得c=·b=·=5. …………………………(12分)
20. (本题满分12分)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是奇函数.
(I)求的值;
(II)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解(I)因为是R上的奇函数,
所以………………………………(2分).
从而有
又由,解得…………(6分).
(II)由(I)知
由上式易知在R上为减函数,又因是奇函数,从而不等式(7分)
等价于 …………(9分)
因是R上的减函数,由上式推得…………(10分)
即对一切从而……(12分)
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和中,数列的前项和记为. 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点在函数的图象上.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的前项和 .
解:(Ⅰ)由已知得 .........(1分)
当时,; .............(3分)
又当时,,符合上式 ............(4分)
.........(5分)
(Ⅱ)由已知得
............(7分) ..........(8分)
两式相减可得
............(12分)
22.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若函数的图象在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求实数的值;
(Ⅱ)设函数,对满足的一切的值,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Ⅲ)当时,请问:是否存在整数的值,使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若存在,求出整数的值;否则,请说明理由.
解:(Ⅰ) ..........(1分)
且由已知得: ........(2分)
...........(3分)
解得: ......................(6分)
(Ⅲ)存在 ........................(7分)
理由如下: 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即为函数的图象与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1)若,则,在实数集R上单调递增
此时,函数的图象与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8分)
(2)若,则 ..........(9分)
列表如下:
+ 0 0
-2
3
y
x
0
x
y
1
1
0
A
x
y
1
-1
0
B
x
x
y
y
1
1
1
1
0
0
C
D
x
y
1
1
0
A
x
y
1
-1
0
B
x
x
y
y
1
1
1
1
0
0
C
D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40*1.5=60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由碳元素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可形成链式或环式结构。在一个形成环式结构的二十三肽化合物中,肽键有22个
B胆固醇属于细胞中的脂质化合物,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C连接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和连接核糖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是相同的
D植物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故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顶芽分生细胞生长素合成酶的活性低
B神经细胞兴奋部位钠离子大量内流
C癌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D人体唾液腺细胞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更新速度较快
3右图示根尖的结构及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a和b区细胞细胞
B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区细胞
C只有b区细胞具有全能性 D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4能够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实验是( )
A用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
B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D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
5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中,有ATP的分解,但不能合成ATP的部位只有叶绿体基质
B在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二氧化碳的固定、蛋白质的合成等生化反应中,一定是在细胞器中完成的是蛋白质的合成
C在mRNA、ATP合成酶和RNA聚合酶等物质中,不能通过核孔的是ATP合成酶
D在细胞的吸能反应、放能反应和突触释放递质的过程中,能使ADP/ATP的比值增大的是放能反应。
6在密闭、透光的玻璃钟罩内,放着一株盆栽棉花。右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钟罩内某物质的变化曲线。该曲线可以表示( )
A一昼夜中,棉花呼吸强度的变化 B一昼夜中,棉花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
C一昼夜中,钟罩内氧气浓度的变化 D一昼夜中,钟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7在上海世博会E片区,是以英国贝丁顿“零耗能”社区为原型的“世博零碳馆”。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的能源,不需要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零碳管”房顶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将参与暗反应合成有机物
B碳在叶肉细胞内的转化途径为: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丙酮酸---二氧化碳
C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都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D生物圈中生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8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当该生物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了abb的精子,产生此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的结果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的结果
9人类中有一种性别畸形,XYY个体,外貌像男性,有的智力差,有的智力高于一般人。据说这种人常有反社会行为,富攻击性,在犯人中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但无定论。有生育能力,2n=47.假如有一个XYY男性与一正常女性结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男性产生的精子有X、Y和XY三种类型
B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XYY孩子的几率为1/2
C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性别畸形的几率为1/2
D所生育的后代智力都低于一般人
10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生物学发展史中,有很多著名的生物学实验,不断推动着生物学科的发展。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结果及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使人们开始关注DNA的结构和功能
B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对母本豌豆进行去雄是必要的
C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D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研究阶段
11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 而根尖则不能。
12下列关于细胞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细胞的增殖、分化、坏死、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C细胞分裂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生理过程,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期重要作用
13成年哺乳动物脑的“脑室下区”存在神经干细胞(NSC),可分化产生新的神经细胞。NSC细胞膜上有一种被称为Notch的信号通道,此通道被激活后可以通过控制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控NSC自我更新。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NSC 属于胚胎干细胞的一种,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激活Notch有助于治疗脑部创伤
C NSC增殖过程中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的活动最为活跃
D Notch信号通道调控动物激素调节
14分析下列甲、乙、丙三图,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甲曲线表示的是喜阴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则喜阳植物的曲线与此比较,b点向左移,c点向左移
B在图乙中光照强度相同时,t2摄氏度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大
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类胡萝卜素
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最好选用紫色的塑料大棚
1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并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16酒精是在生物实验中常用试剂之一,下列有关酒精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在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脂肪颗粒的实验中,用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B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用酒精溶液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
C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酒精作有机溶剂分离色素
D在观察空腔上皮细胞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用酒精水解细胞以利于染色剂进入
17以下关于实验材料选择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选择豌豆做杂交实验是因为豌豆为闭花受粉的作物,易获得纯种
B选择蛋清或豆浆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是因为其富含蛋白质而且不干扰显色反应
C选择根尖分生区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是因为该区细胞容易染色
D选择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作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是因为紫色液泡便于观察
18下列实验中,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的是( )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②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③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④恩格尔曼用水绵观察光合作用的场所⑤观察黑藻叶片中叶绿体的形态和细胞质流动⑥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A ②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⑥
1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有所不同
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
C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的化学成分相同,只是个别物质的浓度不同
D制取细胞膜和提取DNA都可以用鸡血作为实验材料
20实验材料的选择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材料选对就是成功的一半。下面有关洋葱作为实验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皮细胞大,容易观察,可用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B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可用于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C洋葱鳞片叶可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
D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21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者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
B二者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
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同时起作用
D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2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表现型个体占的比例为( )
A 1/3 B 1/4 C 1/9 D 1/16
23等位基因中,不同基因控制着不同性状(如豌豆中,D基因控制高茎,d基因控制矮茎),这是因为( )
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不同 B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
C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个体发育的过程稍有不同
24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 )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杂合子自交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
C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D 2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5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精原细胞到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DNA复制、基因加倍、染色体加倍
B精原细胞的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精原细胞通过两次减数分裂产生精子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6下列有关人体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联会
B精细胞形成精子时失去了大部分的细胞质
C次级卵母细胞形成时已决定了卵细胞的基因组合
D性激素在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7具有n对相对性状(由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个亲本(均为纯合子)杂交,其F1在进行减数分裂中产生的雄配子种类数与F2
A所结种子的种皮基因型种类数相同 B所结果实的果皮基因型种类数相同
C所结种子的胚基因型种类数相同 D植物体的表现型种类数相同
28图1是某种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局部),三个细胞来自同一动物个体;图2是该动物在某种细胞分裂全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图2中的bc段只能对应图1中得乙细胞
C m所代表的数值是“1”或“2”
D cd段细胞内的DNA分子数为4m
29果蝇的红眼(R)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r),下列有关这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杂合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红眼:白眼的比例为3:1,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
C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
D纯合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所得F1相互交配得F2,则F2代所产生的卵和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依次是3:1和1:1
30如右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控制白眼与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
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
D该染色体上的碱基数A=T,G=C
31如右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双胞胎,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1、2号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
C若3、4号为异卵双生,则二者基因相同的概率为4/9
D若3、4号为同卵双生,则二者性状差异来自基因重组
32已知某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为了鉴定所研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不能用下列哪种杂交方法( )
A隐性雌个体与显性雄个体交配
B隐性雌个体或杂合显性雌个体与(纯合)显性雄个体杂交
C显性雌个体与隐性雄个体杂交
D杂合显性雌个体与(杂合)显性雄个体杂交
33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内含有10个DNA分子。下列绝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是5条或10条
34果蝇的受精卵有8个染色体,其中4个来自母本,4个来自父本。当受精卵发育成成虫,成虫又开始产生配子时,下面关于其中一个配子中染色体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4个来自父本或4个来自母本 B 2个来自父本,2个来自母本
C 1个来自一个亲本,另3个来自另一个亲本 D都有可能
35已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关于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
B果蝇的体细胞只含有一个基因
C果蝇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同时来自父方,也可同时来自母方
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
36以下哪种基因型的生物肯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
A WW B Th C YyRr D AABB
37 a和b是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
A a是正常体细胞,b是出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
B 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出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C 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 a处于有丝分裂中心体相互分离时,b是处于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
38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
A WwDd*wwdd B WWdd*WWdd C WwDd*wwDD D WwDd*WWDD
39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
A三黑一白 B全部黑色 C二黑二白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40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
A 9:3:3:1 B 1:1:1:1 C 3:1:3:1 D 3:1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2分)某人利用小球藻为实验材料做了下列两组实验,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小球藻在适宜条件下繁殖很快,在相同培养液中,以图甲中的装置(a)和(b)分别培养小球藻(抽去空气),将两个装置都放在阳光下,观察最初的变化:
与装置(a)相比,装置(b)的C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的变化是_________(较快、较慢) (2分),其原因是D瓶中的__________(2分)
实验二:如果用图乙装置即E试管和F试管敞口培养小球藻,E试管用完全营养液,F试管用除去镁元素的完全培养液,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绘制曲线如图丙,据图回答:
(2)分析E曲线中P、Q两点净氧量及产生的原因:P点净氧量______(小于、等于、大于)零(2分),因为________(2分),Q点净氧量等于零,原因是此时小球藻细胞______________。(2分)
(3)造成E、F两试管净氧量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分),所以两试管中的净氧量有明显差异。
2(8分)荠菜(2n=32)是一年生植物 ,果实的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两种纯合类型的荠菜杂交,F1全是三角形,用F1与纯合卵圆形品种做了如下2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F1*卵圆形,F2中三角形:卵圆形=3:1
实验2: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三角形:卵圆形=15: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荠菜果形的遗传受_____对基因控制 ,且遵循______定律。(共2分)
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三角形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2分)
让实验1得到的F2全部植株继续与卵圆形品种杂交,则理论上,F2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___。(2分)
(4)个别荠菜植株的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会缺失一条,这种植株称为单体,荠菜单体具有正常的生活力和一定的繁殖能力。这种单体植株是由正常配子与染色体数为_______条的异常配子结合发育形成的。(2分)
3(12分)为了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某医生向学员分析讲解了下列有关白化病和色盲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如下图)。设该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为a,色盲的致病基因为b,请回答:
写出下列可能的基因型:
Ⅲ9______________(2分)Ⅲ10______________(2分)
若Ⅲ8与Ⅲ10结婚,生育的子女中只患白化病或色盲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2分);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2分)
若Ⅲ9和Ⅲ7结婚,子女可能患的遗传病是_____________(2分),发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2分)
4(8分)科学家研究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表示为XBYB 、XBYb 、XbY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能表示为XBY。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测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完成推断过程。
实验方法:首先选用纯种黑腹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雌雄两亲本的表现型依次为________、(2分)__________。(2分)
预测结果: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2分)则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_(2分),则此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高三生物期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1)较慢 乳酸菌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小球藻光合作用速率减慢
(2)小于 P点光照强度为零,小球藻只进行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吸收的氧气量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3)F试管中缺乏镁元素,叶绿素不能合成,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产氧量比E试管中的少
3(1)aaXBXb或aaXBXB AAXbY或AaXbY
(2)5/12 1/12
(3)白化病、色盲 5/12考试时间 90分钟 总分 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读下面等值线图,若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为等高线图,则①②两处,
泥石流多发生在①处
B.若为等压线图,则①为高压脊.②为低压槽
C.若为等温线图,则①处为暖流.②处为寒流
D.若为等压线图,白天风向:由①吹向②
右图是《我国某河流流量随月份变化示意图》,请判断2-3题。
2.有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至少有二种补给来源
B.该河最多有三种补给来源
C.①时期华北地区干旱多风沙
D.②时期长江中下游阴雨连绵
3.图中①和②两种水源补给时,③这种补给量有所减少,其原因是
A.河水面较高的缘故 B.河水面较低的缘故
C.大量抽取地下水的缘故 D.地面下沉的缘故
右图为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请判定4-5题。
4.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5.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读某海域海陆轮廓图,回答6-8题
6.若某船在M点海域遭遇海盗,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理论上往什么方向航行能更快脱离险境?
A.东 B.西 C.东南 D.西北
7.根据板块构造学说 ,M.N两地分别在
A.生长边界.非洲板块 B.消亡边界.印度板块
C.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D.印度板块.非洲板块
8.E处为北半球距离赤道最近的沙漠,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势及季风环流 B.季风环流及洋流
C.海岸走向及洋流 D.副热带高气压及东北信风
下面两图中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9~11题。
9.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读图《三角坐标图》,回答12~13题。
12.若X.Y.Z分别表示不同国家的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比重的大小,则图中①国的城市化水平与下列国家接近的是
A.新加坡 B.韩国 C.越南 D.法国
13.若X.Y.Z分别代表影响我国工业区位的原料.能源及市场因素,则图中四点与长江三角洲的区位条件比较吻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14~15题
14.湿地的功能主要是
①提供水资源 ②调节气候 ③防风固沙 ④调蓄洪水
⑤美化环境 ⑥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15.关于造成两湖泊面积都在缩小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读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的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7.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是某跨国企业产品在A、B、C、D四国的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最可能是
A.飞机 B.运动鞋 C.计算机 D.精密仪器
19.下列关于该企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企业在D国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技术力量雄厚
B.该企业在A国始终保持对该产品的出口
C.该企业给予 B.D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
D.该企业的产品在C国经历了“进口—出口—进口”的过程
20.最适宜成为该企业开设新的生产工厂的国家是
A.马来西亚 B.利比亚 C.沙特阿拉伯 D.意大利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第21题。
21.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读下表完成22—23题。
年份 世界总产量 该农产品总量世界排名及产量
1 2 3 4
某农产品 2003 264.5 印度72.0 中国58.8 斯里兰卡24.5 肯尼亚20.0
2008 263 印度72 中国59 斯里兰卡25 肯尼亚25
22.该农产品为
A.棉花 B.甘蔗 C.天然橡胶 D.茶叶
23.该农产品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A.热量较好、雨量适中的暖温带地区 B.亚热带的丘陵地区
C.海南岛、西双版纳、雷州半岛等地 D.热带、亚热带的平原地区
读卡塔尔位置图(下图),回答24~27题。
24.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 毫米,主要原因是
A.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
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
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25.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90年代人口的一半。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 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 D.城市化发展迅速
26.卡塔尔宣布在其北部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天然气田,使该国天然气储量达到25.7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3位。天然气作为世界主要能源之一,属于
A.可再生能源 B.新能源
C.清洁能源 D.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
27.若将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通过海轮运往我国渤海沿岸港口,沿途必经的海峡是
①曼德海峡 ②霍尔木兹海峡 ③白令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⑤直布罗陀海峡 ⑥土耳其海峡 ⑦台湾海峡 ⑧朝鲜海峡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①④⑥⑧ D.②③⑤⑦
图1中甲、乙两图图幅大小相同,读图完成28~29题。
28.关于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图所示地区属于同一个大洲 B.a位于b的东北
C.两图所示地区均位于大洋西岸 D.乙图比例尺大,表示实际范围小
29.有关两个半岛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
B.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C.甲半岛西侧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温和
D.乙半岛气候由北向南大陆性渐强
读下面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30~32题。
30.Q地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1.P、S两地纬度大致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32.E、F、P三地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读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33~35题。
33.该地的纬度是
A.3°26′N B.10°N
C.13°26′N D.23°26′N
34.N~M区间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B.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D.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35.M日期,该纬度各地日出时物影的朝向为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D.东北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
3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2分)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2分)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3分)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3分)
37.读某区域七月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问题。(10分)
(1)甲地气压值可能是 百帕。乙地渔场是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分)
(2)描述图示大陆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3)此时影响丙地的天气系统是 。简述丙地此时的天气特征及原因。(3分)
38. (10分)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处于 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 。
(2)图中虚线(a、b、c)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 ,b处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是 。
(3)图中①②③④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判断的理由是 。
(4)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
和 等灾害性天气。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
36.
(1)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2)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
37.
(1)1000或1002(1分)
(2)纽芬兰渔场(1分)  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2分)
(3)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1分); 南北纵列分布(1分); 
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1分)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2分),(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
(4)气旋(1分)  阴雨天气(1分) 丙地为低气压中心(气旋过境时),盛行上升气流,容易凝云致雨(2分)。


a
b
c
100%
100%
0
0
X
Y
Z




0
100%

农田
秸秆
沼气





生产量/消费量
A
B
C
D
1
0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卡塔尔半岛
卡塔尔
巴林
多哈
港口
输油管
公路
油田
沙特阿拉伯
26°N
52°E
50°E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54分)
1、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
(A)136 (B)50 (C)86 (D)222
2、下列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B.SiO2制成的玻璃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光缆
C.玻璃、水泥和陶瓷,其成分均含有硅酸盐   
D.Si3N4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应用于制造发动机
3、下列除杂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
A.NO中有少量的NO2:用水洗涤后再干燥
B.食盐中有少量的NH4Cl: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
C.Cl2中有少量的HC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D.CO2中混有少量的SO2气体:通过饱和NaHSO3溶液洗气
4、在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以上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1:2:3 B.3:2:1 C.1:1:1 D.6:3:2
5、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1固体的方法
D.若处在B点时,将pH =2的硫酸溶液与pH = 10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6、下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图-6的是 ( )
X Y Z
A 钠元素 主族元素 短周期元素
B 氢氧化铁 胶体 分散系
C 电解质 化合物 纯净物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放热反应
7、短周期元素M和N的离子M2+和N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2+的离子半径比N2-小 B、M的原子序数比N小
C、M和N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D、M和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8、向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X和Y可能是 ( )
A B C D
X SO2 NO2 HCl Cl2
Y 饱和NaHCO3溶液 水 Na2SO3溶液 Na2SO3溶液
9、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
A.5∶3 B.5∶4 C.1∶1 D.3∶5
10、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6.8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
B.1mol羟基所含电子数比1mol OH—所含电子数少 NA个
C.2L 0.5mol/L的醋酸溶液中含有CH3COO-NA个
D.2g超重氢气中含有NA个中子
11、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  ( )
 ①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  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   ④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 ⑤HF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 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 ⑦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A.①②⑦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
12、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 )
A BaCl2 NaOH NaHCO3 B Na2CO3 MgCl2 H2SO4
C AlCl3 NH3·H2O NaOH D Ba(OH)2 CaCl2 Na2SO4
13、某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②Ba2+、③C1—、④Br—、⑤SO32-、⑥SO42-、⑦Fe2+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①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②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14振荡,静置 CC14层呈橙红色
③ 取②的上层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 将③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⑦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14、 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 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 )
A NaOH B NH3·H2O C AgNO3 D BaCl2
15、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可能包括多步反应,其总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在硫酸工艺流程中,对尾气中的SO2用过量的氨水吸收的反应
2 NH3·H2O + SO2 = 2NH4+ + SO32- +H2O
B.FeCl2在空气中被氧化 4Fe2+ + O2 + 2H2O = 4Fe3+ + 4OH-
C. AlCl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NH3:Al3++4NH3·H2O=AlO2-+4NH4+
D.FeBr2 (aq) 中通入少量Cl2
2Fe2+ + 4Br— + 3Cl2 = 2Fe3+ + 2 Br2 + 6Cl—
16、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硫化氢反应又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
①硫化钾溶液 ②二氧化硫 ③硫酸铜溶液 ④硝酸银溶液 ⑤小苏打溶液 ⑥烧碱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④⑥
1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通入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产生沉淀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溶液,沉淀消失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固体,速率不改变
18、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 + 3H2(g)  2NH3(g)    △H=-92.4 kJ/mol。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N2 H2 NH3
① 1 3 0 放出热量a kJ
② 2 3 0 放出热量b kJ
③ 2 6 0 放出热量c 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放出热量关系:a < b < 92.4
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 > ① > ②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 > ③
D.N2的转化率:② > ① > ③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X、Y、Z、W、R、Q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R、Q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下: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Y与Q形成的液体化合物是常见的重要有机溶剂。则Y、Q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以下同) 。
(2)若化合物WQ是海水中的主要成分。等浓度的WQ与NH4Cl的混合液,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若Z、R是同一主族元素且X、Z、R位于不同周期。写出均含X、W、Z、R四种元素的两种化合物相互间发反应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
(4)若A是Y元素组成的单质,能发生如右图所示转化,工业上通过在高温下置换反应c制取非金属单质D,C是Z和Y的化合物,B、D在现代信息技术上有着重要用途。则反应c的化学方程式: 。
(5)由X、Y两种元素形成的正四面体分子是一种常见的气体燃料。通常状况下1g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所释放的能量为50.125kJ,已知H2O(l) = H2O(g), ΔH = +44 kJ/mol
请写出表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0、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
⑴若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为红棕色气体。
则A转化为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若D是具有氧化性的单质,A元素属于短周期主族金属元素,
则C的电子式为 。
⑶若D是金属,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D,其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说明) 。
⑷若D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A是一种强电解质且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均含有10个电子。则B转化为C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⑸若D为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B具有两性,则C溶液中除氢氧根外还存在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
⑹若A、B、C均为氧化物,D是一种黑色固态非金属单质,则B分子的结构式为 。
21、工业上将纯净干燥的氯气通入到物质的量浓度为0.375mol/LNaOH溶液中得到漂水。某同学想在实验室探究Cl2性质
并模拟制备漂水,下图是部分实验装置。已知KMnO4与盐酸溶液反应可以制取Cl2。
(1)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375 mol/LNaOH溶液时,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和     。
(2)浓硫酸的作用是     。
(3)装置E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装置B中饱和NaCl溶液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已知氯气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请简述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
中HCl气体的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和文字说明)     。
(5)实验时装置D中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干燥部分没有褪色,放置一段时间后,纸条全部褪色。该同学认为Cl2的密度比空气大,
可能是试管下部Cl2的浓度大于试管上部Cl2的浓度所导致的。请判断该解释是否合理,并分析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
如需改进,请简述设计方案     (若认为合理。则此问可不答)。
22、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
(1)实验室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Cl2反应转化为固体1(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 仪器A的名称是      。
 ②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 有同学认为应在浓硫酸洗气瓶前增加吸收HCl的装置,你认为是否必要(填“是”或“否”)      。
(2)试剂X用于调节pH以除去杂质, X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      。
a.NaOH   b.NH3·H2O  c.CuO  d.Cu2(OH) 2CO3  e.CuSO4
(3)在溶液2转化为CuCl2·2H2O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小组同学欲探究其原因。
已知:在氯化铜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
Cu(H2O)42+(aq) +4Cl-(aq)CuCl42-(aq) +4H2O(l)
蓝色           黄色
①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若增大氯离子浓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② 取氯化铜晶体配制成蓝绿色溶液Y,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够证明CuCl2溶液中有上述转化关系的是(填序号)      。
 a.将Y稀释,发现溶液呈蓝色
 b.在Y中加入CuCl2晶体,溶液变为绿色
 c.在Y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变为绿色
 d.取Y进行电解,溶液颜色最终消失
高三化学期中试卷答案
19、(10分)(1)HClO4>H2CO3
(2)c (Cl-)> c (Na+)> c (NH4+)> c (H+)>c(OH-)
(3)HSO3-+ H+ =SO2↑+H2O
(4)SiO2 + 2C Si + 2CO↑
(5)CH4(g)+ 2 O2(g) = CO2(g) + 2H2O(l);△H=-890kJ·mol-
20. (12分)⑴ 4NH3 + 5O24NO + 6H2O
⑵ 
⑶  加入少量铁,防止Fe2+被氧化为Fe3+,2Fe3++Fe===3Fe2+ 
⑷  CO2  + CO32- + H2O = 2HCO3-
⑸  AlO2﹣ ⑹  O=C=O
(5)不合理;实验进行中Cl2与湿润红色纸条中的水反应生成HClO使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干燥部分没有HClO,所以纸条不褪色,放置一段时间,由于水分子运动会导致整个纸条湿润而褪色。
取一塑料板将干燥的红色纸条和湿润的红色纸条分别贴在塑料板两侧,将该装置放入装置D中。或将氯气先通入装有干燥的红色纸条的试管,再通入装有湿润的红色纸条的试管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