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茎和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茎和叶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4课时 茎和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2.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1.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
2.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
3.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激发研究植物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
1.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植物的根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2.认识到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采摘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2.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3.师:破土而出的凤仙花,茎越长越高,叶也越来越多。茎和叶对植物生存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引导语:我们知道了凤仙花随着植物的生长,茎不断长高长粗,它总是将植物的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植物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茎内是什么样的,能使得它承担这样的功能呢?请你根据前面学习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和对叶的观察大胆的推测一下茎的作用,并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任务一:探索茎的作用
1.从外部观察茎的变化
方法:取一段凤仙花的茎叶,放到装有红色素水的烧杯中,放置大约30分钟,观察凤仙花茎的变化。
现象: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凤仙花的茎变红了,叶也慢慢变红了。
结论:红色素水是通过茎到达叶的。
到底是否如此呢?我们来进一步实验,观察茎的内部变化。
2.从内部观察茎的变化
方法:将变红的凤仙花的茎用刀片分别纵向和横向切开,观察茎的纵切面和横切面,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现象:可以看到纵切面上有一条条的红线,横切面上有许多红色的圆点。
结论:红色素水在茎内流过。
基于对茎的外部和内部的实验观察,可以得出茎的作用是运输分水,植物的茎除了运输水分还能运输养料,也就是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任务二:探究叶的作用
1.叶有吸收阳光的作用
方法: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3天后,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会发生什么现象。
现象:被遮住阳光的这片叶子变黄了,因为这片叶子长时间没有见到阳光,以至于变黄了。
结论:叶有吸收阳光的作用。
2.叶有蒸腾水分的作用
方法:选择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变化。
现象:塑料袋内壁有许多小水珠,这表明叶子上的水分蒸发了,遇到塑料袋变成了小水珠。
结论:植物的叶还有蒸腾水分的作用。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有什么好处呢?
小结:叶子这样的生长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到太阳光。
2.植物茎、叶对植物生存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1.认识不同形态的叶
松树、仙人掌、水稻和香蕉树的叶,同学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叶想一想这些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比如仙人掌,叶子又细又小,它的生活环境一般是水很少,阳光又很充足的地方。
2.认识不同形态的茎
像牵牛花这样的是缠绕茎;向日葵爱这样的茎是直立茎;土豆这样的茎是变态茎;西瓜这样的是匍匐茎;葡萄这样的茎是攀缘茎。课下同学们还可以收集更多奇特的茎和叶,了解这些植物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板书设计】
茎和叶
茎  叶  运输  蒸腾  纵切  横切
【教学反思】
首先让学生对凤仙花的生长情况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反馈,我发现学生对观察的过程记录不够。每个班级只有少数同学进行了全程记录,这也是让我感到苦恼的地方。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高度和叶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植株(茎)的高度,观察叶由中心向四周生长的分布形态。
学生准备:种植的凤仙花,学生活动手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