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春晓》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春晓》的创作背景,认识作曲家谷建芬及其相关作品,懂得古诗和音乐歌唱结合的形式叫古诗新唱。2.、通过聆听、模仿等方法,能够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春晓》,并懂得区分延音线与圆滑线,能够在歌曲中正确地演唱。3、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二、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并完整地演唱歌曲。三、教学难点懂得区分延音线与圆滑线。四、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五、教学过程(一)律动放松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听一段音乐,跟着音乐动起来吧。(二)朗诵激趣师:同学们,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了,但是春天留给我们的美好毋庸置疑,让我们一起回顾下春天带给我们的美丽景象。【ppt播放春天美景】师:春天是万花齐放的季节,是鸟语花香的季节,春天是令许多诗人为之感叹的季节。同学们,谁知道有关春天的古诗?生:……师:师:真棒,同学们积累得真多!像贺知章的《咏柳》,孟浩然的《春晓》等等,都是描绘春景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春晓》这首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诵朗诵。生:有感情地朗诵《春晓》。师:《春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晨光的美好心情。师:让我们再次带着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心情,有感情的背诵这首诗。生:再次背诵古诗。师:就是这样一首景真情美的古诗深得一位作曲家的喜爱,这位作曲家将它谱成了一首优美的歌曲。那这位作曲家是谁呢?生:谷建芬。师:是的,看来同学们在课前都做足了功课了。谷建芬奶奶今年已经80多岁了,她曾经写过许多我们耳熟能祥的歌曲,谁知道都有什么歌曲呢?生:……师:《采蘑菇的小姑娘》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晨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岗。《歌声与微笑》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另外还有《思念》、《妈妈的吻》、《今天是你的生日》等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唱这首优美的歌曲《春晓》。(三)新曲学唱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春晓》,请同学们听一听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并在聆听过程中感受歌曲的节拍。生:……师:同学们,你感受到的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呢?这是几拍子的歌曲?生:轻松愉快、活泼自然。四四拍。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我们在聆听歌曲时可以通过感受歌曲节拍的强弱规律进而分析歌曲的节拍。下面开始学唱歌曲吧。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唱,老师弹一句,同学们认真聆听旋律音高,跟唱一句。生:春眠不觉晓~师:注意倚音升4的演唱。晓字唱满4拍。师:带唱春眠不觉晓~生:唱。师:带唱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注意“声”后面的休止符。“花”字的倚音3的演唱。强调反复记号。师:请同学们观察曲谱,在曲谱中出现的弯弯的曲线叫什么线?生:……师:是的,叫做连线。那我们在观察一下,这条连线下的音符都是同一个音吗?生:不是。师:对的,不是同一个音,所以像这样不同音连线我们把它叫做圆滑线,当我们唱到圆滑线处的旋律时要唱得连贯圆滑。好的,让我们再把这段唱一唱。请同学们注意老师强调的几个地方。生:唱~师:唱得真不错!请同学在曲谱中找一找还有哪里与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相同或相似之处。生:……师:是的,在歌曲的第三部分。前面四句与我们刚才学唱的一样。让我们再唱一次。下面请同学跟着老师把结束句唱一唱。(两遍)我们发现,结束句中出现了刚才所认识的圆滑线,那另外一条线叫什么线呢?它下面的音符都是同一个音符。生:……师:是的,它叫延音线,同音相连,唱成一音,时值为相连音的总和。所以此处的“re”应该唱几拍?(七拍半),“do”应该唱几拍?(九拍)。请同学注意这处音符时值。师:带唱至熟练。同学们唱得真不错。师:让我们跟着音乐把刚才所学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唱一唱。生:……师:同学们发现了吗?还有一部分我们没有学唱,这部分就是我们刚才律动的音乐,相信大家听了几遍之后,已经对旋律有所熟悉。下面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唱一唱。生:演唱至熟练。师:1、跟琴唱。2、跟范唱。(四)古诗新唱1、师:古诗和音乐歌唱结合在一起,让我们能够随音乐轻松记忆古诗。像这样的形式叫做古诗新唱。下面让我们一起用今天新学的旋律带上下面的古诗一起唱一唱。《静夜思》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小推荐师:唱得真好听。当然,我们还有许许多多古诗新唱的歌曲。下面老师就为大家推荐一位美女姐姐,她唱的歌曲非常动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夜喜雨》。(五)结束课堂1、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春晓》,知道古诗新唱,认识了延音线与圆滑线。最后让我们一起演唱《春晓》结束今天愉快的课堂。2、演唱全曲。(六)课后反思春晓是一首古诗新唱的歌曲,歌曲轻快活泼,以古诗《春晓》为歌词,唱出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及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开头以科尔文手势作为律动操,,接着通过图片欣赏回味春天的美丽景象,在了解作家作品后开始学唱歌曲,以了解欣赏古诗新唱的《春夜喜雨》作为结束。整堂课较为完整流畅,环节衔接紧凑。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在介绍作家作品时,可加入视频介绍,丰富课堂内容。古诗新唱环节,以歌曲旋律唱出《静夜思》,《登鹳雀楼》,新曲旋律较为活泼欢快,是否与这两首诗的情绪不相符?在上课时,讲课情绪可以在热情一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