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含答案)

资源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发芽的条件是:( )、( )和( )。
2.植物根的生理作用是:( )及( )。
3.植物由( )、( )、( )组成。
4.根、茎、叶是植物的( )。
5.根:吸收( )和( )。
6.茎:输送( )和( )。
7.叶:制造营养物质( )。
8.植物的叶包括( )、( )、( )。
9.玉米的支持根不仅能( ),还能起到( )的支持作用。
10.花的结构:( )、( )、( )、( )。
11.雌蕊( )。雄蕊( )。
12.植物的传粉方式( )、( )、( )、( )。
13.果实包括( )。
14.花、果实、种子都是植物的( )。
第二单元 植物与环境
1.植物的形态与( )有着密切的关系。
2.叶子有正面和反面,表面光滑,颜色更深的一面,为叶片的( )。
3.杨树靠( )过冬,大叶黄杨靠( )过冬。
4.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 ),( ),( )。
5.水葫芦漂浮的秘密:( ),( ),( )。6.金鱼藻植株较轻,不固定在水底时,能漂浮。茎柔软,在水流中不易折断。
7.莲的叶柄和地下茎内有( ),以保证植株的水下部分对( )的需求。
8.红树能在海边茁壮成长,是因为从主干上长出了许多( ),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物的稳定,有许多指状的( )伸出地面,帮助植株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9.石头上的青苔它的( )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根起着( )的作用。
10.卷柏遇到干旱时,( ),保持体内水分流失。?
第三单元 声音的奥秘
1.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现象:它们都在快速地( ),也就是( )。
2.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
3.( )不能传声。
4.声音传播的方向是( )。
5.( )收集外界传来的声音,通过( )传到( ),( )振动引起( )振动,将声音传到( ),( )把声音传给( ),( )将声音信号变成神经信号传给( ),就听到声音。
6.声音的( )叫音量。
7.影响音量的因素与振幅有关( )。
8.声音的( )叫音调。
9.影响音调高低因素与发音物体的( )、( )、( )有关。
10.在同样的情况下,发出高音的物体通常是( )、( )、( )、( ),而发出低音的物体通常是( )、( )、( )、( )。
11.噪声是听起来( )的声音。
12.( )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
1.直接来自( ),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它们属于( )。
2.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璃、塑料等,它们属于( )。
3.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依据是(? ? ? ?)。
4.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5.现在造纸的原料主要是( )。
6.为了保护树木资源,我们要注意( )。
7.金属具有( )、( )、( )。
8.人类生产合金是从制作( )开始的。
9.辨别羊毛毛线和塑料绳: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 ),难拉断的为(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 ),无烧焦羽毛气味、易结球的为( )。?
第五单元 观测天气??
1.( ?)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通常用( )来测量。
2.( )是用来放置气温计等仪器的木箱。一般都架设在( )上,箱门朝( ),箱底离地面( )米。
3.( )也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天空中云的多少叫作( )。
4.雨量可以用( )来测量,是指( )小时的降水总量。?
5.风吹来的方向叫作( )。
6.风的强度叫作(???)。
7.风向可以用( )来测量,
8.风力可以用( )来测量。
9.( )是指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状况。
10.在一定的地区,年复一年,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就是该地区的( )。?
?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1.科学家在科学探究要经历七个环节:( )、( )、( )、( )、( )、( )、( )。
2.波兰天文学家( )提出太阳中心说。
3.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4.英国物理学家( )提出万有引力。
5.英国( )发明蒸汽机。
答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发芽的条件是:(适宜温度)、(空气)和(适当水分)。
2.?植物根的生理作用是:(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
3.?植物由(根、茎、叶)组成。
4.?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5.?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6.?茎: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
7.?叶:制造营养物质(淀粉)。
8.?植物的叶包括(叶柄、叶脉、叶片)。
9.?玉米的支持根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10.花的结构:(花托、花瓣、雌蕊、雄蕊)。
11.雌蕊(接受花粉)。雄蕊(制造花粉)。
12.物的传粉方式多种多样如:昆虫传粉(虫媒花)、风力传粉(风媒花)、自花传粉、人工传粉。
13.果实包括(种子和果皮)。
14.花、果实、种子都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
?
1.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叶子有正面和反面,表面光滑,颜色更深的一面,为叶片的正面。
3.杨树靠(落叶减少水分蒸发和养料消耗)过冬,大叶黄杨靠(树叶表面蜡质减少蒸发)过冬。
4.沙漠中的植物的茎长得特别肥大,帮助植物储存充足水分,植物的根系特别发达,为植物吸收更多水分。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
5.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强大的根系,叶细小,表面有不透水的覆盖层。
6.水葫芦漂浮的秘密:水葫芦里有大量气体,比较轻,容易漂浮。
7.金鱼藻植株较轻,不固定在水底时,能漂浮。茎柔软,在水流中不易折断。
8.莲的叶柄和地下茎内有(中空的管道),以保证植株的水下部分对氧气的需求。
9.红树能在海边茁壮成长,是因为从主干上长出了许多(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物的稳定,有许多指状的(呼吸根)伸出地面,帮助植株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10.石头上的青苔它的(表面)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根起着(固定)的作用。?
三单元《声音的奥秘》
?
1.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现象:它们都在快速地往复运动,也就是振动。
2.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各个方向)。
5.耳廓收集外界传来的声音,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振动引起听小骨振动,将声音传到耳蜗,耳蜗把声音传给听神经,听神经将声音信号变成神经信号传给大脑,就听到声音。
6.声音的(强弱)叫音量。
7.影响音量的因素与振幅有关用力的大小。
8.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9.影响音调高低因素与发音物体的薄厚、长短、粗细有关。
10.在同样的情况下,发出高音的物体通常是薄的、细的、短的、紧的,而发出低音的物体通常是厚的、粗的、长的、松的。
11.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
12.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
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
?
1.?直接来自大自然,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它们属于天然材料。
2.?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璃、塑料等,它们属于人造材料。
3.?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依据是有没有人工合成的材料出现,如果有人工合成的材料就是人造材料。
4.?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5.现在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
6.为了保护树木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7.金属具有延展性。
8.人类生产合金是从制作青铜器开始的。
9.塑料的特点:质量轻、化学稳定性好、不会锈蚀、耐冲击性好、防水性好、耐磨耗、绝缘性好、导热性差、成本低等。缺点:不易分解。
10.辨别羊毛毛线和塑料绳: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毛线,难拉断的为塑料绳。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毛线,无烧焦羽毛气味、易结球的为塑料绳。
?第五单元《观测天气》
?
1.?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通常用气温计来测量。
2.?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气温计等仪器的木箱。一般都架设在草坪上,箱门朝北,箱底离地面1.5米。
3.?云也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天空中云的多少叫作云量。
4.?雨量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是指24小时的降水总量。?
5.?风吹来的方向叫作风向。
6.?风的强度叫作风力。
7.?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8.?风力可以用风力计来测量。
9.?天气是指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状况。
10.在一定的地区,年复一年,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就是该地区的气候。?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
1.?科学家在科学探究要经历七个环节: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
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3.?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4.?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万有引力。
5.?英国瓦特发明蒸汽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