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在一国两制”基础上香港、澳门回归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3. “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了中国的( )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民族区域自治区 D.直辖市 4. 2017年4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瀛台会见了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表示,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20年来,香港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 在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说道:“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 A.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诞生 B. 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 D.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6.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幅增长,跃居世界第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 A.1984年12月 B.1987年4月 C.1997年7月 D.1999年12月 7. 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些成就取得的政治性因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独立自主外交 D.“一国两制”方针 8. 澳门从1999年到2018年,经济总量由518.7亿澳门元增长到4446.7亿澳门元,经历了开埠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澳门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是指( ) A.新政协召开、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川藏、新藏公路通车 D.香港、澳门回归 10.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 ) A.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B.解放台湾 C.和平解放台湾 D.台湾实行“一国两制” 11. 近年来,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同步上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多项协议成功签署……这些都雄辩地说明( ) A.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C.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D.“台独”分裂势力已经消亡 12. 统一台湾,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材料中提到的“独特的模式”指的是( ) A.承认台湾独立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授权两个民间团体进行政治对话 D.放弃使用武力 13. 2019年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坚持( ) A.相互尊重的原则 B.社会主义原则 C.互利互补的原则 D.一个中国的原则 14. 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历史事件依据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⑤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A.⑤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⑤ C.⑤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⑤ 15. 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自上台后,一直否认“九二共识”。下图是台湾地区民众在反对她的游行中打出的标牌。“九二共识”是指( ) A.台湾当局应放弃“三不”政策 B.海峡两岸加强友好往来的原则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的原则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一国两制”政策以“一个中国”为原则,并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祖国大陆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香港、澳门保持其原有的资本主义,并可以享有除国防和外交外,其他事务高度自治及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一国两制”的政策是哪位领导人提出来的? (2)结合材料一说说“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3)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史实?这两个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4)你认为我国能成功收回材料二、三所展示的这两个地区主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 材料二 新华网北京2009年5月26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昊伯雄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都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以利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举办以文教交流为主题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始探讨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最初构想是谁提出的? (2)上述政策的指导下已经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 (3)依据材料二回答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提出了哪些主张? 18.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前提。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百年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统一大业稳步推进,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伟大复兴。 (1)西藏和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哪个朝代,西藏和新疆正式成为了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时,统治者在西藏和新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2)近代中国的腐败无能,导致香港一点点被殖民者侵占。香港从哪一条约开始被哪国殖民者侵占? (3)历史上台湾两次回归祖国,第一次在古代,第二次在近代。明清时期,台湾因为谁重回祖国的怀抱?近代史上台湾在哪一历史事件后重回祖国的怀抱? (4)造成祖国大陆与台湾再次分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现在,我国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5)综上所述,关于“统一”你有哪些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BBC 6-10DDCDB 11-15CBDCD 二、非选择题 (1)邓小平。 (2)含义: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材料三反映的是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被各方所接受等。 17.(1)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或一国两制);邓小平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坚持“九二共识”;加强经济合作;促进文化教育交流;涉外问题上共同维护民族利益。 18. (1)西藏:元朝时;新疆:西汉时;西藏:设置驻藏大臣;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2)《南京条约》;英国殖民者。 (3)郑成功;抗日战争的胜利。 (4)原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退守台湾,造成台湾至今与祖国大陆分离;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统一是发展的前提;国家强盛是国家统一的保障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