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单选题
1.19世纪中期兴起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机
D.?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2.如下图为上海轮船招商局,1872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操办,1873年1月在上海成立,规定官督商办,招商集股。它是在下列哪一口号下创办的(???
)?
A.?自强?????????????????????????????????????B.?求富?????????????????????????????????????C.?科学?????????????????????????????????????D.?民主
3.美国学者玛丽·K·赖特夫人评价洋务运动时说,洋务运动既不是政变、革命,也不是一个新的时代,只不过是依仗全体士大夫的能力与努力,在历史难以避免的没落过程中留下的一个小阳春,是企图重新建立“中国保守主义的立足点”。对这些言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B.?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主要是封建的统治阶级
C.?洋务运动最终没有让中国富强起来
D.?洋务运动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宣告全面破产
4.1877~1889年,英国大古、恰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5.“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是(
)???????????
A.?创办近代工业?????????????????B.?传播革命思想?????????????????C.?矢志为变法献身?????????????????D.?兴办大生纱厂
6.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创办近代军用企业
C.?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D.?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
7.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先后派遣4批幼童共120人赴美留学。下表是对他们归国后就业情况的不完全统计。该现象(???

从事行业
外交(包括海关)
海军、船业
矿务
电报
铁路
商业
医业
教育
人数
32
16
8
18
16
7
5
4
A.?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B.?打破了西方技术垄断
C.?导致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有助于近代化的发展
8.观察表格《洋务时期所办主要学堂》,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年代
名称
地点
备注
1862
京师同文馆
北京
选14岁以下儿童入学
1864
广州同文馆
广州
招满汉驻防16人,汉人世家子弟4人,年龄在20岁以下,学制三年
1881
北洋水师学堂
天津
主修驾驶、管轮,学制五年
1887
广州陆师学堂
广州
中西兼学,在堂学习2年,后派各营供职
1880
天津电报学堂
天津
兼修理论和技术
1893
天津西医学堂
天津
附近设天津总医院
A.?全部设在通商口岸所在的大城市
B.?体现了对西方语言、制度的学习
C.?凸显了西方科学技术对华的传播
D.?反映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9.19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形势的新变化,清政府设置的海军管理机构是(???
)???????????
A.?总理衙门??????????????????????????????B.?外务部??????????????????????????????C.?海军衙门??????????????????????????????D.?中书省
10.“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
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B.?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11.“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主要(???
)???????????
A.?发展近代军事工业?????????????B.?培养军事人才?????????????C.?发展近代民用工业?????????????D.?发展交通运输
12.成立于1905年的镇江大照电灯公司,是江苏第一家民营发电厂。其创始人曾言:“电气灯……上海等处行之已久。镇江为商务繁盛之区,若不捷足创办,瞬将为洋所占。与其听利权年溢,不若筹抵制于事先。”材料反映了(???
)???????????
A.?洋务民用企业对外国资本入侵的抵制
B.?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C.?中国民族资本家强烈的争取利权意识
D.?电气照明的全面普及
13.以下表格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
内容
起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
近代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促进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C.?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D.?促使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4.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的第一步。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在于(
)???????????
A.?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洋务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
15.梁启超在《李鸿章》一书中提到:“综其大纲,不出二端:一曰军事,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是也;二曰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是也。”据此梁启超认为李鸿章(???
)???????????
A.?加强了清政府的军事力量
B.?建立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D.?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改革
16.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这样评价某一阶段的“自强”运动:“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这场“自强”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
17.“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生动写照,它“畸形”的表现有(???

A.?从地区分布来看,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
B.?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C.?它的发展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
D.?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民国政府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
18.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近代化”是指(???

A.?其目的是为了抵抗外米侵略????????????????????????????????B.?其过程是学习西方科技创办机器生产的工业企业
C.?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其结果是以破产而告终
二、问答题
19.列举你知道的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出现的著名实业家及所创办的实业。
三、材料分析题
20.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却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谁?他倡导的著名主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
(4)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
(5)国民政府的哪些措施使秦二爷兴办的企业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分析:A.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机
,不符合题意;
?D.
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类题目,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
B
分析:A.自强,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轮船招商局是民用工业,这是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下创办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
?C.科学,不符合题意;
?D.民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基础知识,需要学生牢记。
3.
D
分析:A.
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不符合题意;
?B.
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主要是封建的统治阶级
,不符合题意;
?C.
洋务运动最终没有让中国富强起来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战争,清政府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不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来回答,这些都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4.
D
分析:A.
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不符合题意;
?B.
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不符合题意;
?C.
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与外国公司竞争,导致外国公司破产,被迫与轮船招商局达成协议,这反映出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扣着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5.
A
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领导人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等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他们虽然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但他们突破了传统思想,开始向西方学习,虽然没有挽救清政府的颓败,但他们创办了大量的近代工业,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因此:
?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抓住材料中的“近代化”即可作答。
6.
A
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天朝田亩制度》
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的,不属于洋务派的活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创办近代军用企业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C.
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
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
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7.
D
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有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因此:
?A.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仅仅一百多名留学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B.打破了西方技术垄断,材料中未体现;?
?C.导致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材料中未体现;
?D.有助于近代化的发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解题关键。
8.
C
分析:
根据所学和表格《洋务时期所办主要学堂》可知,大规模学习西方器物,凸显了西方科学技术对华的传播,故选项?C?符合题意;
?京师大学堂就在北京,而北京不是通商口岸,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只学西方器物,不学西方政治制度,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中进行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时期所办主要学堂的相关史实。
9.
C
分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在洋务运动中,在李鸿章的建议下,清政府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协调指挥。C选项符合题意;
?总理衙门,为清政府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1861年成立,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A选项不符合题意;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B选项不符合题意;
?中书省,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海军衙门设立的时间及作用。
10.
C
分析:A.
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不符合题意;
?B.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洋务运动使得外国的公司收入减少,中国进口外国的货物减少,这说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进行理解,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回答,不要向外延伸;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1.
A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他们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代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又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分别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是答题的关键。
12.
A
分析:根据材料“若不捷足创办,瞬将为洋所占。与其听利权年溢,不若筹抵制于事先”可知,材料反映出民族资本家创办企业、抵制外国侵略的利权意识,故选A;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D项中“全面普及”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及其影响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原因以及特点。
13.
A
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故A正确。
洋务运动产生了我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开端,故排除B项。
辛亥革命确立民主共和制度,故排除C项。
《南京条约》的签订促使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的限定词语是“19世纪60-90年代”和“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根据限定词语判断反映的事件是洋务运动。结合洋务运动的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4.
D
分析:
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中,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使用机器生产,这是工业化的表现,这是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依据,故?D?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这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故?A?不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这是洋务运动积极作用的表现,故?B?不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
C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综其大纲,不出二端:一曰军事,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是也;二曰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是也。”反映的是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因此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些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求富”向号召,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16.
B
分析:A.太平天国运动,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自强运动”“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开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想要实现富国强兵,这是一场统治阶级的自强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戊戌变法运动,不符合题意;
?D.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比如时间等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7.
A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就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于洋务运动的影响之下,总体落后,主要分布于上海,武汉这些沿海沿江的大城市,且由于资金不足,技术有限,在行业上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在特殊的年代,外有帝国主义,内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生存艰难;上述都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的畸形发展。发展历程也是曲折的,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使得民族工业赢得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故A项符合题意,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时代背景的掌握程度,重在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及相关史实。
18.
B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为了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发动了学习西方的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企业,引进了先进生产力,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项其过程是学习西方科技创办机器生产的工业企业是题干中“近代化”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问答题
19.
(1)张謇的大生纱厂、(2)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公司、(3)范旭东的大久精盐公司、(4)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或湖北织布局。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关史实。本题要求列举近代民族工业的实业家及其创办的企业。例如张謇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公司、范旭东的大久精盐公司、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或湖北织布局。
【点评】掌握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关史实
三、材料分析题
20.
(1)兴办实业。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张謇、实业救国。
(3)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围,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
(5)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挫迫。
分析:(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兴办实业的高潮;兴起的直接原因是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于是列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状元实业家张謇,开办了很多实业,他倡导的著名主张是实业救国。(3)依据所学知识,1916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原因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依据所学知识,实业救国的理想在中国不能实现,原因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围,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5)依据所学知识,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挫迫使中国民族工业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故答案为:(1)兴办实业。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2)张謇、实业救国。(3)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围,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5)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挫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民族工业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及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