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第一课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 A.坚持走群众路线 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2. 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内容是 (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 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C.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4.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将其写人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历史性会议是( )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5.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B.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 C.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 6. 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中共十六大期间的流行语是( ) A.科学发展观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马克思列宁主义 7. 低碳生活,简单地说就是低能量、低开支的生活。在我们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低碳生活”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指导思想的实践(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8. 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为______________指明了方向。(??? ) A.?农业可持续发展??????????B.?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科技创新驱动?????????????D.?农业现代化 9.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元旦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大家有许多收获,也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上述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0. 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的召开,不断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下列有关三次会议的关键词,排列正确的是( ) A.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1.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李四光????????????B.?钱学森???????????????????????????????? C.?袁隆平???????????????????D.?邓稼先 12. 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区域性组织是(??? ? ) A.?南南合作组织???????????????????????B.?上海合作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D.?欧盟 13. 2018年3月5日,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9000多千米增加到2.5万千米,占世界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从9.6万千米增加到13.6万千米,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万千米,新建民航机场46个,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网。下列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交通建设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铁成为人们出行的唯一选择 B.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C.我国的交通条件落后,人们出行不方便 D.中国的铁路网密集,营运里程占世界第一位 14. 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列现象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 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 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④自谋职业、下海经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15. 下列举措体现共享发展理念的是( ) ①实施九年义务教育②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③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④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 某中学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中国梦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1)“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梦想”实现于何时? 其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 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材料三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 (3)根据材料三回答,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问题? 材料四 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欧盟国家平均值的3.8倍、日本的7.2倍。比如工业锅炉,我国的平均能耗效率为60%,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至于“长明灯”“长流水”“长滴油”的现象无论是住宅还是办公场所,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都随处可见。 (4)针对材料四的状况,中共十八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探讨一下它有何指导意义。 材料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共十九大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时代要求,既明确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提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何变化?你怎样看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7. 改革开放30余载,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中国一举一动也吸引着全球的广泛关注。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在中国福建厦门举行。中国领导人就国际形势、全球治理、南南合作、伙伴关系等各方高度关注的话题,发出了“中国声音”,表达了“中国的主张与担当”。 材料二 今年5月份,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的《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表示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将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社会从中读懂了中国未来要建成一条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背后的层层深意。 (1)我国成功在厦门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及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展现了怎样的国际形象? (2)此次金砖国家峰会看到了中国的力量和担当。有媒体惊呼,中国对世界影响如此之大,已经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了。此说法对吗,为什么? (3)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这背后的深意是什么? (4)要使令人振奋的“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响,当代青少年应该有怎样的责任担当? 18.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新的民族,无论是在革命中还是建设中都取得了辉煌的创新成果。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明确确定当前党和人民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材料二 科技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之一,其内涵涉及信息化、交通、环境、安全、场馆建设和体育科研等多个领域。“鸟巢“、“水立方”又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奥运场馆在施工中有很多难题是独一无二的,在国际上没有现成的参考答案,只有依靠自己的科技创新独立解决。而人才是进行技术攻关的关键,是实现自主创新的灵魂。在奥运建设中培养的年轻技术骨干,为日后的科技创新铺就了一条宽阔的道路,自主创新铸就科技奥运。 材料三 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而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已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工作重心发生了哪三大转折?哪一次转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最大?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理由。 (2)奥运场馆的建设,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战略?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 (3)材料三启示我们,今天怎样做才能成就自己美好的未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CCA 6-10CDAAD 11-15CBBDB 二、非选择题 16. (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4)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5)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7. (1)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 (2)不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8. (1)20世纪20年代党的工作重心是从进攻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50年代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上来;70年代末期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科教兴国战略(或人才强国战略)。 因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②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③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我们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 ④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只有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我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或人才强国)这一战略。 (3)①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维护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②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而且要增强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 ③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