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李红老师讲课中用到下列关键词:“天才构想”“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不能用于解决( )
A.台湾问题 B.少数民族问题
C.香港问题 D.澳门问题
3.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4. 对香港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 )
A.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C.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驻军队
D.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5. 对“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 )
A. 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 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C. 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驻军队
D.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6. 香港回归后,人们依然会在固定的时间涌入赛马场,但是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选为立法议员的可能,而后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段话说明了香港回归后( )
A.“一国两制”得到很好执行
B.市民的政治生活没有任何变化
C.居民的娱乐活动更加多元
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7. 中葡两国在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写道: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同各国. 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 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财政独立,中央人民政府不向澳门特别行政区征税。据此可知,回归后的澳门 (  )
A.可以开展独立的外交活动
B.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可以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
D.必须断绝与葡萄牙的一切关系
8. 邓小平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这个问题”中,目前已经解决的是( )
A. 新生政权巩固问题
B. 民族区域自治问题
C. 海峡两岸统一问题
D.香港. 澳门回归问题
9. “‘一国两制’是老船长的交响,香港. 澳门正在祖国的怀抱中歌唱。”诗歌中“一国两制”构想出台的历史背景包括( )
①历史原因造成了香港问题. 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的存在
②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③不断发展的中国已经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实力
④实践证明,“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10. 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关系达成的共识是( )
A.解放台湾 B.坚持“一国两制”
C.调整“三不”政策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1.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两岸统一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改革开放以来,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因素不断增强,这些因素包括( )
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②香港. 澳门顺利回归与繁荣发展
③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④祖国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12. 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  )
A.“一国两制” B.八项主张
C.“三不”政策 D.“三通”政策
13. 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我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B.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C.坚持不动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4. 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下列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②连战访问中国大陆 
③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④“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15. 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不断取得进展。下列属于两岸关系得到发展的是( )
①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展“和平之旅”访问大陆
②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进展 
③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习马会” 
④蔡英文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邓小平
材料二
材料三 2018年4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海南博鳌会见了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台湾问题研究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习总书记的会见讲话意涵深远,彰显了大陆方面在坚持“九二共识”. 反对“台独”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继续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的诚意,以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台湾经济带来的机遇。
——新华网4月10日电
(1)材料一中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独特模式”是什么?“独特模式”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 三及所学知识,谈谈关于国家的统一问题,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材料二 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首次将“九二共识”写入报告,港媒认为:此次“习连会”承先启后,对正处关键时期的两岸关系有推进作用,相信“习连会”将创造新的契机,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真诚企盼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思是什么?其前提是什么?
(2)材料一中邓小平提出的构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得到了怎样的成功运用?有何意义?
(3)材料二中提到“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举出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两个重要民间团体的名称。此外,请再列举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海峡两岸交往的一例史实?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社会制度是不会改变的,永远不会改变。但是不在香港和澳门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保持它们的稳定和繁荣,也不能和平地解决问题。
——邓小平
材料二 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林肯
材料三 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尽管前进道路上还会出现困难和阻碍,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 不懈努力,紧紧依靠两岸同胞,就一定能够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锦绣前程。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邓小平提出“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材料二中林肯所说的“这场斗争”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有人说林肯最后选择了“解放一部分奴隶”,你认为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3)据两则材料分析,邓小平和林肯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4)邓小平. 林肯和胡锦涛处理国家事务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DBBDD 6-10ABDBD 11-15CBDBD
二. 非选择题
16.(1) “一国两制”(或: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或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 澳门.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认识: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国家统一,中华民族才能更强大等。(只要意思相近,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17. (1)“一国两制”,前提是一个中国。
(2)港澳回归,洗刷了中国人民的屈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海基会(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协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九二共识;1993年的汪辜会谈;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18. (1)一国两制。
(2)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他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南方叛乱各州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
(3)国家统一。
(4)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机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