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九 维护公平正义 命题趋势 1.在2018—2020年里,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公平、正义的种种表现。 2.在2021年的备考中,需要注意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更加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必背知识点 1.公平的含义和内涵是什么? (1)含义: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内涵: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 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2.为什么要努力维护社会公平?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3.什么样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4.为什么要努力维护社会正义?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⑤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5.正义作为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它的要求是什么? ①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 ②要求人们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公共利益 ③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6.正义为什么被当做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 ①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②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③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 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7.为什么说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①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8.公平的实现,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坚守公平该如何做? 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①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②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9.如何才能守护正义? ①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②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经典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2021年3月26日至31日,由全国扫黑办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政论专题片《扫黑除恶——为了国泰民安》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全片共6集,分别为《战略决断》《依法重击》《打伞破网》《治乱清源》《督导利剑》《长治久安》,选取25个典型案例,对山西、安徽南等19个省区市实地拍摄,采访参与专项斗争的党政干部、办案干警以及案件当事人、人民群众170余人,讲述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鲜活故事,展现了各地各部门和人民群众与黑恶势力坚决斗争的感人事迹,呈现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生动实践。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国家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哪些重大意义?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促进社会和谐。②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体现党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风气。 请你向国家维护公平正义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 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③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④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达标测试】 1.2020年6月29日,山东省对陈春秀、王丽丽等人被冒名顶替上学问题调查处理及相关情况进行通报。对这一问题展开全面调查核实,进行依规依纪依法处理,充分表明了我们向践踏教育公平者说“不”的鲜明态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这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荣誉权 ③冒名顶替者实施了犯罪,要承担行政处罚 ④冒名顶替既是违法行为,也是失信的不道德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因此,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过程中( ) ①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②必须以法律为准绳 ③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④独立行使审判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关于司法守护正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司法是捍卫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③面对非正义行为,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 ④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共同的心声。下列行为与正义相符合的是( ) ①游客张某在风景区将吃剩的垃圾乱扔 ②小玲买到盗版书,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③看见某司机醉酒驾车,小林及时打“110” ④旱灾时,商家李某趁机大幅度提高矿泉水价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17年10月,福建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或“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的”23名驾驶人,依法作出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福建省公安厅的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根除交通违法行为,杜绝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②表明违法行为要担责,有利于提高驾驶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③表明交通管理部门加大了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④有利于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有权利必有保障。民法典不仅是“权利宣言书”,还是一部权利保障和救济的法典,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下列关于公平正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公平正义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B.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 C.公平正义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 D.公平正义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7.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收入差距的调节问题;明确提出要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这表明( ) A.我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我国不允许存在收入差距 C.党和政府努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D.分配制度消除了收入差异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上述规定( ) A.进一步弘扬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B.更好地保护了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 C.符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要求 D.要求公民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 9.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下列举措主要体现公平正义的是( ) ①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大学生辍学创业 ②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制度 ③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实现扶贫到户 ④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扩大商业空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孙某在为昏倒在路边的戚老太做心肺复苏时,压断了对方12根肋骨。事后,戚老太将孙某告到法院,要求赔偿。接受法院委托鉴定的专家组认为孙某的抢救不存在过错。法院经审理判决:驳回原告的请求,被告孙某不承担责任。法院的这一判决( ) A.是对见义勇为的鼓励、对公平正义的维护 B.说明法院审判应以专家意见为依据和准绳 C.表明法院在行使国家审判权审理行政案件 D.意味着扶危济困是履行法定义务不用担责 11.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农村地区“山寨”食品盛行。在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的小超市、小商铺里,写有特伦牧业”、“经典等字样的牛奶”被摆放在醒目位置,这些牛奶的外包装同知名品牌牛奶十分相似,每箱价格却比真正的名牌牛奶价格低十几元到二十元。据查证,这些在售商品实际上是复合蛋白饮料。生产、销售“山寨”食品的行为( ) ①有利于满足农村市场需求,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②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背社会公平正义 ③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应受到法律惩罚 ④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受到道德谴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0年1月至11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扶贫领域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腐败问题和虚假脱贫等作风问题5.69万起,党纪政务处分3.57万人。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0.46万起,党纪政务处分9.2万人。1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高质量监督让群众在正风反腐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纪检监察机关是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权 B.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保障 C.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不容践踏 D.严惩贪污腐败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有效手段 13.近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各校要进一步规范高考成绩发布和相关宣传工作,严禁通过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分考生”等。上述规定( ) ①会彻底消除对“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的盲目追捧 ②有利于增加对高考的理性认知,营造和谐稳定的教育氛围 ③目的在于改变片面追求高分教育应试化的畸形教育观念 ④纯属做表面文章,既不治标也不治本,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 ) 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15.发现工地电缆线被偷,3名工人追赶小偷,结果小偷跳水逃逸时溺亡。事后,小偷家属提起民事诉讼,要求3名工人赔偿损失。近期,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驳回家属的诉讼请求。该案件的判决( ) ①彰显了社会正气维护了社会公正 ②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效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④必将扭转当今社会各种不良风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考验着党长期执政的能力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他告诫全党:“这个问题不抓紧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正如习近平强调的,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将蛋糕做大,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实现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公平正义。 (我思考)(1)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中国梦的实现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②正义有利于恰当的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我践行)(2)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我们青少年应怎要去努力? 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上,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的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②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