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单选题1.中国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是在哪一事件完成之后(???)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2.新中国成立后,洛阳兴建了洛阳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器厂等7个工业项目,这些“共和国长子”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创造着中国工业的辉煌。这些成就和下列哪些成就同时出现()???????????A.?福新面粉公司??????B.?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C.?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3.建国初期,我国进行的土地改革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是(???)①党领导进行的伟大的社会变革②满足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③为了从根本上发展社会生产力④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行转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消灭土地私有制度??????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C.?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D.?解放农村生产力5.邓小平认为:“这些东西(原子弹、氢弹等)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为“这些东西”献身的科学家代表有(???)A.?屠呦呦????????????????????????????????B.?袁隆平????????????????????????????????C.?邓稼先????????????????????????????????D.?王进喜6.某同学在参观新中国科技成果展时看到,新中国从成立初期火柴、铁钉都要进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科技取得巨大成就。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A.?新中国十分重视发展高科技B.?科学家的辛勤努力C.?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7.按照计划,我国将于2020年左右实施空间站的建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正式加入“太空俱乐部”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翟志刚太空漫步?????D.?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8.为我国原子弹研制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A.?焦裕禄????????????????????????????????B.?钱学森????????????????????????????????C.?邓稼先????????????????????????????????D.?王进喜9.话剧《国魂》全面、真实地再现了研制“两弹一星”功勋人物的事迹。该功勋人物是(???)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袁隆平10.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因为这一天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日子,它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东方红一号”?????????????????B.?“神州一号”?????????????????C.?“天宫一号”?????????????????D.?“天河一号”11.196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某试验现场发贺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贺电是为了祝贺(???)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C.?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D.?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空12.20世纪70年代,它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开端,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它”指的我国第一颗(???)A.?原子弹???????????????????????????????B.?导弹???????????????????????????????C.?氢弹???????????????????????????????D.?人造地球卫星13.2019年1月2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搭载的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长征一号??????????????????????????B.?东方红一号??????????????????????????C.?神舟一号??????????????????????????D.?神州五号14.“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B.?保家卫国,英雄主义C.?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D.?解放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15.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与这一成就直接有关的人物是(???)A.?詹天佑????????????????????????????????B.?钱学森????????????????????????????????C.?邓稼先????????????????????????????????D.?袁隆平16.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高度赞扬我国一代又一代科学家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下列哪位科学家最能享此赞誉(???)A.?袁隆平????????????????????????????????B.?邓稼先????????????????????????????????C.?侯德榜????????????????????????????????D.?茅以升17.下列属于“一五计划”时期的经济成就的是(???)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②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③修建青藏、新藏、康藏公路④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立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8.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工业——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梦想”,为此我国开展了(???)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土地改革??????????????????????D.?人民公社化运动二、材料分析题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能说说上图人物为新中国科学事业作出的伟大贡献吗?(2)他的贡献对我们国家有什么重大意义?(3)对他的话,你有什么感想?(4)“神舟十一”飞天,我们倍感自豪;自主创新,成就飞天梦想。请你谈谈启示。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C分析:A.开国大典,不符合题意;B.抗美援朝,不符合题意;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在全国分批进行,经过土地改革,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故选项C符合题意;D.三大改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基础知识要牢记。2.D分析:A.福新面粉公司,不符合题意;?B.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不符合题意;?C.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不符合题意;?D.依据题干信息“新中国成立后”“工业项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时期的成就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些属于什么时期的成就,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和他们同一时期的成就。3.A分析: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④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行转变不符合土地改革,排除含④的选项。A项①②③是我国进行的土地改革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共同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同点。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4.D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其根本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ABC三项都不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D项解放农村生产力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要求识记土地改革的史实。?5.C分析: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967年6月,我国又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邓稼先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C项邓稼先为原子弹、氢弹等做出了重大贡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邓稼先的相关史实。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6.C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高度重视高科技的发展,不断给予资金、人才支持,再加上科学家的努力等,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故C符合题意;新中国十分重视发展高科技、科学家的辛勤努力是客观原因,故AB不合题意;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题干我国,故D不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取得了强大的成就,代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7.D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人太空。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易错点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8.C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稼先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选项B钱学森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选项D王进喜是石油工人,誉为铁人;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本来,难度不大。本题学生容易选B项。9.B分析: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就,重要的人物是邓稼先,他为祖国的导弹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0.A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BCD均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内容,难度低,教材中均有所介绍。11.A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故A符合题意;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获得成功。故B不符合题意;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故C不符合题意;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空是在1970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学生要掌握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的时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时间。本题难度不大。12.D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A不符合题干的“20世纪70年代”,不符合题意;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故C不符合题干的“20世纪70年代”,不符合题意;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故B与题干的“20世纪70年代”不符,不符合题意;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人造地球卫星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中国的发明成就。13.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两弹一星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对知识识记的能力。14.C分析:A项“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发生在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需要发扬的时代精神,A不符合题意;B项保家卫国,英雄主义是抗美援朝期间(1950—1953年)需要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B不符合题意;C相关“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是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的模范人物,体现了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的时代精神,也是当时需要发扬的精神,C符合题意;D项解放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是渡江战役期间的革命任务和时代精神,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中国现代史中出现的爱国人士,他们创建了很多对国家有贡献的事迹,需要学生掌握他们的精神。15.C分析: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A项詹天佑是京张铁路的设计者,不符合题意;B项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不符合题意;C项邓稼先是“两弹一星”的功臣,符合题意;D项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邓稼先的事迹。16.B分析:依据题干“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结合课本所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残破,军事落后。科学家邓稼先在缺乏资料,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夜以继日的工作,攻破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最终成功的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为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震惊了中国,震撼了的世界。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中国两弹一星的内容,需要学生了解两弹一星的发明人。17.D分析: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①③属于“一五计划”时期的经济成就。②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④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立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项①③属于“一五计划”时期的经济成就,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要求准确识记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18.A分析: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就是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实行,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A项“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一五计划的实行,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相关内容。解题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3年”“工业化”。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1953年,其基本任务是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二、材料分析题19.(1)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先后爆炸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2)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3)我们应树立为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而学习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来为推动我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发展作出贡献。(4)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分析:(1)本题考查邓稼先的贡献。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2)本题考查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成功的意义。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保证了我国的核反击能力,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我国的和平建设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3)本题考查对邓稼先名言的感想,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说明了邓稼先不为名利、刻苦专研的优秀品质,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因此我们要学习邓稼先的这种优秀品质,树立为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而学习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来为推动我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发展作出贡献。(4)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歇动力;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进步,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故答案为:(1)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先后爆炸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2)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3)我们应树立为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而学习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来为推动我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发展作出贡献。(4)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图片为依托,考查“两弹一星”的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