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第5课三大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二、公私合营目录视频:社会主义好1953年12月,毛泽东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背景②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必要性)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一、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那么,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呢?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时间:形式:目的:步骤:原则:成就:1953—1956年底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农业改造的方式: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②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主要是:土地人股、牲畜农具折价人社、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视频:农业互助组①改造时间:1953——1956年。②改造阶段: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020301基本单位是生产队,土地、大型农具及牲畜无偿归集体所有;产品按劳动工分统一分配土地入股,农具牲畜等作价入社,统一经营,社员集体劳动,产品统一分配由几户或十几户组成,土地等生产资料和产品仍归私人所有,换工互助原则:自愿互利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广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互助组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走合作化道路的优点在那里?集中力量、优势互补交流生产经验学习科学选种合作改善农具兴修水利工程中国的手工业劳动者很多,生产量大,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但绝大多数是分散的个体生产者,由于生产力低、资金少,在旧社会遭受着过重的商业利润的剥削和机器工业的排挤,过着悲惨的生活。建国初期,由于旧中国经济不发达,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解放后,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很大比重。—程子华《建国后的手工业合作化运动》二、手工业合作化改造手工业的原因原因1:个体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原因2: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取得的结果?方式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主要也是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对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结果到了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国家,“私”指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背景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②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二、公私合营视频: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改造时间:1954——1956年。(2)改造方式: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3)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956年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天津市重庆市国家: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每年定期可以拿到年息、红利,同时他们也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公私合营社会:实现了和平过渡,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工人:改善了劳动条件;拥有了保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因此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为什么说这种针对资本家的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呢?截止1956年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同仁堂的公私合营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接受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医药企业之一。乐松生:同仁堂经理率先实行公私合营红色资本家1903年,荣宗敬和荣德生在无锡建立保兴面粉厂。从1914年至1922年,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量占到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到抗战前,荣家已拥有14家面粉厂,另外还衍生出9家纺织厂。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荣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而来。1956年毛泽东会见荣毅仁此后,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给予大力扶持,荣氏企业实现了新的复苏。1952年公私合营,末代老板杨福来。在中国餐饮业500强中,全聚德排名为中式正餐之首。1955年“东来顺”实现公私合营。一百年后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成立集团,进入公司化、市场化和专业化发展。你还知道哪些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北京老字号?天津市青年资本家宣誓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一位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三大改造的完成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对象)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行业改造前改造后农业农民土地私有制集体所有手工业手工业者私有集体所有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家私人所有国家所有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办大社,并大社,结果造成各种消极现象,如生产品种减少,产品质量下降,使得人民群众生活感到不便。具体来说:步子太快,工作粗糙,在公私合营时“裁并”的企业、商业网点太多,使得门市部、零售点太少;大量没有剥削的小商贩、小业主也当作剥削者资产阶级分子进行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益经验,注意吸收不够;对原有工商业者的处理欠妥当,没有使他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历史学习精要》三大改造中出现的问题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三大改造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2)方式(3)经过(4)结果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开始时间:(3)方式:1954年起公私合营(4)结果实行赎买政策(评价)4.三大改造完成的结果、意义、问题特点:①②(1)原因课后小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板书设计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社会主义好谢谢观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2.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3.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因为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学,学生不好理解,因此把它作为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社会主义好二、新课讲解模块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背景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②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必要性)问题;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那么,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呢?农业改造的方式: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②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主要是:土地人股、牲畜农具折价人社、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观看视频:农业互助组①改造时间:1953——1956年。②改造阶段: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问题:走合作化道路的优点在那里?答案:集中力量、优势互补改造手工业的原因中国的手工业劳动者很多,生产量大,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但绝大多数是分散的个体生产者,由于生产力低、资金少,在旧社会遭受着过重的商业利润的剥削和机器工业的排挤,过着悲惨的生活。建国初期,由于旧中国经济不发达,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解放后,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很大比重。—程子华《建国后的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原因1:个体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原因2: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取得的结果?方式:对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主要也是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结果:到了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模块二、公私合营公私合营(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国家,“私”指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背景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②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观看视频: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改造时间:1954——1956年。(2)改造方式: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3)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思考:为什么说这种针对资本家的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呢?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因此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截止1956年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示图片: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了解)同仁堂的公私合营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接受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医药企业之一。三大改造的完成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对象)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三大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办大社,并大社,结果造成各种消极现象,如生产品种减少,产品质量下降,使得人民群众生活感到不便。具体来说:步子太快,工作粗糙,在公私合营时“裁并”的企业、商业网点太多,使得门市部、零售点太少;大量没有剥削的小商贩、小业主也当作剥削者资产阶级分子进行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益经验,注意吸收不够;对原有工商业者的处理欠妥当,没有使他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历史学习精要》问题(总的概括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三、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五、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农业互助组.mp4 华语群星 - 社会主义好.mp3 社会主义好.mp4 第5课 三大改造 教案.doc 第5课 三大改造.pptx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