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第3课盛唐气象目录010203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04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现和影响。国力强盛的唐代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生活风貌?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贞观之治开元盛世618年627年649年713年741年755年663年907年安史之乱唐朝历史大事年表导入农业方面1、垦田面积逐渐扩大。2、农业生产技术改进。3、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4、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一、经济的繁荣(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唐朝从贞观到天宝用了100多年的时间使垦田面积增加了二百多万顷。一、经济的繁荣(农业)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相关史事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曲辕犁一、经济的繁荣(农业)讨论:曲辕犁与长直辕犁的区别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曲辕犁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曲辕犁的优点:1、使犁架变小变轻,可自由控制入土深浅。2、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一、经济的繁荣(农业)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节省人力,提高灌溉效率筒车(模型)筒车示意图一、经济的繁荣(农业)筒车是利用水力驱动的灌溉工具。水轮上所缚竹筒,低可舀水,高可泻水。重视兴修水利唐初至开元年间,兴修水利工程160多项,遍及全国。这些工程多为中小型。小的可灌田数十顷,大的可灌田上万顷。——《新唐书·地理志》唐代水利工程——它山堰使用至今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天宝陂是唐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闽中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一、经济的繁荣(农业)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贞观政要·卷八·论务农》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太宗曰:“今东作方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太宗曰:“……农时甚要,不可暂失。”----《贞观政要·卷八·论务农》治国理念:以农为本以民为本一、经济的繁荣(农业)手工业:①纺织业:品种繁多,尤其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唐朝穿裙衫的妇女蜀锦,专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一、经济的繁荣(手工业)②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秘色瓷邢窑唐三彩一、经济的繁荣(手工业)唐朝陶瓷器的三大代表作品及其特点:①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②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③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一、经济的繁荣(手工业)其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唐朝手工业分布一、经济的繁荣(其他)纺织业陶瓷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蜀锦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青瓷(越窑)如冰如玉白瓷(邢窑)类雪似银唐三彩(黄、绿、白)闻名中外造船业、冶矿业、造纸业都颇具规模一、经济的繁荣史料一:“条条青槐街,相去八九坊。”(唐人名句)史料二:长安城内两个市,各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史料三:“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白居易诗)一、经济的繁荣(商业)(1)唐都长安在城市布局上有哪些特点?①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②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住宅区、商业区截然分开。其中“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坊”是住宅区,城市人口上百万。全城的街道还有排水设施;唐政府也很重视城市绿化。一、经济的繁荣(商业)唐朝的开元通宝(始铸于621年)相关史事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经济的繁荣(商业)唐朝商业繁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第一个表现是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②第二个表现是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③第三个表现是长安的地位,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一、经济的繁荣(商业)材料二:“至(开元)十三年(725年)……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至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二十年,户(增至)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786万多户),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4543万多人)”—杜佑《通典》卷七信息归纳:粮食充足人口增加商业繁荣物价低廉交通发达行旅安全诗歌史书中的盛世繁华国力强盛,百姓安居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唐?杜甫《忆昔》一、经济的繁荣(商业)1、对西域的管理: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二、民族交往与交融2、开明的民族政: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3、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思考: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③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④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二、民族交往与交融4、文成公主入藏7世纪前期青藏高原处于奴隶社会晚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唐太宗时年轻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松赞干布为了更好的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松赞干布因仰慕中原文明,想向中原学习先进的文化等,所以向唐多次求婚。二、民族交往与交融阅读教材,从中找出文成公主入藏的相关信息背景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交流①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②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①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药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②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二、民族交往与交融尺带珠丹上书“和同(为)一家”,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吐蕃与唐朝关系和睦友好,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唐蕃会盟碑二、民族交往与交融带去佛经、医药、历法等书籍。带去种子……传授耕作、纺织、刺绣等技术……吐蕃派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并请求赠送蚕种,派遣酿酒、建筑等技术工匠到吐蕃。—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促进了唐朝与吐蕃的经济文化的交流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讨论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带去了什么?1、内地的文化:如历法、绘画、书籍、书法、医药2、内地的生产技术:如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纺织刺绣、建造房屋等3、内地的优良品种:如茶叶、谷物、蔬菜种子二、民族交往与交融唐蕃和亲的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太宗“天可汗”: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各组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二、民族交往与交融弈棋仕女图在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下,妇女的社会活动表现有哪些?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蹴鞠——唐代“女足”盛行唐朝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思考:唐朝时期开放的社会风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唐代强盛的国力、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和广泛的对外交流,为开放与包容社会风气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三、开放的社会风气(1)唐玄宗时完善科举考试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2)唐诗繁荣的情况怎样?(3)哪三位诗人的成就最突出?1.光耀千古的诗坛四、多彩的文学艺术(1)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使唐朝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2)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仅《全唐诗》辑录的诗歌就有近5万首。四、多彩的文学艺术李白白居易杜甫48900余首诗《全唐诗》四、多彩的文学艺术诗人生活年代代表作诗歌特点李白“诗仙”盛唐《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杜甫“诗圣”盛唐转衰“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诗史”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锤炼、凝重白居易唐朝中期《赋得古草原送别》《秦中吟》《新乐府》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如白话,通俗易懂四、多彩的文学艺术颜氏家庙碑颜真卿颜真卿的字刚柔结合而以丰筋为胜,笔力道劲,韧而富于弹性,结构端庄大气,点画之中具有内在功力,具有一种浑厚雄伟之美。2、书法、绘画等艺术的发展(1)书法:代表: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欧阳询四、多彩的文学艺术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欧阳询的字用笔方整,略带隶意,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四、多彩的文学艺术步辇图阎立本(2)绘画: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①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历代帝王图四、多彩的文学艺术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②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四、多彩的文学艺术(3)当时的音乐、舞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还涌现出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四、多彩的文学艺术莫高窟位于今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随着佛教的兴盛,从4世纪到13世纪近千年的时间里,信徒们陆续开凿了1000多个洞窟,现有洞窟735个,塑造了大量造型精美的佛像,绘制了色彩绚丽的壁画,现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各种彩塑2400余尊,从各个方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商贸往来、民族交往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洞窟内保存的大量佛经、文书,也极为珍贵。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我国的三大石窟,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的彩绘壁画和雕塑四、多彩的文学艺术课堂小结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谢谢观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2.明确唐代诗歌和书画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3.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通过诗歌了解几位大诗人。【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预习导入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现和影响。国力强盛的唐代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生活风貌?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二、新课讲解模块一、经济的繁荣(农业)农业方面1、垦田面积逐渐扩大。2、农业生产技术改进。3、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4、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唐朝从贞观到天宝用了100多年的时间使垦田面积增加了二百多万顷。出示图片: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相关史事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小组讨论:曲辕犁与长直辕犁的区别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曲辕犁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曲辕犁的优点:1、使犁架变小变轻,可自由控制入土深浅。2、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筒车是利用水力驱动的灌溉工具。水轮上所缚竹筒,低可舀水,高可泻水。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节省人力,提高灌溉效率模块一、经济的繁荣(手工业)①纺织业:品种繁多,尤其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出示图片:②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出示图片:唐朝陶瓷器的三大代表作品及其特点:①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②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③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模块一、经济的繁荣(其他)其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小结:模块一、经济的繁荣(商业)史料一:“条条青槐街,相去八九坊。”(唐人名句)史料二:长安城内两个市,各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史料三:“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白居易诗)(1)唐都长安在城市布局上有哪些特点?答案:①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②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住宅区、商业区截然分开。其中“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坊”是住宅区,城市人口上百万。全城的街道还有排水设施;唐政府也很重视城市绿化。相关史事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朝商业繁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①第一个表现是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②第二个表现是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③第三个表现是长安的地位,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信息归纳:粮食充足人口增加商业繁荣物价低廉交通发达行旅安全模块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对西域的管理: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2、开明的民族政: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3、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思考: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③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④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4、文成公主入藏7世纪前期青藏高原处于奴隶社会晚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唐太宗时年轻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松赞干布为了更好的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松赞干布因仰慕中原文明,想向中原学习先进的文化等,所以向唐多次求婚。观看教学视频:步撵图尺带珠丹上书“和同(为)一家”,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吐蕃与唐朝关系和睦友好,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答案:1、内地的文化:如历法、绘画、书籍、书法、医药2、内地的生产技术:如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纺织刺绣、建造房屋等3、内地的优良品种:如茶叶、谷物、蔬菜种子唐蕃和亲的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太宗“天可汗”: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各组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在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下,妇女的社会活动表现有哪些?出示图片唐朝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思考:唐朝时期开放的社会风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唐代强盛的国力、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和广泛的对外交流,为开放与包容社会风气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模块四、多彩的文学艺术1.光耀千古的诗坛思考下面问题:(1)唐玄宗时完善科举考试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2)唐诗繁荣的情况怎样?(3)哪三位诗人的成就最突出?答案:(1)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使唐朝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2)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仅《全唐诗》辑录的诗歌就有近5万首。(3)2、书法、绘画等艺术的发展(1)书法:代表: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欧阳询颜真卿的字刚柔结合而以丰筋为胜,笔力道劲,韧而富于弹性,结构端庄大气,点画之中具有内在功力,具有一种浑厚雄伟之美。(图片:颜氏家庙碑)欧阳询的字用笔方整,略带隶意,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图片:九成宫醴泉铭)(2)绘画: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①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②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3)当时的音乐、舞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还涌现出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莫高窟位于今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随着佛教的兴盛,从4世纪到13世纪近千年的时间里,信徒们陆续开凿了1000多个洞窟,现有洞窟735个,塑造了大量造型精美的佛像,绘制了色彩绚丽的壁画,现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各种彩塑2400余尊,从各个方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商贸往来、民族交往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洞窟内保存的大量佛经、文书,也极为珍贵。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我国的三大石窟,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宝库。三、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学视频:步撵图.mp4 第3课 盛唐气象 教案.docx 第3课 盛唐气象 授课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