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及答案

资源简介

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月考社会法治试卷2020.1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图1是南半球大洲大洋分布示意图,最外面的圈是赤道。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所示的大洋是
(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2.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图中乙大陆上典型的人文景观有(
)
A.密集的水网环绕着大片稻田和村庄B.牧场规模很大,机械化程度非常高
C.在茫茫沙海的绿洲上,有椰枣、小麦和水稻
D.牧民赶着成群结队的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
3.小强在作业本上写了“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是东西经0°和东西经180°,爸爸看了觉的不对,但也不知道具体的界线。你能帮助他们吗?正确的是
(  )
A.东经100°和西经80°
B.东经160°和西经20°C.东经20°和西经160°
 
D.东经90°和西经90°
4.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既濒临海又有陆上邻国的是(

A.辽宁省和云南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辽宁省
C.吉林省和海南省
D.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5.观察下列图,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所在的省和在领土上最北、最东的省是


A.
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②④
6.
下列表述中,属于描述金华市的是


①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属温带季风气候
②1月均温高于0°C,河湖众多,是鱼米之乡
③喜食米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④屋顶坡度较大,没有水运,陆路交通发达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7.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8.“介石先生惠鉴:恩来诸
(?http:?/??/?www.21cnjy.com?)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指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专此布臆。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据此判断,这封信写于(

A.
北伐战争时期
B.
国共十年内战后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重庆谈判后
9.1940年,周恩来在
(?http:?/??/?www.21cnjy.com?)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
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10.下列战役及其影响的知识表格中,正确的是


序号
战役
影响

莫斯科保卫战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中途岛战役
日军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柏林战役
德国法西斯被打败

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剑桥中国史》中描述了“1949—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努力解决中国当代问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挫折。”
下列史实与“描述”吻合的是(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②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全国普遍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观点
④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动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①美苏争霸
②两极格局形成
③联合国成立
④冷战结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时事》杂志曾有篇文章说:“东莞通往深圳的公路一堵车,全球电脑市场就缺货。”这一说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政治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
B.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C.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
D.今天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平等交往的世界
1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中国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议。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这表明(
??)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
②中国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
?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近年来,中国坚持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办了G20杭州峰会,就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创新增长方式、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等达成多项共识;主办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议,共同打造更紧密、更广泛、更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等。这一切都显示了中国(
?)
①在国际关系中日益发挥着主导作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②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③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
④作为逐渐崛起的世界强国,在外交活动中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务实,这里的原则和灵活分别指(

A.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B.高度自治
两种制度
C.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D.一个中国
高度自治
17.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这表明


A.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B.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D.“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生命力
18.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关天培战死炮台?
B.?邓世昌殉国黄海?
C.?义和团火烧教堂???D.?圆明园惨遭洗劫
19.近年来,我国多地雾霾天气逐渐增多,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雾霾正逐渐成为城市的流行病。有网友调侃:“遛狗不见狗,狗叫我才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这警示我们必须(???

①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④把保护环境、绿色发展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读图3,对相关朝代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A.?a、c两朝都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为中国大一统奠定基础
B.?b、d两朝都有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C.?b朝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关系融洽
D.?c朝宋太祖采取“杯酒释兵权”措施,增强了北宋军力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50分)
21.(10分)图2是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黄河流域位于▲纬度(低、中、高),黄河中游支流沿岸的省会城市是▲。(2分)
(2)黄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跨越经度数大约是▲度,流经地区有哪些气候类型?(4分)
(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请列表比较A、B地区人们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4分)
22.(10分)历史小报是我们走进历史、探求新知的一种好方法。认真阅读下面的历史小报,完成相关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历史小报
【板块一
红色城市】
(1)下列城市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请写出这一时期发生在这些城市的相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①北京:
。(1分)
②上海:
。(1分)
③南昌:
。(1分)
④遵义:
。(1分)
【板块二
红色歌谣】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
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
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
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2)“井冈山上朱毛合”的含义是什么?在之后的探索中,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怎么样革命新道路?(3分)
【板块三
红色电影】
(3)经典推荐:电影《我的1919》再现了波澜壮阔的五四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史学界将这一运动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为什么?(3分)
2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侵略者被中国人民彻底“打回去”的历史事件,并说明我们能打败侵略者的根本原因。(2分)
(2)毛泽东和习近平的讲话共同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外交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4分)
(3)请结合奥巴马和习近平的讲话,分析当今世界和平问题的产生根源和解决途径。(4分)
21.故宫
600
年,风雨侵袭,不变其屹。阅读下列与故宫有关的场景,回答问题。
【最短暂的帝制】
1912年2月
12
日,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在接受优待条件后下诏退位;1916年3
月,
袁世凯被迫宣布撤销帝制;1917

7
月,张勋带领的“辫子军”拥护溥仪复辟失败。
(1)溥仪退位及袁世凯撤销帝制分别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恢复帝制相继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
分)
(2)联系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任选其中两次分别分析其迁徙的原因。(2
分)
【最惊艳的展览】
2020

9
月,《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文物大展拉开序幕,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
500
多件国宝悉数登场。通过展览,让人们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通过展览,发掘文物内涵,提升了文化软实力。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故宫见证的变迁对实现民族复兴有哪些启示?
(4
分)
24.阅读材料,了解中外航海的发展
材料一:
图一?
?
?
?
?
?
?
图二?
材料二:这次航海活动并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贸易,对国计民生关系不大。明政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材料三: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后,以钢枪铁炮征服了阿兹特克人。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又消灭了印加帝国……中国的航海活动期间,西洋各国纷纷遣使来中国,1423年,仅南京一次就接了16国使臣1200多人。……之后,我国有更多的人去南洋做工和经商,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对开发南洋做出了贡献。
(1)读材料一两幅图,指出它们分别反映了世界航海史上哪两件著名事件?(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航海活动的目的有何不同?
(4分)
(3)两次航海活动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看,你认为哪个更大?(4分)
社会·法治
参考答案
1-5CBBBD
6-10CACDD
11-15AABDB
16-20CADAC
21.(1)中纬度(1分)
西安(1分)
(2)
22°—25°(1分);高原山地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每个1分)
(3)
区域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A
畜牧业为主(1分)
吃牛羊肉、奶制品;游牧生活,住帐篷(1分)
B
种植业为主(1分)
喜吃面食;定居生活,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1分)
22、(1)(4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遵义会议。(其他相关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发生在该地的事件也可以)
(2)(3分)1928年,朱德率领的队伍和湖南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P51教材
(3)(3分)性质1分,意义两点2分
23.(1)抗日战争(1分)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或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1分)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每点1分)
(3)奥巴马的言论说明了世界和平问题的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分)
习近平的主张体现了解决世界和平问题的途径:促进国际合作、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2分)
24.(1)辛亥革命、护国运动(2分);民主共和的思想已广为传播。(2分)
(2)第一次:九一八事变后,逐步扩大侵华,危机北平;
第二次: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大举进攻上海;
第三次: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四次: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不断战败,最后退往台湾。(2分)
(3)①社会变革要顺应历史潮流;②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要增强综合国力;③维护国家安全;④加强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⑤传承弘扬优秀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等。(4分)
25.
(1)图一是新航路开辟;图二是郑和下西洋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显示中国富强,展现大国风度,进行贸易,互补互利;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掠夺财富,殖民统治
(3)新航路的开辟;郑和下西洋采取的是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这种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给明朝带来巨大财政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政治经济革新;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物种交流。(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图1
图2
B
A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