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三第二学期3月份中考模拟测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初三第二学期3月份中考模拟测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及答案

资源简介

2021年第二学期3月份中考模拟测试试题卷
九年级
社会·法治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孙中山曾说:“我们中国先是误于说我中国四千年来的文明很好,不肯改革,于今也都晓得不能用,定要取法于人。我们绝不要随天演的变更,定要为人事的变更,其进步方速。”下列体现孙中山“取法于人”、促进中国“进步方速”的作为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制的政府????
?②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③促成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主张民主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谈及革命道路时,毛泽东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在共产党发展历程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南昌起义,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②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③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全线出击
④遵义会议后展开灵活的机动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歌曲与口号往往是特定年代和历史事件的反映。下列歌曲或口号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②还我山东,还我青岛③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④稻谷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上太空吸袋烟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4、为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道:“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和肝。八年烽火山河破,三载硝烟宪政残,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 )???????
A.?红军长征??????????????????????????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
5、孙中山说:“‘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这一目标作出的决策是(

A.推行民主选举
B.农村包围城市
C.集中优势兵力
D.实行土地改革
6、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A
一五计划完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B
五四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D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改变两大阵营力量对比,是二战转折点
7、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①美苏争霸
②两极格局形成
③联合国成立
④冷战结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某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为宗旨。据此判断,该国际组织的旗帜图案是(

(
A
B
C
D
)
9、长久流行于安徽凤阳的花鼓词“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却变成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凤阳花鼓词的这一变化源于(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安吉县余村依托“竹海”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从污染村蜕变成国家4A级景区。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超5.5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这启示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
(
)
①保护好了环境就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②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坚持绿色富民
③发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④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年3月5日至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召开。据此回答11-12题。
11、大会召开之前,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各省区市政府网站等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广大网民踊跃参与。这说明(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③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④网络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2、大会在充分讨论审议的基础上,表决通过了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法治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等决定。这体现了(

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3、民营经济一直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是浙江形象的金名片。民营经济创造了浙江六成以上的GDP、七成的税收以及近九成的就业岗位,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说明民营经济(

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③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这首《不忘初心》反映了百姓呼声、时代所向。“最美中国道路”是指(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社会主义道路
C.改革开放道路
D.可持续发展道路
15、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断反映了(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
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③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21年央视春晚上,一群由杭州某科技公司研发的会跳舞的机器牛火了。导演选择这家公司的原因是,这些机器牛已经是第七代创新产品,他们的产品更加灵动,更加适合舞台表演。这启示我们(

A.
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B.
自主创新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C.
要重视科技研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D.
我国的科学技术已全面超越发达国家
17、在后疫情时代,我国政府将经济政策的最大着力点放在稳就业、保民生工作上,阶段性减免税费,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劳动者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这样做有利于(

①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②守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③增进民生福址,保障公民物质帮助权
④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动法治建设进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8、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该目标有利于(

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政治理念
②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③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④坚定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9、绘制知识结构图可以明晰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0、近年来,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推进中欧关系,维护多边主义,引领全球治理变革,成为世界乱象中的中流砥柱。这表明我国(

①以开放为动力,以合作为目标
②承担国际责任,贡献中国智慧
③推动国际治理,重塑世界格局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5大题,共60分。)
21.(10分)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有许多人与事值得我们铭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这是组委会给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得者汪勇的颁奖词。疫情期间,快递员汪勇凭借一己之力,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上下班接送、物资捐助等志愿服务、守护了武汉的医护人员,得到点赞无数。
(1)根据材料,运用守望精神家园的相关知识分析汪勇获得点赞的理由。(4分)
材料二:疫情是面“照妖镜”,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也看到了人性的黯淡。失职失察、一问三不知的政府官员;哄抬物价、售卖伪劣产品的企业;谎报瞒报的“聪明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
(2)结合材料二,谈谈在“后疫情”时代不同社会主体应如何承担厉行法治的职责。(6分)
22.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是一位伟人1917年写下的七言绝句。他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加入共产党,1924年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材料中的这位伟人是谁?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遭受的重大挫折,请举例说明他见证的党在不同的革命时期所遭遇的挫折或付出的牺牲。(6分)
材料二:
(2)斯人已逝,海棠依旧。对伟人最好的怀念,是延续他千古垂范的精神品格。结合材料二,说说这位伟人所作的贡献是如何体现他的精神品格的。(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汲取伟人的精神力量,实现人生抱负?(4分)
23.(12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中砥砺前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A
B
1919
1949
197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期
实现民族独立
)
(1)请写出年代尺中A、B处的历史事件。(4分)
(2)为“实现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不懈努力,请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4分)
材料二:“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两个角度说明1979年的中国开始“走进万象更新的春”。(4分)
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名人事迹】俞秀松(1899-1939),绍兴诸暨人,一个为信仰而献身的烈士。17岁时,他就立下“做一个利国利民的东南西北人”的伟大志向。民国8年,他发动约3000名学生汇集在杭州湖滨公园,声援北京、上海学生的正义之举,被誉为杭州学生运动的领袖和先驱。
(1)结合上述资料和历史背景,说明俞秀松积极声援学生义举的原因。(4分)
【相关链接】山下湖镇依靠淡水珍珠的发展,获得了“中国千强镇”的称号。但由于湖水受污染,水质明显下降,珍珠产业曾一度陷入困境。为此,山下湖镇政府实施了史上最严“禁养令”,按“退养一批、整改一批、示范一批”原则开展剿灭珍珠养殖V类水整治,并实行“一户一档”长效管理;该镇A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工厂化养殖,养殖密度达到传统模式的50倍以上,公司研发的废水处理装置,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做到废水零排放;该镇B村村民发起了“五水共治”募捐,成立护水志愿队,劝说大家护水成为每日“功课”。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关链接中的做法给“建设美丽水乡”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借鉴?(6分)
25.(14分)70年波澜壮阔,70年砥砺奋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彰显民主追求】
黄炎培:“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毛泽东:“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摘编自黄炎培《延安归来》
(1)为跳出“周期律”,建国初期我国在政治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请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
(
注:
2019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359
元,增长
5.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021
元,
增长
6.2%

2019
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
2.64
,比
2015
年缩小了
0.09

图2
图1
)【数字见证经济成就】
(2)根据图文信息,概括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4分)
【舞台展示大国风范】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有1264家企业参展上海第三届进口博览会,世界500强企业连续参展比例高达80%,达成意向成交额726.2亿元;为世界各国提供疫苗,共同抗击新冠疫情。
(3)面对中国付出的努力,国外一些反华势力认为:中国想要替代美国做世界霸主。如果你是我国的外交部发言人,将如何反驳?(6分,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证严密)
九年级
社会·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B
D
B
A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A
B
C
C
D
A
C
二、非选择题(五大题,共60分。)
21.(10分)
(1)因为他: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在他人生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践行了爱国、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价值,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为战胜疫情提供了精神力量。(答出两点即可,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企业要依法经营,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公民要尊法守法,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2、(14分)
(1)周恩来。(2分)在大革命时期,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在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多次围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4分)
(2)1927年8月,周恩来等人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他勇于斗争,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2分)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并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他爱好和平、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责任意识、开放的全球意识和大局意识。(2分)
(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任选2个角度,其他言之有理也可。4分)
23.(12分)
(1)A:五四运动
B: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4分)
(2)举例:1935年领导一二·九运动,掀起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促成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符合题意,举两例即可得4分)
(3)经济:1979年,提出设立经济特区的构想,实行对外开放,我国经济开始飞速发展。(2分)外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2分)
24、(10分)
(1)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北京、上海等地学生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与挽救民族危亡,俞秀松积极响应五四运动。(4分)
(2)政府要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企业要加强科技研发,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水污染防治力;村民要积极参与和努力,从自身小事做起,增强护水意识与行动。(每点2分,共6分)
25.(14分)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4分)
(2)我国经济持续增速发展,农村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4分)
(3)(此题为开放型试题,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证严密)示例:观点: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不会做世界霸主,也不想做世界霸主。论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和组织发展经贸合作,充分体现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共同发展;我国举办进博会,说明我国积极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以中国的发展带动全球经济复苏,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为各国提供疫苗,说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认为中国要代替美国称霸世界的说话,其目的是为了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遏制中国的发展。(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