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7课时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二)种子胚根总是向 长,胚芽总是向 长;若将幼苗横着放,它的根将向 生长,茎将向 生长。这是因为植物体的根和茎能感受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根向着重力作用的方向生长,称为性(正向地性);茎背着重力作用的方向生长,称为 性(负向地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 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 ,以维持其生存。植物体能感受机械刺激,并产生反应。植物的这种特性称为 性。1:植物对重力的反应、植物根生长对水的反应。常结合植物根、茎生长的特性进行考查,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实验题、识图题、分析题等。2:植物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题型以选择题、分析题为主。考法1 植物对重力的反应植物生长过程中会对重力这一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表现出向地性或背地性,这一现象称为重力反应。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引起重力反应的激素是生长素B.在a、b、c、d中,激素含量最多的是dC.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只有b、cD.重力反应都体现了激素作用的两重性[题组冲关]植物生长过程中会对重力这一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表现出向地性,这一现象称为重力反应。(1)茎的负向地性利于植物接受更多的阳光和空气,根的正向地性利于植物深入土壤吸收 ,这些现象都是植物 的表现。(2)独脚金内酯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作用广泛。为研究独脚金内酯是否参与重力反应的调控,研究人员将正常生长状态下的水稻幼苗水平放置后,施加一定浓度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一段时间后测量茎的弯曲角度θ(如图1)。实验结果(如图2)表明,GR24能 植株的重力反应。(3)已知生长素在植物的重力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为研究GR24影响重力反应的作用机理,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了上述幼苗上半侧、下半侧(图1)中生长素响应基因R的表达情况(R基因的表达量与生长素含量正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由对照组的结果可知重力刺激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是 ,导致茎两侧的细胞生长速度表现为 ,从而形成一定角度的弯曲,表现出负向地性。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并结合图2可推测 。(4)为检验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在图2实验的基础上补充A、B两组实验,其中A组用生长素类似物NAA处理,B组用 处理。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A组幼苗弯曲角度大于对照组,B组幼苗弯曲角度 ,则可进一步证明上述推测的正确性。考法2植物根生长对水的反应(2020春?慈溪市期末)某同学探究植物的根对水的反应的实验装置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B.实验中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C.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茎和叶的生长状况D.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j-y[题组冲关])根据“探究植物对水的反应”实验,完成下题:(1)【实验过程】①提出问题: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湿,植物的根将怎样生长?②建立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你的假设是: .③设计验证方案: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哪些变量: .④实施方案.⑤得出实验结论.(2)【课后思考】植物的这种向水性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3)【拓展应用】读图并用该实验的结论解释沙漠中的骆驼刺的根系为什么长得很深? .考法3植物对机械刺激的反应(2020秋?南岗区校级月考)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羞草会对陌生的机械刺激产生剧烈反应:把叶子合上,将含羞草从轨道上扔下,让它们坐了一次植物过山车。含羞草对此作出了反应,闭紧了叶子。在一天之内以60次为一组,重复7组让含羞草反复跌落,没多久,它们在跌落时就毫无反应了。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植物能“记住”外界信息,进一步佐证了( )①一切物质都有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特性②生物的反应形式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题组冲关]阅读并分析下列资料,用生物学术语描述资料中所体现的生物学特征:资料1:一粒松树种子能发育成一棵大的松树,并能结出许多松子。资料2:一只黑色的母狗生出一窝小狗,这些小狗的毛色有黑色,也有黄色、花色等其他颜色。资料3:辽阔的非洲草原上,饥饿的狮子在四处觅食。资料4:鲸鱼生活在海洋中,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资料5:人们在观赏含羞草时,若触动它的小叶,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叶柄下垂,过一段时间又会恢复原状。(1)资料1说明生物 。(2)资料2说明生物 。(3)资料3说明生物 。(4)资料4说明生物 。(5)资料5说明生物 。1.(2020秋?滨江区期末)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会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长,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茎的重新定向可能与重力有关。如何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说呢?19世纪的科学家难以找到无重力的实验环境。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制造了一个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证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蚕豆幼苗的根向旋转木板外生长,说明根的生长向着“人造重力”方向B.蚕豆幼苗的茎向旋转木板中心生长,说明茎的生长背着“人造重力”方向生长C.植物感受刺激并做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这个实验无法说明植物的感应性D.根和茎能弯曲生长的本质原因是蚕豆幼苗的根和茎上的生长素分布不均2.(2020秋?拱墅区校级期中)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有促进作用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3.新昌的南北大道用银杏做行道树,一到秋冬季节,银杏叶子会变黄掉落,为美丽新昌增添了亮色,这种现象是植物对( )A.温度刺激的感性运动B.水分刺激的向性运动C.光照刺激的向性运动D.机械刺激的感性运动4.下列对植物激素的认识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包含生长激素、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等B.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C.植物表现出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D.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在植物体内含量很高5.如图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 )A.B.C.D.6.(2020春?奉化区期末)为使一株如图甲直立生长的植物弯向花盆的左侧或右侧生长,小科同学采用如图乙放置,一段时间后直立花盆,植物弯向花盆 侧生长,这利用植物茎有 的特性。7.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 。倒放在地面的种子会把根长到土里去,这是植物根的 。平时没有指南针时,我们可利用周边的物体确定南北的方位,开阔地上的树冠向 (选填“南”或“北”)的方向较茂盛,这是植物对 作出的反应,其原因是:单侧光照使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 ,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 ,生长快,从而产生弯曲现象。8.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放在窗台上的草本植物会朝向窗外生长,这些现象被称为向光性,是植物对 (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的一种适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光线能够使植物体中的生长素(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因此,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这是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为什么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呢?你的假设是 .9.(2020春?鄞州区期末)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植物向光性时,曾做过如下实验:组别ABCDE实验设计思路实验现象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胚芽鞘直立生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1)由A、B两组实验可知:幼苗的向光性与胚芽鞘的 有关,并由此推断可能产生某种刺激,促进了生长。(2)由A、C两组实验可知:产生促进生长的刺激与 无关。(3)表中★处应填写 。10.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小应进行以下实验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甲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③观察并记录每颗玉米粒根和芽的生长方向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1)本实验验证了植物的哪种感应性现象 ?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外界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 。(2)培养皿放在暗处的目的是 (3)请设计一个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右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7课时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二)种子胚根总是向 下长,胚芽总是向 上长;若将幼苗横着放,它的根将向 下 生长,茎将向 上 生长。这是因为植物体的根和茎能感受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根向着重力作用的方向生长,称为正向重力性(正向地性);茎背着重力作用的方向生长,称为 负向重力性(负向地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 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 水分 ,以维持其生存。植物体能感受机械刺激,并产生反应。植物的这种特性称为 感震 性。1:植物对重力的反应、植物根生长对水的反应。常结合植物根、茎生长的特性进行考查,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实验题、识图题、分析题等。2:植物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题型以选择题、分析题为主。考法1 植物对重力的反应植物生长过程中会对重力这一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表现出向地性或背地性,这一现象称为重力反应。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引起重力反应的激素是生长素B.在a、b、c、d中,激素含量最多的是dC.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只有b、cD.重力反应都体现了激素作用的两重性【答案】A【解答】解:A、引起重力反应的激素是生长素,表现出向地性,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B、在a、b、c、d中,激素含量最多的是b,B错误;C、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只有a、b、c,具有抑制生长作用的只有d,C错误;D、重力反应中茎的背地性没有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故选:A。[题组冲关]植物生长过程中会对重力这一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表现出向地性,这一现象称为重力反应。(1)茎的负向地性利于植物接受更多的阳光和空气,根的正向地性利于植物深入土壤吸收 ,这些现象都是植物 的表现。(2)独脚金内酯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作用广泛。为研究独脚金内酯是否参与重力反应的调控,研究人员将正常生长状态下的水稻幼苗水平放置后,施加一定浓度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一段时间后测量茎的弯曲角度θ(如图1)。实验结果(如图2)表明,GR24能 植株的重力反应。(3)已知生长素在植物的重力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为研究GR24影响重力反应的作用机理,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了上述幼苗上半侧、下半侧(图1)中生长素响应基因R的表达情况(R基因的表达量与生长素含量正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由对照组的结果可知重力刺激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是 ,导致茎两侧的细胞生长速度表现为 ,从而形成一定角度的弯曲,表现出负向地性。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并结合图2可推测 。(4)为检验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在图2实验的基础上补充A、B两组实验,其中A组用生长素类似物NAA处理,B组用 处理。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A组幼苗弯曲角度大于对照组,B组幼苗弯曲角度 ,则可进一步证明上述推测的正确性。【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植物根的向地性有利于根部深入土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此现象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2)图2中,横放的幼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对生长素不敏感,故近地侧背地生长,在施加一定浓度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一段时间后测量茎的弯曲角度θ减小,说明GR24能减弱植株的重力反应。(3)由于R基因的表达量与生长素含量正相关,图3中,由对照组的结果可知重力刺激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是下半侧生长素含量高于上半侧,茎对生长素不敏感,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作用明显,所以下半侧生长快于上半侧,从而形成一定角度的弯曲,表现出负向地性。.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及图2结果可知,GR24通过降低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的差异从而减弱重力反应。(4)NAA是生长素类似物,为检验上述推测,在图2实验的基础上补充A、B两组实验,其中A组用生长素类似物NAA处理,B组用GR24+NAA处理。实验结束后若A组幼苗弯曲角度大于对照组,B组幼苗弯曲角度大于实验组且小于A组,则推测正确。故答案为:(1)水和无机盐适应环境(2)减弱(3)下半侧生长素含量高于上半侧下半侧快于上半侧GR24通过降低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的差异从而减弱重力反应(4)GR24+NAA大于实验组且小于A组考法2植物根生长对水的反应(2020春?慈溪市期末)某同学探究植物的根对水的反应的实验装置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B.实验中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C.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茎和叶的生长状况D.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A、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不能探究生长是否需要阳光,A错误;BD、幼苗的左边是干土,右边是湿土,变量就是水的含量不同,根表现出的是向水性,B正确,D错误;C、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没有其他因素(例如光照等)的影响,不需录记录幼苗茎和叶的生长状况。故选:B。-c-n-j-y[题组冲关])根据“探究植物对水的反应”实验,完成下题:(1)【实验过程】①提出问题: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湿,植物的根将怎样生长?②建立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你的假设是: .③设计验证方案: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哪些变量: .④实施方案.⑤得出实验结论.(2)【课后思考】植物的这种向水性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3)【拓展应用】读图并用该实验的结论解释沙漠中的骆驼刺的根系为什么长得很深? .解:根据“探究植物对水的反应”实验,完成下题:(1)【实验过程】①提出问题: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湿,植物的根将怎样生长?②建立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你的假设是:植物的根向水分充足的方向生长.③设计验证方案: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土壤的干湿程度不同,保持土壤中的无机盐、空气等相同.④实施方案.⑤得出实验结论.(2)【课后思考】植物的这种向水性对植物的生存有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3)【拓展应用】读图并用该实验的结论:骆驼刺生命活动需要水,而沙漠浅层缺少水,故往下生长吸取地下深层的水,所以沙漠中的骆驼刺的根系长得很深.故答案为:(1)②植物的根向水分充足的方向生长;③控制土壤的干湿程度不同,保持土壤中的无机盐、空气等相同(2)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或其它合理答案)(3)骆驼刺生命活动需要水,而沙漠浅层缺少水,故往下生长吸取地下深层的水(或其它合理答案)考法3植物对机械刺激的反应(2020秋?南岗区校级月考)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羞草会对陌生的机械刺激产生剧烈反应:把叶子合上,将含羞草从轨道上扔下,让它们坐了一次植物过山车。含羞草对此作出了反应,闭紧了叶子。在一天之内以60次为一组,重复7组让含羞草反复跌落,没多久,它们在跌落时就毫无反应了。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植物能“记住”外界信息,进一步佐证了( )①一切物质都有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特性②生物的反应形式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①④符合题意,依据题意,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植物能“记住”外界信息,进一步佐证了一切物质都有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特性,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错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③错误,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反应特性。故选:B。[题组冲关]阅读并分析下列资料,用生物学术语描述资料中所体现的生物学特征:资料1:一粒松树种子能发育成一棵大的松树,并能结出许多松子。资料2:一只黑色的母狗生出一窝小狗,这些小狗的毛色有黑色,也有黄色、花色等其他颜色。资料3:辽阔的非洲草原上,饥饿的狮子在四处觅食。资料4:鲸鱼生活在海洋中,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资料5:人们在观赏含羞草时,若触动它的小叶,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叶柄下垂,过一段时间又会恢复原状。(1)资料1说明生物 。(2)资料2说明生物 。(3)资料3说明生物 。(4)资料4说明生物 。(5)资料5说明生物 。:(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一粒松树种子能发育成一棵大的松树,并能结出许多松子。反应出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的特征。(2)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一只黑色的母狗生出一窝小狗,这些小狗的毛色有黑色,也有黄色、花色等其他颜色。一只黑色的母狗生出一窝小狗,这是遗传特性;一窝小狗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这是变异现象。(3)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饥饿的狮子四处觅食体现的是生物需要营养。(4)鲸鱼生活在海洋中,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说明生物需要呼吸。(5)人们在观赏含羞草时,若触动它的小叶,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叶柄下垂,过一段时间又会恢复原状。表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植物的叶具有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草履虫的趋利避害等。故答案为:(1)能生长繁殖;(2)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3)需要营养;(4)能够呼吸;(5)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1.(2020秋?滨江区期末)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会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长,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茎的重新定向可能与重力有关。如何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说呢?19世纪的科学家难以找到无重力的实验环境。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制造了一个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证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蚕豆幼苗的根向旋转木板外生长,说明根的生长向着“人造重力”方向B.蚕豆幼苗的茎向旋转木板中心生长,说明茎的生长背着“人造重力”方向生长C.植物感受刺激并做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这个实验无法说明植物的感应性D.根和茎能弯曲生长的本质原因是蚕豆幼苗的根和茎上的生长素分布不均【解答】解:据图可见:蚕豆幼苗的根向着旋转木板由于转动产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长;蚕豆幼苗的茎背着旋转木板由于转动产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长。蚕豆幼苗的根和茎上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根与茎弯曲生长,从而说明生物体具有应激性,C符合题意。故选:C。2.(2020秋?拱墅区校级期中)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有促进作用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解答】解:由图可知,生长素无论对哪一种器官,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三种器官促进生长作用最大,是最适宜的浓度。D点对应的浓度促进芽、茎生长,抑制根的生长。生长素浓度对幼嫩和成熟细胞的影响,图中没有体现,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3.新昌的南北大道用银杏做行道树,一到秋冬季节,银杏叶子会变黄掉落,为美丽新昌增添了亮色,这种现象是植物对( )A.温度刺激的感性运动B.水分刺激的向性运动C.光照刺激的向性运动D.机械刺激的感性运动【解答】解:秋冬季节温度降低,银杏叶子会变黄掉落,这种现象是植物对温度刺激的感性运动。故选:A。4.下列对植物激素的认识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包含生长激素、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等B.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C.植物表现出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D.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在植物体内含量很高【解答】解:A、植物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五类;A错误B、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协调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C、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从向光一侧运输到了背光一侧,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所以植物表现出了向光性,C错误;D、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少,植物激素在细胞分裂与伸长、组织与器官分化、开花与结实、成熟与衰老、休眠与萌发以及离体组织培养等方面,分别或相互协调地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分化;D错误。故选:B。5.如图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 )A.B.C.D.【解答】解:用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别不均匀,从而使植物的茎产生向光生长,同时植物的根有向地生长的特性;分析各选项:A中的植物没有对单侧光作出反应,B中植物的根没有表现出向地性,C中的植物根的生长方向不对,只有D中的植物既表现出向光性、也表现出向地性。故选:D。6.(2020春?奉化区期末)为使一株如图甲直立生长的植物弯向花盆的左侧或右侧生长,小科同学采用如图乙放置,一段时间后直立花盆,植物弯向花盆 侧生长,这利用植物茎有 的特性。【解答】解: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具有向水性和向光性。小科同学采用如图乙放置,一段时间后直立花盆,植物弯向花盆右侧生长,这利用植物茎有向光性。故答案为:向光7.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 。倒放在地面的种子会把根长到土里去,这是植物根的 。平时没有指南针时,我们可利用周边的物体确定南北的方位,开阔地上的树冠向 (选填“南”或“北”)的方向较茂盛,这是植物对 作出的反应,其原因是:单侧光照使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 ,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 ,生长快,从而产生弯曲现象。【解答】解: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茎向光生长,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应激性,倒放在地面的种子会把根长到土里去,这是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素的不同浓度分别适合根,茎,叶。其中,叶的生长速浓度最小,茎最大。开阔地上的树冠向南的方向较茂盛,这是植物对光照作出的反应。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从而产生弯曲现象,这是植物的向光性。故答案为:应激性;向地性;南;光照;不均匀;较高8.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放在窗台上的草本植物会朝向窗外生长,这些现象被称为向光性,是植物对 (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的一种适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光线能够使植物体中的生长素(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因此,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这是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为什么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呢?你的假设是 .【解答】解: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植物胚芽出土后,受到阳光的影响,茎并不是笔直向上生长的,而是弯向光源生长,植物的这种现象被称为向光性,是对光的刺激的反应,是植物对光合作用的一种适应,说明生物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生长素在光线比较弱的时候产生比较多,阳光会抑制生长素的生长.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横向运输,由向光侧向背光侧横向运输,因此背光侧较多.故答案为:光合作用;生长素跑向背光面(光会抑制生长素的生长).9.(2020春?鄞州区期末)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植物向光性时,曾做过如下实验:组别ABCDE实验设计思路实验现象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胚芽鞘直立生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1)由A、B两组实验可知:幼苗的向光性与胚芽鞘的 有关,并由此推断可能产生某种刺激,促进了生长。(2)由A、C两组实验可知:产生促进生长的刺激与 无关。(3)表中★处应填写 。【解答】解:(1)A组有单侧光照射,因此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虽然有单侧光照射,但是没有尖端,不能接受单侧光刺激,同时也无法产生生长素,既不生长也不弯曲。由此可知:幼苗的向光性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2)A组有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组也有单侧光照射,但胚芽鞘直立生长;由此可知:产生促进生长的刺激与光照无关。(3)由(1)可知:幼苗的向光性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E组基部套上锡箔,胚芽鞘尖端见光,因此: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故答案为:(1)尖端;(2)光照;(3)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10.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小应进行以下实验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甲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③观察并记录每颗玉米粒根和芽的生长方向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1)本实验验证了植物的哪种感应性现象 ?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外界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 。(2)培养皿放在暗处的目的是 (3)请设计一个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右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解答】解:(1)本实验中的4粒种子,分别指向4个不同方向,并且用棉花团固定,观察放置不同方向的种子的根生长方向有什么不同,为了验证根的向地性。根的向地性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地球引力的刺激作为的反应。(2)光对植物也有感应性,为了排除阳光或者说光对种子各部分生长发育的影响,培养皿应放在暗处。(3)要想幼嫩植株长成如图所示形态,可以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即可。其原理是茎具有背地性。故答案为:(1)根的向地性;对地球引力的刺激作为的反应(2)为了排除阳光或者说光对种子各部分生长发育的影响(3)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7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第7课时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二)(原卷版).doc 第7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第7课时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二)(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