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说出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掌握一些最基本应对地震的自保常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地图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通过读图和分析地图及相关资料的方法辅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交流探讨等过程,体会用图学习的方法,形成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关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习惯;加强减灾、防灾意识。 教学重点 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2.要有初步的防震、减灾常识和临震时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学难点 日本的工业及其分布 教学策略 对于“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利用读图分析的方法。 对于“防震、减灾”的有关内容,采取情景模拟和讨论的方法。 教学用具 CAI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 媒 体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引入新课 播放媒体以“北国之春”为背景音乐,屏幕上滚动呈现“富士山”“相扑运动员”“穿和服的女子”“漫画”“茶道”“日本的房屋”…… 提问: · 你看到了什么? · 这是表现的哪个国家? · 关于这个国家你还能说出什么更多的内容? · 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 欣赏、观看并回答: · 略。 · 日本。 · · “北国之春”(民歌)。 讲授新课 一、日本在 呈现我们身边的日本的工业产品 转承:让我们一起去中国的近邻日本探访。你还知道哪些日本的文化? 认真聆听,细细品味,然后回答:汽车、相机、寿司等。 日本的位置 呈现“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提问: 描述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 补充: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孤岛链上,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来读图分析日本经纬度及领土组成的有关内容。 看图、思考并回答: · 太平洋;日本海。 · 太平洋的西北部。 · 亚欧大陆东部的岛国,太平洋的西北部。 领土组成 呈现“日本地图”, 要求:一名学生用鼠标找出日本的四个大岛。 补充:日本的领土由3900多个小岛组成,其中四个大岛占全国面积的96%,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多达1.27亿,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观看屏幕,识记有关内容。 二、一衣带水的邻国 补充历史材料: “鉴真东渡” “甲午战争”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阅读材料,了解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28活动。 说出日本的哪些文化源于古代中国?文字、佛教、医药、建筑、茶道等等 分组完成活动。 三、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呈现六大板块图 课件回顾富士山(活火山) 提问:日本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日本位于哪个火山地震带上? 补充: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看图、分析并回答: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呈现“富士山”的图片 提问:日本最著名的火山是什么? 要求:学生介绍有关富士山的更多内容。 学生回答:富士山。 思考回答: 日本的象征;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海拔3776米;重要的旅游景点。 “火山这国、地震之邦” 播放地震片断 要求思考:地震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指出:日本全年有感地震有1500多次,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毁灭生灵的头号杀手。地震的危害来自于地震作用下的建筑物倒塌。 观看、感受后回答: 建筑物的倒塌。 呈现日本传统的木式建筑图片 要求: 讨论分析传统民居与抗震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是一个教师,你将如何给学生讲“临震”时如何自我保护?引导学生读P30图7.53、图7.54、P31知识之窗,成活动。 分组讨论: 多采取木材,较轻而且框架可以相互支撑。 多为两层,不高,可以增加防震效果。 告诫小学生,不可惊慌,找坚实的家具下藏身。 在户外,到空旷的地方去。 四、资源小国、 经济大国 1.日本的工业特点 2.日本工业的分布 拓展知识 回顾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原因之一是国内资源匮乏,地域狭小。 地理图册 指导读图7.62 知识之窗 读地理图册P19日本原料进口、商品输出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32活动 指导学生读图7.58 读图7.59,7.60,7.61 补充资料:日本对全球出口的工业制成品。 找出日本主要的工业区 说出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 指导阅读,补充资料 学生分组读图,完成活动, 了解日本汽车出口的地区分布 认识到日本国力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科技力量雄厚,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知识。 略 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完成教材P34活动。 了解日本的填海造陆和日本现代化的交通。 课堂小结 板书归纳 归纳本节主要知识点: 通过归纳的方式理顺本节的重点知识 复习巩固 展示练习题:读日本轮廓图回答问题。 略 讨论、回答。从略。 布置作业 ? 要求:调查市面上来自日本的产品。 课后完成。 反思:日本的学习离不开历史,离不开与中国的的关系,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可扩大课堂容量,让学生充分 地认识到日本文化的渊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地震知识的学习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和防震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