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在进行主题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刘少奇在《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中说:“孙中山先生很早就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口号,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中国的工业化必须依靠国内广大的农村市场,没有一个彻底的土地改革,就不能实现新中国的工业化……”上述这段话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行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①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 
②为解放生产力和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③加快进行民主政治建设
④尽快扫除农村的文盲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 在这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随后新中国( )
A.实施了“一五”计划 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C.实施了三大改造 D.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
4. 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 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此“发展战略”( )
A.使农民有了土地,翻身做主人
B.使我国基本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C.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6. )以下图片反映的历史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分析图片,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
    
①经济高速发展 ②人民生活困难 
③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④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春联也反映了时代的信息,以下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是( )
A.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
B.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
C.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
D.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8. 1964年10月的某一天,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发生了蘑菇云腾空而起的现象。你认为最有可能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中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D.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飞天成功
9. 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10. 下图的纪念馆主要是为了纪念(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1. 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理由是( )
A.开始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
B.解决了“文革”中的遗留问题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2. 长期在中国考察的澳大利亚当代学者尼古拉斯·泰善说:“中国的民族政策令人赞赏,值得世界上许多别的国家借鉴。”这里的“民族政策”在我国许多地区成功实施,其中包括( )
A.新疆 B.香港
C.台湾 D.澳门
13. 下图所示钱币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
A.西藏和平解放 B.香港回归祖国
C.澳门回归祖国 D.战略导弹部队建立
14. 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不包括(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5. 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A.朝鲜停战协定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属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也还得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 《社会主义好》是一首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的革命歌曲。歌曲旋律奋发激昂,高度颂扬了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人民新中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同时唱出了全国人民坚决跟定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然而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历经曲折与坎坷。
材料三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 中共十七大报告
请回答:
(1)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了一次长达十年的严重失误。这次失误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在农村的改革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对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年1月11日,国民党政府照会英国,声明九龙问题暂时搁置,中方保留日后提出讨论之权。同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明确指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它的收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冯仲平《论战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即表明了对香港问题的严正立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唐文贵等《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材料二 二战后,由于英国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维持它在香港的统治,加之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香港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直到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才揭开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会谈的序幕。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双方终于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 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摘编自肖元恺《中英关系与香港问题》等
材料三 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材料四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 575亿港元增至9 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宋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历届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一致观点。
(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并分析指出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
(4)材料四反映了香港回归后怎样的经济现象?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谈。两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等共同认识下,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新闻公报。
材料二 “连主席个人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
(1)材料一中提到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国共两党共同迈出了这历史性的一步,这一步的迈出意味着什么?
(3)20世纪90年代的哪一历史事件也使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ADC 6-10DCACC 11-15AABCC
二、非选择题
16. (1)进行土地改革;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
(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内乱或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制造的政治动乱。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4)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17. (1)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将适时解决香港问题。
(2)香港回归的道路充满曲折;香港问题的解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3)方针:“一国两制”。权力关系:授权与被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来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
(4)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5)做法:增强综合国力;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18. (1)1992年由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共同倡导。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2)两岸政治僵局初步缓解,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肯定;有利于台湾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大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1993年的“汪辜会谈”。
(4)积极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自觉地同一切“台独”行为作坚决斗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