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下列事件,最早向世界显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决心的是(  )
A.虎门销烟 B.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2. 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 
④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 漫画多以含蓄. 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订立的条约使清政府受到的损失是(  )
A.丧失了领事裁判权
B.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化
C.天津被增开为商埠
D.外国的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岸可以自由航行
4. 辨析下面漫画,请你判断它与哪一文件有关(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资治通鉴》 D.《农政全书》
5. 日本的吉田松阴在《幽室文库》中写道:“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压中国,临印度……”从中获得的主要信息是(  )
A.日本制定的侵略目标之一是侵占中国
B.日本制定的最终侵略目标是侵占中国
C.日本的侵略势力已大大增强
D.清政府的腐败为日本的侵略提供了机会
6.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 黑龙江以北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7. 瓦德西在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由此看出义和团运动的伟大功绩是(  )
A.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B.把中国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
C.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8. 抓住关键词进行记忆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式。有位同学用“赔偿. 拆毁. 划定. 严禁”四个词来帮组记忆某一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  )
A.《辛丑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9. 《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
A.开商埠  B.建教堂 
C.办工厂  D.设使馆
10.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装裱的“屋子”和所用“材料”分别指(  )
A.清朝封建统治;变法维新思想
B.清朝资本主义发展;民主科学思想
C.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D.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思想
11.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
12. 图人物被誉为状元实业家,他提出的口号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自强保种?
C. 师夷长技以自强? D. 实业救国
13. 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 迁都. 变法”,其中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
A.拒和 B.迁都
C.变法 D.革命
14. 1898年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  )
A.裁撤冗员
B.开办新式学堂
C.训练新式军队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15. “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由此表明,科举制废除的直接影响是(  )
A.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根基
B.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发展
C.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漫画一 《八国之辱》     漫画二《木偶戏》
材料二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1)两则材料都与哪一战争有关?该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北京二度被占领”是在哪两次侵略战争中?“赔巨款,派驻兵”中“巨款”是多少?“驻兵”在哪里?
(3)“辛丑”年指的是哪一年?在这一年签订了什么条约?结合漫画二,请你谈谈这一条约签订的结果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4)上述材料体现的这次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暇乎之方……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 制器. 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
材料二 “今日和议即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慕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1)根据以上材料,你知道这是发生在何时的什么运动吗?
(2)根据材料二,你知道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吗?
(3)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右图人物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光绪帝
材料二 上图人物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人物宣布变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3)材料二中哪些变法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CAA 6-10CDADC 11-15DDCDB
二、非选择题
16.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白银4.5亿两。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3)1901年。《辛丑条约》。
结果: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势力强大。
17. (1)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
(2)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3)在中央以奕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为代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后期的口号是“求富”。
18. (1)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
(2)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军事。
(3)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4)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