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第一课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 )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共同作用是( )
A.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D.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4.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B.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也可能有市场
5. 199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6. 决定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二大
7. 下列有关科学发展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观已经解决了我国的一切问题
C.坚持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8. 从下面漫画中能够得到的信息是(  )
A.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典型特征
B.我国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前进
C.思想解放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
D.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9. 为了实现中国梦,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两个一百年”目标是( )
A.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在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城乡居民的总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在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中国梦
D.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10. 根据学习专题归纳梳理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的这些史实,属于以下哪一学习专题(  )
·中共十六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十八大与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九大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与完善
B.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11. 下图人物的巨大贡献是(  )
A.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使我国成为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C.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加强了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12. 下列关于中国互联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起步较晚,发展迅速
B.使信息的传递变得越来越复杂
C.互联网普及率居世界第一
D.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保持传统
13. 如今,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迅猛,这也直接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当今人们的出行方式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
A.公交车 B.火车
C.飞机 D.私家车
14. 截至2018年,中国手机的保有量估计为11.8亿台,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2亿。“网购”支付宝,手机支付,几乎成了手机机主的日常标配。以上事实说明了( )
①我国电信产业发展迅速 
②通信事业和电信事业的发展,使信息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③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④人们已经被手机捆绑住了生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 改革开放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成就了历史性跨越。以下选项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开始工业化之路
③2014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④2008年,我国举办了北京奥运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两个世纪之交,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需要奋斗拼搏的起飞精神,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闯关精神,需要“万众一心,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需要大智大勇的历史时代,这是一个要求超前预见的历史转折关头,呼唤着一种富于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大智慧、活智慧、新智慧。
——王东《从毛泽东、邓小平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邓小平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我们应该学习他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两个世纪之交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需要什么精神。在这历史转折关头,中国产生的富于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大智慧、活智慧、新智慧”的代表是什么?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经历了“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材料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步推向前进。
(1)材料一中“走俄国的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什么表现?(2分)“走自己的路”指的是怎样的道路?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相关大事。
(3)指出材料二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含义及关系。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2分)说出其指导意义。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拉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行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 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 邓小平1985 年5 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1)在20 世纪80 年代初,针对我国的教育状况,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教育方针?
(2)在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实施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内容有哪些?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何时颁布的?
(4)结合今天的教育现状谈谈你对教育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CDB 6-10ABBAD 11-15CADBC
二、非选择题
16. (1)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热爱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创新等品质。
(2)奋斗拼搏的起飞精神,“过五关、斩六将”的闯关精神,“万众一心,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7. (1)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
(3)含义:“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关系:两个基本点相互促进,共同保障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8. (1)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八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的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1986年。
(4)坚决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