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光 的 复 习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描述光的反射定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特点。 2、能正确描述光的折射特点。 3、能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解释常见的简单现象 4、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5、能描述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它的原理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中的应用。 6、了解近视眼缺陷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养成用眼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2、能描述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它的原理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2、能描述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它的原理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PPT 习题纸 魔盒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创设情境,回忆旧知 通过学生郊游时的六张照片,引出问题。 学生讨论。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的游玩照片,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合作交流,复习巩固 光的直线传播。 除上面例子外,还有哪些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学生举例,总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光的反射和折射 问题引入“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那么光在不同种介质中呢?” 学生回答。 思考: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三线共面;法线居中;光路可逆 不同点: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垂直入射,原路返回;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垂直入射,方向不变。 完成习题纸上的1、2两题 习题1、画出图1中平面镜的位置。 如图2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习题2、雨后的月夜,走在积水的路上,下列观察和判断错误的是 ( ) A 迎着月光走,发亮处是积水. B 迎着月光走,发暗处是陆地 C 背着月光走,发亮处是积水. D 背着月光走,发暗处是积水 教学意图:通过光的反射和折射异同点的对比,加深学生对两者的理解。通过作图达到学以致用目的。通过习题2,复习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特点。 3、平面镜成像 小魔术:魔盒(引出魔盒的秘密是一块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特点:通过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虚像;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教师提出,为什么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学生思考回答。 完成习题纸上的3、4两题。 习题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平面镜倾斜,画出CD在平面镜中的像C’D’。 知识应用:学生试着解释大货车挡风玻璃竖直安装和小轿车挡风玻璃倾斜安装的原理。 习题4、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下运动,应使小球( ) A竖直向上运 B竖直向下运动 C水平向左运动 D水平向右运动 知识应用:潜望镜的成像特点;魔盒的秘密。 教学意图:通过小魔术,尤其是学生演示的魔术,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愿望。 4、光的折射成像和凸透镜成像 学生在水潭边看到的“鱼在水中游”。我们看到的鱼是真实的鱼吗? 学生分析人看鱼的成像原理。尝试画出鱼看人的光路图。 看到水中的吸管变粗,回忆凸透镜成像规律。 例1、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大的像 例2、在游玩途中,老师先为他拍了一张全身风景照,他还要拍一张半身照,那么他应该 (走近或远离)相机,父亲应将镜头向 (前或后)调节。 近视成因及矫正 将人眼和照相机的结构进行比较,说出眼的成像原理。 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讨论:如何辨别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 教学意图:凸透镜成像的习题再次用了学生的照片,以人为本,现象的解释体现了学习的实用性。通过学生讨论,再次巩固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相关知识。 板 书 设 计 光的直线传播: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光 的 反 射:反射定律 光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 光 的 折 射:折射规律 凸透镜成像 近视成因及矫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