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在地图上找到两极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和范围(2)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自然环境与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关系,了解矿产资源对经济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培养学生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用信息,提高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征,初步学会分析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经济活动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两极自然环境的了解,理解极地考察和保护两极地区的意义。(2)通过合作探究极地,进一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难点:理解考察极地和极地保护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引入:学生观看“第33次南极考察凯旋”新闻视频,提出问题,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对极地地区产生兴趣:(1)看完视频说说你们对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印象。(冰雪覆盖)(2)知识回顾,1.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北极俯视呈?从南极俯视?(3)站在北极点,周围每个方向都朝?站在南极点,周围每个方向都朝?要建一个四面窗户都朝北的房屋,应该选择在哪里建?、考察两极:1、把学生分成北极考察组和南极考察组,每组各选一只地区特有的代表动物作为本组吉祥物,快速阅读教材96至102页,分组考察研究两极的自然环境和特点2、各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考察结果地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昼夜情况居民状况代表动物气候特征3、教师:同学们的考察非常细致,很到位,接下来我们来找一下南北两极的异同点?(1)找出北极圈和南极圈,并说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纬度范围?(2)找出两极的海陆差异?因纽特人的家乡?(3)对比分析南北极地区气候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将南北极的气温和人体体温以及水的冰点来对比,突出极地地区环境的恶劣程度。提问:南北两极都是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区,为什么南极的极端温度会比北极低那么多呢?考察队合作探究,研究解决问题。(二)、合作探究1、合作探究一:世界“寒极”为什么是南极而不是北极?结合气候影响因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思考并讨论?并举手回答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南极的特点(酷寒、烈风、干燥)1)南极为大陆而北极为海洋,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南极海拔较高,平均比北极高2350米,单这一因素就可多降温12℃多;(海拔高度)3)南极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下垫面性质)老师:既然南北两极条件这么恶劣,尤其是南极极端天气,那么为什么每年还有那么多人冒着危险去两极呢,这里有什么吸引着大家?2、探究二:两极为什么是科学考察的宝地?学生:阅读课本102至106页,各考察组从资料中分析各地区的资源特色教师:南极远离人类的居住地,自然条件又恶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科学家去考察。下面给每组布置一个题目,分组讨论后推出一个代表发言。1)人们最初去南极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的目的又是什么?2)南极有哪些自然资源?南极大陆地下的煤是怎么形成的?3)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自然环境独特,天然实验室(其他大洲没有)资源丰富(淡水、矿产、生物…)要区别出南北两极的资源差异,不要混淆,特别是两极的代表动物提问:中国极地科学考察,选什么时间最合适?到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考察的日期是否一样呢?学生回答:北极考察选7-9月,南极考察选11-3月教师:南北极考察站的分布:北极-黄河站,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的分布两极地区有大量的生物资源,比如南极地区的鲸鱼,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象、海狮等。近年来,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南极地区鲸鱼遭到滥捕滥杀,极地地区正陷入危机之中。极地大发现:极地地区面临怎样的危机?生态问题有哪些?播放图片,反映极地问题学生讨论极地危机:各种生态问题...教师总结:全球变暖,极地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燃油泄露人类对极地动物的过度捕杀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对这些问题,面对着最后一块净土,人类应该怎样合理利用两极地区的资源?学生回答:采取什么措施:签订条约,比如《南极条约》的签订;加强国际合作,提倡低碳经济.....我们中学生在环保上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保护极地,从我做起:践行低碳生活,节约资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