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非洲概述 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介绍了非州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应重在对以往所学习的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的应用,让学生在新环境、新问题的探讨中进一步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提升认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多种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通过对地形图及气候图的判读,说出非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特点及分布特征、 学会用对比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鼓励、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学过的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和知识来探究解决新问题。 充分运用每幅地图,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进一步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 非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四、教学难点 非洲的气候特征。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欣赏一组有关非洲的自然景观、人种、名胜古迹等方面的图片,引入课题。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本区的位置。 主题一:非洲的自然环境 (一)非洲的位置 过程1:展示非洲地区图 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在图上进行空间定位:找出非洲的经纬位置;根据经度说出非洲所在的半球位置;归纳非洲的海陆位置。 动动手:一笔画非洲 要求学生根据非洲地图,描画非洲轮廓图,并填出非洲周围的大洲和海洋。 活动1:展示非洲轮廓图和欧洲轮廓图。 要求学生观察非洲和欧洲海岸线,归纳非洲海岸线的特点。 (二)非洲的地形 过程1:展示七大洲平均海拔高度比较图。 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并分析:说出非洲的海拔高度。 活动2:展示非洲地形图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并找出:非洲主要的高原;思考非洲为什么被称作“高原大陆”;归纳非洲的地形特点。 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概括非洲地势特点。 阅读知识之窗“东非大裂谷”。 过程2:非洲的世界之最,非洲之最。 (三)非洲的气候 活动3:展示非洲气候类型图,分析: (1)非洲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2)分布最广的是哪种气候类型? (3)其分布有什么特点? 过程3:展示非洲气候类型图,思考: 同被赤道穿过的A、B地区,为什么气候类型不同? 过程4:展示非洲尼罗河和刚果河流域图,比较尼罗河和刚果河的差异。 并思考: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为什么它的河水流量比刚果河还少呢? (四)野生动物的乐园 展示狮子、长颈鹿、斑马等图片,说出非洲主要的野生动物。 七、课堂小结 非洲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大洲,被称为“高原大陆”、“热带大陆”,拥有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沙漠——沙哈拉沙漠等多项世界之最,而且非洲大草原每年都有野生动物迁徙的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但非洲的世界之最还没有介绍完呢。还有什么呢?请大家预习本节剩下的内容便知分晓。 八、作业布置: 练习册学习主题1。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 非洲概述 一、非洲的位置 二、非洲的地形 三、非洲的气候与河流 四、非洲的动物 十、课后反思: 本区域内容较简单,学生学习起来较为轻松,教学展示不限于图片可以多借助其他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