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上海高中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②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⑤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2.有机物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甲醛(HCHO,沸点为-21℃)(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己烷CH3(CH2)4CH3甲醇CH3OH甲酸HCOOH乙醛CH3CHO★特殊: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石蜡C12以上的烃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4.有机物的颜色☆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多羟基有机物如甘油、葡萄糖等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生成绛蓝色溶液;☆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5.有机物的气味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甲烷无味☆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乙炔无味☆苯及其同系物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一卤代烷不愉快的气味,有毒,应尽量避免吸入。☆C4以下的一元醇有酒味的流动液体☆C5~C11的一元醇不愉快气味的油状液体☆C12以上的一元醇无嗅无味的蜡状固体☆乙醇特殊香味☆乙二醇甜味(无色黏稠液体)☆丙三醇(甘油)甜味(无色黏稠液体)☆乙醛刺激性气味☆乙酸强烈刺激性气味(酸味)☆低级酯芳香气味二、重要的反应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6OH-==5Br-+BrO3-+3H2O或Br2+2OH-==Br-+BrO-+H2O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含有、—C≡C—、—CHO的物质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与苯不反应)(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COOH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酯反应(取代反应)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4.银镜反应的有机物(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2)银氨溶液[Ag(NH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若在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OH-+3H+==Ag++2NH4++H2O而被破坏。(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NH3·H2O==AgOH↓+NH4NO3AgOH+2NH3·H2O==Ag(NH3)2OH+2H2O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RCHO+2Ag(NH3)2OH2Ag↓+RCOONH4+3NH3+H2O【记忆诀窍】:1—水(盐)、2—银、3—氨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4Ag(NH3)2OH4Ag↓+(NH4)2CO3+6NH3+2H2O乙二醛:OHC-CHO+4Ag(NH3)2OH4Ag↓+(NH4)2C2O4+6NH3+2H2O甲酸:HCOOH+2Ag(NH3)2OH2Ag↓+(NH4)2CO3+2NH3+H2O葡萄糖:(过量)CH2OH(CHOH)4CHO+2Ag(NH3)2OH2Ag↓+CH2OH(CHOH)4COONH4+3NH3+H2O(6)定量关系:—CHO~2Ag(NH)2OH~2AgHCHO~4Ag(NH)2OH~4Ag5.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林试剂)。(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4)实验现象:①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②若有机物为多羟基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5)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RCHO+2Cu(OH)2RCOOH+Cu2O↓+2H2OHCHO+4Cu(OH)2CO2+2Cu2O↓+5H2OOHC-CHO+4Cu(OH)2HOOC-COOH+2Cu2O↓+4H2OHCOOH+2Cu(OH)2CO2+Cu2O↓+3H2O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6)定量关系:—COOH~?Cu(OH)2~?Cu2+(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CHO~2Cu(OH)2~Cu2OHCHO~4Cu(OH)2~2Cu2O6.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是:酯、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HX+NaOH==NaX+H2O(H)RCOOH+NaOH==(H)RCOONa+H2ORCOOH+NaOH==RCOONa+H2O或7.能跟I2发生显色反应的是:淀粉。8.能跟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的是:含苯环的天然蛋白质。三、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类别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通式CnH2n+2(n≥1)CnH2n(n≥2)CnH2n-2(n≥2)CnH2n-6(n≥6)代表物结构式H—C≡C—H相对分子质量Mr16282678碳碳键长(×10-10m)1.541.331.201.40键角109°28′约120°180°120°分子形状正四面体6个原子共平面型4个原子同一直线型12个原子共平面(正六边形)主要化学性质光照下的卤代;裂化;不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跟X2、H2、HX、H2O、HCN加成,易被氧化;可加聚跟X2、H2、HX、HCN加成;易被氧化;能加聚得导电塑料跟H2加成;FeX3催化下卤代;硝化、磺化反应四、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类别通式官能团代表物分子结构结点主要化学性质醇一元醇:R—OH饱和多元醇:CnH2n+2Om醇羟基—OHCH3OH(Mr:32)C2H5OH(Mr:46)羟基直接与链烃基结合,O—H及C—O均有极性。β-碳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α-碳上有氢原子才能被催化氧化,伯醇氧化为醛,仲醇氧化为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1.跟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2.跟卤化氢或浓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3.脱水反应:乙醇140℃分子间脱水成醚170℃分子内脱水生成烯4.催化氧化为醛或酮5.一般断O—H键与羧酸及无机含氧酸反应生成酯醛醛基HCHO(Mr:30)(Mr:44)HCHO相当于两个—CHO有极性、能加成。1.与H2、HCN等加成为醇2.被氧化剂(O2、多伦试剂、斐林试剂、酸性高锰酸钾等)氧化为羧酸羧酸羧基(Mr:60)受羰基影响,O—H能电离出H+,受羟基影响不能被加成。1.具有酸的通性2.酯化反应时一般断羧基中的碳氧单键,不能被H2加成3.能与含—NH2物质缩去水生成酰胺(肽键)酯酯基HCOOCH3(Mr:60)(Mr:88)酯基中的碳氧单键易断裂1.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和醇2.也可发生醇解反应生成新酯和新醇氨基酸RCH(NH2)COOH氨基—NH2羧基—COOHH2NCH2COOH(Mr:75)—NH2能以配位键结合H+;—COOH能部分电离出H+两性化合物能形成肽键蛋白质结构复杂不可用通式表示肽键氨基—NH2羧基—COOH酶多肽链间有四级结构1.两性2.水解3.变性4.颜色反应(生物催化剂)5.灼烧分解糖多数可用下列通式表示:Cn(H2O)m羟基—OH醛基—CHO羰基葡萄糖CH2OH(CHOH)4CHO淀粉(C6H10O5)n纤维素[C6H7O2(OH)3]n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或它们的缩合物1.氧化反应(还原性糖)2.加氢还原3.酯化反应4.多糖水解5.葡萄糖发酵分解生成乙醇油脂酯基可能有碳碳双键酯基中的碳氧单键易断裂烃基中碳碳双键能加成1.水解反应(皂化反应)2.硬化反应五、有机物的鉴别鉴别有机物,必须熟悉有机物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要抓住某些有机物的特征反应,选用合适的试剂,一一鉴别它们。1.常用的试剂及某些可鉴别物质种类和实验现象归纳如下:试剂名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银氨溶液新制Cu(OH)2碘水酸碱指示剂NaHCO3少量被鉴别物质种类含碳碳双键、三键的物质、烷基苯。但醇、醛有干扰。含碳碳双键、三键的物质。但醛有干扰。含醛基化合物及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含醛基化合物及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羧酸(酚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羧酸现象酸性高锰酸钾紫红色褪色溴水褪色且分层出现银镜出现红色沉淀呈现蓝色使石蕊或甲基橙变红放出无色无味气体2.二糖或多糖水解产物的检验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则先向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作出判断。3.如何检验实验室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含有CH2=CH2、SO2、CO2、H2O?将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饱和Fe2(SO4)3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检验水)(检验SO2)(除去SO2)(确认SO2已除尽)(检验CO2)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H2=CH2)。六、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除杂)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乙烷(乙烯)溴水、NaOH溶液(除去挥发出的Br2蒸气)洗气CH2=CH2+Br2→CH2BrCH2BrBr2+2NaOH=NaBr+NaBrO+H2O乙烯(SO2、CO2)NaOH溶液洗气SO2+2NaOH=Na2SO3+H2OCO2+2NaOH=Na2CO3+H2O乙炔(H2S、PH3)饱和CuSO4溶液洗气H2S+CuSO4=CuS↓+H2SO411PH3+24CuSO4+12H2O=8Cu3P↓+3H3PO4+24H2SO4提取白酒中的酒精——————蒸馏——————————————从95%的酒精中提取无水酒精新制的生石灰蒸馏CaO+H2O=Ca(OH)2从无水酒精中提取绝对酒精镁粉蒸馏Mg+2C2H5OH→(C2H5O)2Mg+H2↑(C2H5O)2Mg+2H2O→2C2H5OH+Mg(OH)2↓提取碘水中的碘汽油或苯或四氯化碳萃取分液蒸馏——————————————溴化钠溶液(碘化钠)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洗涤萃取分液Br2+2I-==I2+2Br-乙醇(乙酸)NaOH、Na2CO3、NaHCO3溶液均可洗涤蒸馏CH3COOH+NaOH→CH3COONa+H2O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乙酸(乙醇)NaOH溶液稀H2SO4蒸发蒸馏CH3COOH+NaOH→CH3COONa+H2O2CH3COONa+H2SO4→Na2SO4+2CH3COOH提纯蛋白质蒸馏水渗析——————————————浓轻金属盐溶液盐析——————————————高级脂肪酸钠溶液(甘油)食盐盐析——————————————七、有机物的结构牢牢记住:在有机物中H:一价、C:四价、O:二价、N(氨基中):三价、X(卤素):一价(一)同系物的判断规律1.一差(分子组成差若干个CH2)2.两同(同通式,同结构)3.三注意(1)必为同一类物质;(2)结构相似(即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或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3)同系物间物性不同化性相似。因此,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除烷烃外都不能确定是不是同系物。此外,要熟悉习惯命名的有机物的组成,如油酸、亚油酸、软脂酸、谷氨酸等,以便于辨认他们的同系物。(二)、同分异构体的种类1.碳链异构2.位置异构3.官能团异构(类别异构)(详写下表)4.顺反异构5.对映异构(不作要求)常见的类别异构组成通式可能的类别典型实例CnH2n烯烃、环烷烃CH2=CHCH3与CnH2n-2炔烃、二烯烃CH≡C—CH2CH3与CH2=CHCH=CH2CnH2n+2O饱和一元醇、醚C2H5OH与CH3OCH3CnH2nO醛、酮、烯醇、环醚、环醇CH3CH2CHO、CH3COCH3、CH=CHCH2OH与CnH2nO2羧酸、酯、羟基醛CH3COOH、HCOOCH3与HO—CH3—CHOCnH2n-6O酚、芳香醇、芳香醚与CnH2n+1NO2硝基烷、氨基酸CH3CH2—NO2与H2NCH2—COOHCn(H2O)m单糖或二糖葡萄糖与果糖(C6H12O6)、蔗糖与麦芽糖(C12H22O11)(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书写时,要尽量把主链写直,不要写得扭七歪八的,以免干扰自己的视觉;思维一定要有序,可按下列顺序考虑:1.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列邻、间、对。2.按照碳链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官能团异构的顺序书写,也可按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的顺序书写,不管按哪种方法书写都必须防止漏写和重写。3.若遇到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时,可先定两个的位置关系是邻或间或对,然后再对第三个取代基依次进行定位,同时要注意哪些是与前面重复的。(四)、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1.记忆法记住已掌握的常见的异构体数。例如:(1)凡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均无异构;(2)丁烷、丁炔、丙基、丙醇有2种;(3)戊烷、戊炔有3种;(4)丁基、丁烯(包括顺反异构)、C8H10(芳烃)有4种;(5)己烷、C7H8O(含苯环)有5种;(6)C8H8O2的芳香酯有6种;(7)戊基、C9H12(芳烃)有8种。2.基元法例如:丁基有4种,丁醇、戊醛、戊酸都有4种3.对称法(又称等效氢法)等效氢法的判断可按下列三点进行:(1)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2)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3)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相当于平面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八、具有特定碳、氢比的常见有机物牢牢记住:在烃及其含氧衍生物中,氢原子数目一定为偶数,若有机物中含有奇数个氮原子,则氢原子个数亦为奇数。①当n(C)︰n(H)=1︰1时,常见的有机物有:乙烃、苯、苯乙烯、乙二醛、乙二酸。②当n(C)︰n(H)=1︰2时,常见的有机物有:单烯烃、环烷烃、饱和一元脂肪醛、酸、酯、葡萄糖。③当n(C)︰n(H)=1︰4时,常见的有机物有:甲烷、甲醇、尿素[CO(NH2)2]。④当有机物中氢原子数超过其对应烷烃氢原子数时,其结构中可能有—NH2或NH4+,如甲胺CH3NH2、醋酸铵CH3COONH4等。⑤烷烃所含碳的质量分数随着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大,介于75%~85.7%之间。在该同系物中,含碳质量分数最低的是CH4。⑥单烯烃所含碳的质量分数随着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不变,均为85.7%。⑦单炔烃、苯及其同系物所含碳的质量分数随着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减小,介于92.3%~85.7%之间,在该系列物质中含碳质量分数最高的是C2H2和C6H6,均为92.3%。⑧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有机物是:CH4⑨一定质量的有机物燃烧,耗氧量最大的是:CH4⑩完全燃烧时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的是:单烯烃、环烷烃、饱和一元醛、羧酸、酯、葡萄糖、果糖(通式为CnH2nOx的物质,x=0,1,2,……)。九、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1.取代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2.加成反应3.氧化反应2C2H2+5O24CO2+2H2O2CH3CH2OH+O22CH3CHO+2H2O2CH3CHO+O2CH3CHO+2Ag(NH3)2OH+2Ag↓+3NH3+H2O4.消去反应C2H5OHCH2═CH2↑+H2O5.水解反应酯、多肽的水解都属于取代反应6.热裂化反应(很复杂)C16H34C8H16+C8H16C16H34C14H30+C2H4C16H34C12H26+C4H8……7.显色反应含有苯环的蛋白质与浓HNO3作用而呈黄色8.聚合反应十、一些典型有机反应的比较1.反应机理的比较(1)醇去氢:脱去与羟基相连接碳原子上的氢和羟基中的氢,形成。例如:+O2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形成,所以不发生失氢(氧化)反应。(2)消去反应:脱去—X(或—OH)及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形成不饱和键。例如:(3)酯化反应:羧酸分子中的羟基跟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例如:2.反应现象的比较例如: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现象:沉淀溶解,出现绛蓝色溶液存在多羟基;沉淀溶解,出现蓝色溶液存在羧基。加热后,有红色沉淀出现存在醛基。3.反应条件的比较同一化合物,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例如:(1)CH3CH2OHCH2=CH2↑+H2O(分子内脱水)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分子间脱水)(2)一些有机物与溴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十一、几个难记的化学式硬脂酸(十八酸)——C17H35COOH硬脂酸甘油酯——软脂酸(十六酸,棕榈酸)——C15H31COOH油酸(9-十八碳烯酸)——CH3(CH2)7CH=CH(CH2)7COOH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鱼油的主要成分:EPR(二十碳五烯酸)——C19H29COOHDHR(二十二碳六烯酸)——C21H31COOH银氨溶液——Ag(NH3)2OH葡萄糖(C6H12O6)——CH2OH(CHOH)4CHO果糖(C6H12O6)——CH2OH(CHOH)3COCH2OH蔗糖——C12H22O11(非还原性糖)麦芽糖——C12H22O11(还原性糖)淀粉——(C6H10O5)n(非还原性糖)纤维素——[C6H7O2(OH)3]n(非还原性糖)高三有机化学选择题汇编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B.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不含其他杂质的油脂属于纯净物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2、下列对有机物的认识错误的是A.淀粉、纤维素、蔗糖都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C.含有醛基的有机物能跟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D.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数一定是偶数3、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种类。PVC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是A.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B.PVC保鲜膜属于链状聚合物,在加热时易熔化,能溶于氯仿C.PVC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D.鉴别PE和PVC,可把其放入试管中加强热,在试管口放置一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如果试纸变红,则是PVC;不变红,则为PE4、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R为甲基则该物质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16H10O7B.该物质中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C.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5molBr2完全反应D.若R为饱和烃基,1mol该化合物与NaOH溶液作用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以及与氢气加成所需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mol、8mol5、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B.滴定时碘水应放在碱式滴定管中C.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10O6D.维生素C受热更易被氧化,故有些新鲜蔬菜生吃较好6、麦考酚酸是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能有效地防止肾移植排斥,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麦考酚酸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7H23O6B.不能与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D.1mol麦考酚酸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可以氧化苯与甲烷B.苯、乙醇和乙酸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乙烷、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D.纤维素和蛋白质水解产物均是葡萄糖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液化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B.1,2-二氯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乙炔C.由CH2=CH-COOCH3合成的聚合物为CH2-CH-COOCH3nD.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一定是乙酸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油脂的水解反应就是皂化反应C.蔗糖是高分子化合物,其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D.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作为工业上生产葡萄糖的原料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水解可以得到氨基酸和甘油B.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还原反应11、近期河南瘦肉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报道双汇重庆区域经理在实场大吃火腿肠引来民众冷眼旁观,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该药物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而是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盐酸克伦特罗分子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瘦肉精的分子式是C11H18ON2Cl2B.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水解反应C.1mol盐酸克伦特罗最多能与4molNaOH反应D.盐酸克伦特罗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面12、与“瘦肉精”一样,莱克多巴胺也能提高饲喂动物的瘦肉率,但因其危害大,我国已明令禁止使用。已知莱克多巴胺的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关于莱克多巴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被灼热的CuO氧化B.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9H25O2NC.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D.该分子苯环上的一氯取代产物有4种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烷、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B.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C.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D.乙烯和氯乙烯都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1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本质是不同的B.淀粉、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聚氯乙烯塑料最适合用来做蔬菜、水果及熟食等的保鲜膜D.等物质的量的CH4与Cl2恰好反应时,生成CH3Cl与HCl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取代反应B.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和己烷C.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丙烯分子中可能有8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16、下列物质鉴别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A.乙醇与乙酸用CaCO3固体B.乙烷和乙烯用NaOH溶液C.苯、CCl4和甲酸用水D.乙烯与乙烷用溴水1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浓硫酸,再加苯,最后滴入浓硝酸C.鉴别乙烯和苯:向乙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D.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加入NaOH溶液共热,再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18、研究表明:核黄素(即维生素B2)能缓解“苏丹红一号”的毒性,其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核黄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黄素属于分子晶体B.核黄素能发生银镜反应C.核黄素能与氯化铁溶液作用呈紫色D.核黄素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19、西维因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虫剂,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西维因分子式为C12H10NO2B.西维因分子中至少有21个原子共平面C.1mol西维因最多能与6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反应后的溶液经酸化,可用FeCl3溶液检验西维因是否已经发生水解20、烃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5:1,且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则该烃分子的一氯代物共有几种(不考虑空间异构)A.1B.2C.3D.42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Br2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确定苯和乙醇的混合液中混有乙醇C.葡萄糖、油脂、蛋白质都是可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和苯都是平面结构,因为二者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22、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A.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B.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它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D.一定条件下,它分别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2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二溴乙烷:B.3—乙基—1—丁烯:C.2—甲基—2,4—己二烯:D.2,4—三甲基戊烷:[]24、四氯化碳按官能团分类应该属于A.烷烃??????????????B.烯烃???????????????C.卤代烃???????????D.羧酸25、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是26、正戊烷的一氯取代物的种数是A.2B.3C.4D.527、下图是一种形状酷似一条小狗的有机物,化学家TimRickard将其取名为“doggycene”,有关doggycene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doggycene属于苯的同系物C.1mol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该物质常温下为气态28、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A.1种B.2种C.3种D.4种29、可用来鉴别苯酚溶液、乙酸乙酯、乙苯、庚烯的一组试剂是A.银氨溶液、溴水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C.酸性高猛酸钾溶液、溴水D.氯化铁溶液、溴水30、“喷水溶液法”是最近日本科学家研制出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技术,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30~50cm处形成一个厚0.5cm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不正确的说法是A.单体的结构式为CH2CH—CO—OR 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没有固定熔沸点31、有机物C4H8O3在一定条件下的性质有:在浓硫酸存在下,可脱水生成能使溴水褪色的只有一种结构形式的有机物;在浓硫酸存在下,能分别与乙醇或乙酸反应;在浓硫酸存在下,还能生成分子式为C4H6O2的五元环状有机物。则有机物C4H8O3的有关叙述正确的A.C4H8O3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2COOHB.C4H8O3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H2COOHC.C4H8O3为α—羟基丁酸D.C4H8O3为羟基乙酸乙酯32、2—氨基—5—硝基苯甲醚俗称红色基B,主要用于棉纤维织物的染色,也用于制金黄、枣红、黑等有机颜料,其结构简式如右所示。若分子式与红色基B相同,且氨基与硝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并呈对位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包括红色基B)可能为A.2种B.4种C.6种D.10种33、丙烯和丙醇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则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A.78%B.22%C.14%、D.13%34、某有机物CxHmOn完全燃烧时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是该有机物的x倍,则其化学式中x、m、n的关系不可能是A.x:m:n=1:2:1B.m:n=2:1C.m>2x+2D.m<2x+235、烟草中的剧毒物尼古丁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尼古丁分子中的C、N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内B.尼古丁分子中的六元环不是正六边形C.尼古丁的一氯代物有10种同分异构体D.氧化尼古丁可生成维生素B5()36、有4种有机物:④CH3-CH=CH-CN,其中可用于合成结构简式为的高分子材料的正确组合为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37、分子式为C10H20O2有机物A,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C和D,且C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D,则A的可能结构有A.2种B.3种C.4种D.5种38、某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氧化成羧酸,又可以还原成醇,该酸和该醇可生成分子式为C4H8O2的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有机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该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C.将该有机物和分子式为C4H8O2的酯组成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不论怎样调整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完全燃烧时得到二氧化碳的量必定相等D.该有机物是乙酸的同系物39、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将“化学生物学提升为现代最大科学”的三位化学家,利用三人的研究成果,可以迅速地辨识蛋白质,制造出溶液中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空间影像.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时,可以喝牛奶等解毒 B.阿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蚕丝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虽再加水,也不溶解 D.浓硝酸溅到皮肤上,使皮肤呈现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皮肤发生了颜色反应40、右图是某只含有C、H、O、N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7NO2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C.不能和盐酸溶液反应D.不能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41、普拉西坦是一种改善记忆、抗健忘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其结构如下图,下列关于普拉西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B.它的二氯取代物有两种 C.它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分子中C、N、O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42、1体积某气态烃和2体积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后,最多还能和8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由此可以断定原气态烃是(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A.乙炔B.丙炔C.戊炔D.1,3-丁二烯4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是A.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CH3—CH(CH2CH3)—CH3系统命名为2—乙基丙烷D.纤维素和淀粉的表达式都是(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44、普罗帕酮为广谱高效抗心律失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X与中间体Y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用溴水或FeCl3溶液鉴别X和YC.普罗帕酮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D.X、Y和普罗帕酮都能发生加成、水解、氧化、消去反应45、下列三种有机物是某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有机物都能与浓溴水发生反应B.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C.将等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阿司匹林消耗氢氧化钠最多D.使用FeCl3溶液和稀硫酸不能鉴别出这三种有机物46、“诺龙”属于国际奥委会明确规定的违禁药品中合成代谢类的类固醇,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诺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是C18H26O2B.能在NaOH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C.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酯化反应D.既能发生氧化反应,也能发生还原反应47、CPAE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也可由咖啡酸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咖啡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B.可用金属Na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残留苯乙醇C.1mol苯乙醇在O2中完全燃烧,需消耗10molO2D.1molCPAE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48、有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苯乙烯;⑤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A.③④⑤⑧B.④⑤⑦⑧C.④⑤⑧D.③④⑤⑦⑧49、金银花中能提取出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的绿原酸(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绿原酸最多与5molH2加成B.绿原酸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和氧化反应C.1mol绿原酸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NaOHD.绿原酸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5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和甘油互为同系物B.分子式为C7H8O且分子中有苯环的有机物共有4种C.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一个平面上D.除去乙烯中混有的甲烷,可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1、孔雀石绿是化工产品,具有较高毒性,高残留,且长期服用后,容易致癌、致畸,对人体有害。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孔雀石绿的说法正确的是A.孔雀石绿的分子式为C23H25N2B.1mol孔雀石绿在一定条件下最多可与6molH2发生加成反应C.孔雀石绿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D.孔雀石绿属于芳香烃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B.丙烯的加聚产物是CH3CH—CH2nC.乙醇、水与钠反应的现象相同D.C6H6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酯化反应、硝化反应以及酯的水解均属于取代反应类型B.乙醇生成溴乙烷和乙烯生成溴乙烷的反应类型相同C.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D.蛋白质、淀粉、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发生水解反应54、关于有机物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油裂解能得到乙烯,乙烯是生产聚乙烯原料B.甲烷、苯都属于烃,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C.葡萄糖可转化为乙醇,乙醇氧化可得到乙醛D.煤干馏为化学变化,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5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乙烯、聚乙烯、苯乙烯都是不饱和烃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会有沉淀析出C.苯能与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56、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苯的硝化反应;乙烯使溴水褪色B.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乙烯C.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D.乙醇和氧气制乙醛;苯和氢气制环己烷57、某有机物A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机物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有机物A和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发生消去反应C.有机物A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D.1molA和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3molNaOH58、在10%稀碱催化下,醛与醛分子间能发生如下反应:苯甲醛和乙醛发生上述反应生成的是高三有机化学选择题汇编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CDDDBA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DACBCAD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CCDBCDCB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CCCBDCDBCA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答案CDBABCBBCAC题号5152535455565758答案CDABACCD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