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巨著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2.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简表。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3.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难点】明代科技、建筑、文化发展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目录、视频导入:目录:一.科技名著二.明长城和北京城三.小说和戏剧四.书画艺术视频:央视公益广告《保护文物》长秒篇中外名人二、新课讲解模块一、科技名著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李时珍:《本草纲目》—医药学宋应星:《天工开物》—百科全书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李时珍字东璧,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采集药物标本,还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800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被后世尊为“药圣”。著作:《本草纲目》主要内容: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并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他不辞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总结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战国时医学家(四诊法)——扁鹊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华佗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唐代医学家(《千金方》)——孙思邈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李时珍宋应星:《天工开物》—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天工”一词出自《尚书》,表示自然的力量;“开物”一词出自《周易》,表示人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以两词合用作为书名,体现出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天工相配合的科学哲学观念。——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宋应星与《天工开物》宋应星(1587-约1666年),江西奉新人,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宋应星中举人后,担任过地方官吏,公务闲暇时就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技术,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宋应星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写下了《天工开物》一书。著作:《天工开物》主要内容: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明朝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重农的思想。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徐光启与《农政全书》徐光启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上海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相关史事明朝中后期,一些西方教士到中国传教,他们带来了有关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一些中国学者积极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并与外国教士合作,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其中,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几何”以及“点”“线”“三角形”“四边形”等术语,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点击超链接:故宫剪影模块二明长城和北京城阅读课本P79-P80填表格比较一下,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异同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鸭绿江边。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关口——山海关。地理位置不同:明长城比秦长城的位置靠南;明长城更长一些。材料不同:秦长城是土筑的,明长城东段用条石和青砖筑成。明长城在一些重要关隘都修筑了坚固实用的关楼。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长城这一宏伟建筑?一方面,长城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也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另一方面,修建长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限制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滋长了中原皇帝固土守旧的思想。总的来说,长城是我国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北京城的营建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朱棣经过“靖难之役”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以后,选定北京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②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垣、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街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③紫禁城是北京城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总面积约16万余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9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紫禁城“9”在紫禁城的建筑中频繁出现。九龙壁、九龙椅、81颗门钉(纵九,横九)、大屋顶5条脊、檐角兽饰9个。九龙壁面由270块组成(含九),故宫角楼结构为9梁18柱。故宫内房间数总共为9999.5间,亦隐喻“九五”之意。故宫三大殿三大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或者举行盛典时用的宫殿。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的瑰宝,故宫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一种什么时代特征?(或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设计思想?)北京紫禁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其建筑成就不仅表现为气势雄伟的三大殿及风格绮丽的角楼等,还包括其突出地体现了皇权至上、唯皇帝至尊的设计理念。模块三小说和戏剧小说(1)概况: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发展,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相关史事自秦汉以来,汉赋、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元曲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到了明代,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起来。尤其是小说创作,在明代处于黄金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①历史小说可以虚构,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某一人物或某一故事可以艺术加工,而历史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真实的故事。②历史小说是根据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来创作的。戏剧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不少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1)汤显祖: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2)《牡丹亭》:①艺术特点:曲文流利,人物内心描写细致。②主要内容: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海神奇的爱情故事。③思想主旨: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知识拓展《徐霞客游记》明末的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其中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记录,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模块四书画艺术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三、课堂小结后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清科技工作者勤于思考,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瞻仰与学习。故宫、长城展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四、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共51张PPT)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科技名著二.明长城和北京城三.小说和戏剧四.书画艺术目录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李时珍:《本草纲目》—医药学宋应星:《天工开物》—百科全书一、科技名著李时珍李时珍字东璧,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采集药物标本,还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800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被后世尊为“药圣”。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一、科技名著出身医生世家医治疑难杂症治好楚王世子推荐成为太医发现古人谬误四处访医采药印证古书说法调查药理性能——图片摘自刘旦宅绘《李时珍》认识李时珍一、科技名著单击此处添加标题著作:《本草纲目》主要内容: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并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他不辞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一、科技名著阅读教材,找出《本草纲目》的相关信息作者内容影响传播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①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②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被翻译成等多种文字一、科技名著总结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战国时医学家(四诊法)——扁鹊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华佗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唐代医学家(《千金方》)——孙思邈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李时珍一、科技名著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李时珍:《本草纲目》—医药学宋应星:《天工开物》—百科全书一、科技名著“天工”一词出自《尚书》,表示自然的力量;“开物”一词出自《周易》,表示人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以两词合用作为书名,体现出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天工相配合的科学哲学观念。——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天工开物》一、科技名著宋应星中举人后,担任过地方官吏,公务闲暇时就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技术,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宋应星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写下了《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1587-约1666年),江西奉新人,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宋应星宋应星与《天工开物》一、科技名著著作:《天工开物》主要内容: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一、科技名著农业手工业猜一猜:图中的人们分别在从事什么生产活动?纺织造纸制瓷采煤农耕粮食加工一、科技名著阅读教材,找出《天工开物》的相关信息作者内容影响地位明代科学家宋应星①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②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还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形象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译成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一、科技名著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明朝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重农的思想。一、科技名著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李时珍:《本草纲目》—医药学宋应星:《天工开物》—百科全书一、科技名著徐光启与《农政全书》徐光启徐光启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上海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一、科技名著徐光启与《农政全书》阅读教材,找出《农政全书》的相关信息作者内容影响地位徐光启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一、科技名著相关史事明朝中后期,一些西方教士到中国传教,他们带来了有关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一些中国学者积极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并与外国教士合作,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其中,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几何”以及“点”“线”“三角形”“四边形”等术语,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利玛窦与徐光启一、科技名著科技名著总结著作作者作品类别作品地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药物学工艺科技农业科学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重要的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一、科技名著点击超链接:故宫剪影二、明长城和北京城二、明长城和北京城阅读课本P79-P80填表格目的起止构成功能地位影响二、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南扰起止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构成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功能军事防御体系地位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影响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阅读课本P79-P80填表格二、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八达岭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鸭绿江边。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关口——山海关。地理位置不同:明长城比秦长城的位置靠南;明长城更长一些。材料不同:秦长城是土筑的,明长城东段用条石和青砖筑成。明长城在一些重要关隘都修筑了坚固实用的关楼。比较一下,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异同二、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长城这一宏伟建筑?一方面,长城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也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另一方面,修建长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限制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滋长了中原皇帝固土守旧的思想。总的来说,长城是我国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二、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北京城的营建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朱棣经过“靖难之役”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以后,选定北京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二、明长城和北京城(北京城)北京城的构成1.宫城位于城中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2.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周长9000多米,设有6个门。3.内城又在皇城的外面,周长约23千米,设有9个门。4.外城在内城南,设有7个门。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明朝北京城平面图二、明长城和北京城(北京城)北京城的特点①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城皇城京皇都积胜图(局部)二、明长城和北京城(北京城)②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垣、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街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二、明长城和北京城(北京城)③紫禁城是北京城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总面积约16万余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9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明代《北京宫城图》(局部)故宫鸟瞰图二、明长城和北京城(北京城)“9”在紫禁城的建筑中频繁出现。九龙壁、九龙椅、81颗门钉(纵九,横九)、大屋顶5条脊、檐角兽饰9个。九龙壁面由270块组成(含九),故宫角楼结构为9梁18柱。故宫内房间数总共为9999.5间,亦隐喻“九五”之意。紫禁城二、明长城和北京城(北京城)故宫三大殿三大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或者举行盛典时用的宫殿。二、明长城和北京城(北京城)乾清宫云龙石阶二、明长城和北京城(北京城)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的瑰宝,故宫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一种什么时代特征?(或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设计思想?)北京紫禁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其建筑成就不仅表现为气势雄伟的三大殿及风格绮丽的角楼等,还包括其突出地体现了皇权至上、唯皇帝至尊的设计理念。二、明长城和北京城(北京城)小说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发展,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1)概况:相关史事自秦汉以来,汉赋、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元曲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到了明代,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起来。尤其是小说创作,在明代处于黄金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小说和戏剧名称:成书时间:作者:成就:《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洪武年间罗贯中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三、小说和戏剧名称:成书时间:作者:成就:《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是我国的一部以官逼民反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三、小说和戏剧名称:成书时间:作者:成就:《西游记》明代吴承恩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三、小说和戏剧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①历史小说可以虚构,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某一人物或某一故事可以艺术加工,而历史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真实的故事。②历史小说是根据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来创作的。三、小说和戏剧书名作者成书时间主要内容价值《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元末明初元末明初明朝中期描写了魏、蜀、吴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描写了宋代梁山伯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抒发了人民产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我国最早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明代小说一览表三、小说和戏剧戏剧(1)汤显祖: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2)《牡丹亭》: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不少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①艺术特点:②主要内容:③思想主旨:曲文流利,人物内心描写细致。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海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三、小说和戏剧知识拓展《徐霞客游记》明末的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其中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记录,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徐霞客游记》三、小说和戏剧书法名家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四、书画艺术绘画名家徐渭徐渭(1521-1593年)四、书画艺术建筑科技北京城明长城李时珍《本草纲目》(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明末)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文学施耐庵《水浒传》(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末明初)吴承恩《西游记》(明朝中期)戏剧汤显祖《牡丹亭》(明)课堂小结书画艺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清科技工作者勤于思考,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瞻仰与学习。故宫、长城展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央视公益广告《保护文物》长秒篇 中外名人.mp4 故宫简影.mp4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docx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