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珠江的源头、所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以及主要入海口;掌握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形成及主要城市;掌握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了解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特色和有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结合图表、资料以及联系身边实际,对珠江三角洲进行分析、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确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达,其中海外华人华侨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并对其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明确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特色和有利条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新课。(四川崔牛皮下珠三角“淘金”了,这是我拍的相片,你看我去珠三角韶关“淘金”了,这是我拍的相片,有没有吹牛皮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珠江的源头、所注入的海洋,沿途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以及主要入海口。 2.掌握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形成及主要城市。 3.掌握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4.了解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特色和有利条件。 三、【自学导航】阅读课文第80至81页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把下列重点内容用红笔标记。) 学生围绕自学的内容进行自学约5分钟,并进行讨论,老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 活动:为了更好的向别人展示珠三角地区,广东省教育举办了“小主人团队”甄选活动。热热身选出我们班最佳的“小主人” 团队,通过下面的四道考题来去角逐,以积分最多小组获胜。 四、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一】 读图8.1 1、找出北回归线、南海及珠江说说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2、在图中相应位置填注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 3、分析珠三角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从交通、邻近地区等方面去分析) 小组分享成果: A组:北回归线穿过,属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B组:在我国大陆的南端,被称做祖国的“南大门” C组:南临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小结: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跨热带和亚热带:海陆位置:我国大陆南部,南临南海、被称祖国的“南大门” 两小组的学生:一组代表指和辨认它们的位置;另一小组根据对方指的数字,准确说出相应位置,答对一个加一分。 过渡1:“崔牛皮”到底有没吹牛皮呢?珠江三角洲具体包括那些城市? 在图上快速找出,考一考,图中几个城市那个不是属于珠江三角洲的?小组举手回答。 过渡2、珠江三角洲平原是由珠江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一起来认识岭南的“母亲河”—珠江。 【合作探究二】 学生阅读《地理图册》,结合课本P80-P81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8.1找出流经珠江三角洲的河流: 。 2、珠江的主干流 ,发源于 省 山,主要支流有 和 。 3、读图8.3,找出珠江的主要入海口有哪八个: 、 、 、 、 、 、 、 。 4、珠江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统一的入海口,“ ”是珠江的独特景观。 “红包大派送”小组以抢红包的形式,答对相应的题目相加相应的分数。 小结:珠江主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乌蒙山地,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统一的入海口,“三江汇合,八口分流”。 过渡:以桑基农业的图片勾起学生的兴趣,引入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农业。 【合作探究三】 1、学生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和课本P81和图8.2,分小组讨论珠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去分析)。 2、读材料:桑基鱼塘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 说说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是怎样的一种特色农业,它是怎么发展变化的? 3、结合我们生活实际说说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农产品。 小组分享成果(有利自然条件) A小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气候温暖,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C、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 那么影响农业发展不利的因素有那些呢?农作物、水果有哪些? 寒潮、台风、水旱灾害频发……,荔枝、龙眼、芒果、甘蔗、水稻… 改革开放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呢?这个疑问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认真探讨。 五、【中考链接】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经济特区:①_______,②_______。 (2)从①城市乘火车到北京应选择_____线;从北京到③城市应选择_____线。 (5)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下列最适宜本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 A.草场放牧 B.苹果种植 C.桑基鱼塘 D.棉花生产 六、【课堂小结】 谈谈学习了这一节课我的收获…… 算算每组的积分情况,颁发最佳小主人团队奖。 七、【课堂检测】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解疑。 八、【课外探究】布置课外作业: 什么是“三高”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 【板书设计】 自然环境 一、位置与范围 1、位置、范围、主要城市 2、位置优越性 二、地形、气候与河流 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劳动力 2、主要农产品 3、农业特色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