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一线、贺兰山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贺兰山东西两侧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习惯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法、讨论法,掌握“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贺兰山东西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秦岭到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贺兰山东西两侧自然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讲授新课: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一、引入:(一)P7活动题 结论:1月0℃等温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 (二)P8活动题: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 从图5.20、 5.21 中或利用已学的知识找出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依据 (1)????? 在地图中找出0℃等温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气温差异 (2)??????找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降水差异 (3)??????通过南北气候、降水,说说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2、? 完成P7活动1、 P8活动2 依据一:(秦岭---淮河一月平均气温0℃,秦岭---淮河以北小于0℃,秦岭---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 依据二:(秦岭---淮河年降水量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依据三:(秦岭---淮河与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基本吻合) 依据四:(秦岭---淮河与湿润区、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基本吻合) 依据五:植被类型: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北:(1)华北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2)东北地区:针叶林。 3、小组活动:? 完成下表。 ?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温度带 ? ? 干湿区 ? ? 气候类型 ? ? 河流是否结冰 ? ? 耕地类型 ? ? 植被类型 耕作制度 ? ? 主要粮食作物 ? ? 主要经济作物 ? ? 主食 ? ? 主要水果 ? ? 民居特点 ? ? 4、学习探究活动:分两组讨论??? “以到底南方好还是北方好”为题。 P10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贺兰山 (一)活动:看图5.11,阅读文段,完成下表。(小组比赛) 贺兰山东侧 贺兰山西侧 年降水量线(多少毫米)(P8 图5.7) 省级行政区划 是否季风区 河流类型 自然植被 农业类型 特色农业 (种植业) (二)P10活动题(分组讨论) 答:贺兰山阻止了温暖潮湿的东南季风(夏季风)西进,又减弱了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冬季风)东移,使宁夏平原气候温暖适宜,水分充足;黄河上游流经宁夏平原,水资源丰富,适合大面积种植小麦,沃野千里,被誉为“塞上江南”。 六、小结:区域类型与范围;秦岭—淮河一线两侧、贺兰山两侧各自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课堂小练: 三、小结 四、课堂练习 1、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这山脉是(??? ) A、昆仑山?? B、秦岭---淮河?? C、大兴安岭?? D、天山 2、“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 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内流河与外流河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一线的五线合一 是(???????????????? )的分界线。???? 是(???????????????? )的分界线。 是(???????????????? )的分界线。 是(???????????????? )的分界线。 是(???????????????? )的分界线。 4、从干湿状况看,贺兰山是哪两个干湿状况的分界线? 5、贺兰山的三线合一 是(???????????????? )的分界线。???? 是(???????????????? )的分界线。 是(???????????????? )的分界线。 板书设计: 一、秦岭与淮河的位置 二、“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三、五线合一 一、贺兰山的位置 二、贺兰山的地理意义 三、贺兰山的三线合一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