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1)(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1)(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下列人物都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其中用自己的胸膛堵敌人机枪的是( )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罗盛教 D. 毛岸英
2. 在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中,我国农民最直接受益的是( )
A.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 B.承包到了土地
C.分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D.增强了生产能力
3. 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4.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宪法( )
A. 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B. 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D.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5.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地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这种“和平方法”指的是 ( )
A. 赎买政策 B. 无偿没收
C. 实行股份制 D. 廉价收购
6. 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是( )
①忽视客观规律 ②对国情分析不够
③缺乏建设经验 ④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很多政治经济措施的实施都以社会政治运动形式落实。因此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展开,这在当时人民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土改. 红卫. 建国. 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排在第四位的应该是( )
A.土改 B.跃进
C.建国 D.红卫
8. 20世纪50年代,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中国依然做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并将其作为“天字第一号任务”。这一决策是基于怎样的需要( )
A.顺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
B.尽快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C.加强新中国的国防力量
D.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9. 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的三个拨乱反正是( )
①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②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③党的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⑤党的经济路线的拨乱反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⑤
10. 李克强总理在云南考察时强调:“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的竞争。”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1.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响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开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 1980年我国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
①上海 ②深圳 ③汕头 ④厦门 ⑤天津 ⑥海南 ⑦珠海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⑤⑥⑦   D. ②③④⑦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异常鲜艳。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
A.改革开放政策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针
14. 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海峡两岸经济交流. 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直接通邮. 通航. 通商
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
15.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A.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B.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任何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不断加强法制建设,逐渐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 自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整整十年没有召开一次全国人大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全国公安. 检察和司法机关遭到冲击,无政府主义泛滥。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实施后,全国人民代表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 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等一批因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数额巨大,生活腐化,被绳之以法;据悉,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近日也因以权谋私. 贪污受贿. 庇护黑社会组织等罪而被一审判处死刑。
(1)材料一中的《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2)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它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所说的状况是出现在什么时期?
(4)读完材料四,你有哪些感悟?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 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材料二 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 团结. 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材料三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 公路. 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3)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50周年,习近平亲题匾额“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结合实际,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的措施。
18.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 繁荣. 开放. 创新. 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 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 “梅开三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中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声音①: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②: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的方针。
(3)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梅开三度”的外交事件中,最后一个正式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什么事件?中国正式步入国际舞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外交成就的取得以及习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讲话,你认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BCA 6-10ADCBD 11-15CDCAB
二、非选择题
16. (1)临时宪法的作用。
(2)社会主义类型 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
(3)文化大革命期间。
(4)要学法守法,要依法办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做违法乱纪之事等(只要答的合理就可以给分)。
17. (1)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 团结. 互助。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一五”计划期间,新藏. 青藏. 川藏公路的建成;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18.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3)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重返联合国。
(4)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