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3课时 绳杆关联问题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合成和分解的思想分析 “关联速度”模型。 【知识梳理】 一、绳(杆)端速度分解问题 1.模型特点: (1)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方向应取沿绳(杆)方向和垂直于绳方向。 (2)由于绳(杆)不可伸长,一根绳两端物体沿绳方向的速度分量相等。 2.思路与方法 合速度→绳(杆)拉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v; 分速度→ 方法:v1与v2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把物体的实际速度分解为垂直于绳(杆)和平行于绳(杆)两个分量,根据沿绳(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求解。常见的模型如图所示。 【巩固训练】 [例1](多选)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水的阻力恒为f,当轻绳与水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v,人的拉力大小为F,则此时( ) 463867559690A.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cosθ B.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 C.船的加速度为 D.船的加速度为 1.如右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 ( ) A.绳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 B.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 C.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 D.拉力先大于A的重力,后小于A的重力 2.如图所示,汽车在岸上用轻绳拉船,若汽车行进速度为v,拉船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则船速度为() A.v B.v C.v D.v 3.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物体B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A恰匀速上升,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B正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B. 物体B正向右做加速运动 C. 地面对B的摩擦力减小 D. 斜绳与水平方向成30o时,vA ? vB═ ? 2 4.如图所示,套在竖直细杆上的轻环A由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B相连,施加外力让A沿杆以速度v匀速上升,从图中M位置上升至与定滑轮的连线处于水平N位置,已知AO与竖直杆成θ角,则( ) A. 刚开始时B的速度为 B. A匀速上升时,重物B也匀速下降 C. 重物B下降过程,绳对B的拉力小于B的重力 D. A运动到位置N时,B的速度为0 【答案】 [例题]答案:AC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