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地球与宇宙 第6节 太阳系 教学目标: 知道组成太阳系的天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会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能对数据、信息按需求进行处理,初步建立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的概念。 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且是可以被认识的。 教学重难点: 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太阳系;能对数据、信息按需求进行处理。 导课: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球,教同学们做魔术,想学吗? 陈述:先请重量级的嘉宾给同学们表演魔术,请看大屏幕。 视频:金星凌日 问:知道这种天文现象吗? 问:利用了什么原理? 演示:请同学上来演示金星凌日,以屏幕上的圆模拟太阳,排球模拟金星,在座的同学当做地球。 问:有哪些天体参与刚才的魔术?只有太阳吗? 陈述:太阳和太阳周围的天体在宇宙中表演了很多天文现象,科学上把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系,并解密太阳系。 太阳系的组成 任务一:阅读P148-149,完成任务一,请一个同学上来把太阳系的组成贴起来 陈述: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天体。 问:太阳系中只有这些天体吗?(还有行星、卫星、彗星) 问:这些天体在这一直线上保持不动吗? 问:是什么神秘力量让这些天体围绕太阳转动呢? 生:太阳的质量大 总结:太阳系的八大行星,被太阳吸引,在椭圆形的轨道上绕太阳运动,不同的天体,有不同的大小、体积,有不同的轨道。 衔接:接下来我们来揭秘八大行星。 任务二:阅读P149-151,并在表格上做好记录,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讨论。请同学上来板演 阅读结束:同学们对书本的资料进行了归纳,接下来我们来解密八大行星。 问:关于八大行星表面有无气体,有没有不同的意见的? 问:根据什么规律推测天王星、海王星有大气层? 问:关于八大行星有没有光环,有没有不同意见? 问:根据什么规律推测天王星、海王星有光环? 问:关于有无卫星,有没有不同意见? 问:根据什么规律推测有无卫星?行星质量大,吸引的卫星就多 问:为什么八大行星的温度会呈现这种变化? 问:有没有例外呢? 陈述:有个天体的温度没有符合这个规律的。哪个?为什么会出现异常? 总结:天体运动虽然有规律,宇宙的环境是复杂的,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不要单一从某一因素去考虑。 问:哪些行星上能看到凌日现象?(凌日现象是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 陈述:日食现象是指太阳全部或部分遮掩,遮掩的面积比较大 问:在地球上能看到日食现象吗?是太阳被哪个天体遮掩了? 问:月球有太阳那么大吗?能将太阳全部遮掩。 问:月球比水星大吗?能将太阳全部遮掩。 实验:拿出桌子下面的小球,以课件上的圆模拟太阳,小球模拟月球,自己模拟地球,演示月食的形成。 问:假如其他行星上有人类,还可以在哪些天体上看到月食? 总结: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归纳,虽然书本知识是有限的,但我们充分解密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对此你有何感想呢? 生: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且是可以被认识的 衔接: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太阳系是庞大的,复杂的,但是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在发明望远镜之前,很多天体的发现都是在科学家的笔下计算出来的。 资料1:海王星是利用数学预测发现的行星。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利用天王星轨道的摄动推测出海王星的存在与可能的位置,德国天文学家伽勒根据的计算结果在1846年9月23日发现海王星。 资料2:300多年前,英国物理学家哈雷通过分析计算,计算出一个彗星的运行时间,并预言了该彗星的回归。但是他没能等上这一天。在他死后的第16年,这个彗星准时出现。最后人们把这颗彗星称作哈雷彗星。 任务三:阅读P151-152,认识并画出彗星的形状 转折:在太阳系中,天体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但也会有天体会脱轨,跑出他们的轨道,比如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彗星会被其他质量大的天体吸引,脱离原来的轨道,这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呢? 总结: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太阳系的认知不单单靠肉眼,而会借助更先进的仪器,帮助人们观察得更远。比如中国的天眼工程。 资料3:黑洞 分析:我们根据这张表格,能不能说说地球有什么优势,让生命能够生存? 板书设计 八大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1、表面有无气体(打钩) X √ √ √ √ √ √ √ 有无光环(打钩) X X X X √ √ √ √ 3、有无卫星(写数字) 0 0 1 2 66 62 29 14 4、独有的特点(写在白条上) 温度变化 427 477 15 -55 -168 -191 -224 -214 6、凌日现象(打钩) √ √ 7、日食现象(打钩) √ √ √ √ √ √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自主学习,收集大量与课本有关的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归类、总结,最后合理建构太阳系模型,根据太阳系的模型推测在太阳系发生的一些天文现象,让学生对太阳系有直观的感性认知,并在建模过程中,认识到太阳系的辽阔,宇宙的浩瀚,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的设计可以再建构一些在太阳系发生的天文现象的模拟实验,简单易做,提高学生建构模型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