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九章
压
强
第一节
压强
说目标
说模式
说方法
说设计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板书
研说内容
教材分析
摩擦力
一、教材分析-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液体压强、
浮力
压强
升华
基础
重力
压强是建立在学生刚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在重力、摩擦力之后的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基础上,对力的另一种作用效果即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具体分析。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着统领全章的作用,它不仅是前面知识的巩固和延伸,而且也为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及浮力的知识作了必要的准备。
力是改变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
力使物体
发生形变
一、教材分析-内容结构分析?
G
G
G
G
甲
丙
乙
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
学情分析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七章
力
第六章密度
压强的计算能力上较为欠缺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
生活经验
预测障碍
二、学情分析
科学研究方法还不是很熟悉、形象思维不够,对受力面积的理解不到位
能感知日常生活中压力的作用效果
陆续接触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比值定义法、类比学习等科学研究方法,打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压强
理解压强的概念
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能力
三、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压强的计算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
诱思探究
合作互动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
探究法
讨论法
压强定义单位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
布置作业
教学设计流程
课堂小结
学案导学
学案引领
新知探究
达标检测
(六)说教学设计
3分钟
30分钟
5分钟
3分钟
1分钟
六、教学设计—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以气球踩钉床的趣味视频引入
,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情景导入
明确目标
学案引领
自主学习
变式训练
当堂达标
压强
液体的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九章压强
大气压强
单元知识树导入:
六、教学设计—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本章知识树二次导入,
便于对本章知识形成系统认识。
学习目标
评价标准
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形成压强概念
2、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能说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现象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组长负责记录得分
1.展示一次计1分,质疑、纠错、补充一次记2分,课堂表现突出得到老
师特别赞赏的一次记2
分
2.达标检测组内全对加5分
3.小组全员参与每组奖励3分
六、教学设计—明确目标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指向性。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组间竞争,为终结性评价做准备。
六、教学设计—问题探究1
(一)1.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蚊子口器和骆驼脚掌的压力作用效果,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进一步引出要探究的问题。
诱思探究,合作互动
六、教学设计—问题探究1
(一)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这样对于一些基础较一般的学生,,他们会打开课本,学会用海棉、压力小桌作探究实验。而对于那些程度好的同学,他们的思维较活跃,探究方法也较多。会选用气球、铅笔实验。这样分层次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压强概念的引入做好了认知上的准备。突出了重点。
诱思探究,合作互动
(6分钟)
压强概念
速度
密度
类比
“类比法”突破
设计意图:在压强概念的教学中:采用类比法突破这一难点。引导学生充分回顾、讨论、反思速度、密度的比值定义方法,以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设计—问题探究2压强
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30-31“压强定义、公式、单位”部分
的内容,
并记忆。
1
、定义:
叫压强。
2、公式:
_________
。
3、单位:一位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约为
1.5×104
____
。(填单位)
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P=
F
S
Pa
注意:公式中S
是两物体实际接触的面积,
单位:____
独立完成学案上的问题,对子互查。
m2
六、教学设计—问题探究2:压强
设计意图:达到人人清,且加深了对压强的理解,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
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教学设计—问题探究2:压强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加深了对压强的理解,对1Pa的认识。
小明同学重量约为600N,站在1m2的水平地板砖上,脚与地板砖接触的总面积约为4×102cm2,试计算小明对地板砖的压强。
解:人站在水平地板砖上,他对地板砖的压力等于他的重力,
即
F
=
G
=600N
地板砖的受力面积
S=4×102cm2=4×10-2m2
所以压强
小明对地板砖的压强为1.5×104Pa
学法指导:
仔细研究P31例题,明确解题步骤;
完成变式训练,对子互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教学设计—问题探究2:压强的计算
设计意图:以此来突破压强的计算这一难点。
六、教学设计—问题探究3
诱思探究,合作互动
(三).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设计意图:
(8分钟)
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形成理论,再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六、教学设计—达标检测
设计意图: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完成,通过检测,反馈本节学生达标情况,检验学习效果,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补救,体现人人清、堂堂清。
同一块砖怎样放置压强最大?(平放、侧放、竖放)
2、一本教科书平放在1m2的水平桌面上,书重约2.5N,
与桌面接触面积为5×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3.下列现象中,
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①削铅笔的小刀刀刃磨得很薄
②滑雪板做得很宽很长
③往墙上钉钉子时,要用力击打
④载重汽车上的轮子比较多且轮胎比较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请你谈一谈。
六、教学设计—课堂小结
(5分钟)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与大家分享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促进学生对课堂的反思;
P=
F
S
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
改变方法
压力大小
改变压力
改变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
定义、公式单位
学案引领
自主学习
压强
液体的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
的关系
第九章压强
大气压强
压力与受力
面积之比
Pa
(完善我的知识树)
(5分钟)
六、教学设计—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之后教师引领同学们完善知识树以便对本节内容形成系统认识,且单元回归。
课下上网或实地开展农村公路损坏原因的调查活动。
六、教学设计—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板书设计
教师活动区
学生活动区
小组
得分
1
2
3
4
5
6
7
8
第九章
第一节
压强
小组评价区域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将黑板划分为三块区域,左端为教师活动区域明确本节知识,右侧设置小组评价区,用于即时的小组评分,可以及时鼓励学生。中间的大部分区域为学生活动区域以便让学生真的动起来。
压强顺口溜:
压力效果压强表,压力除以受力面,
面积要用平方米,压强单位帕斯卡。
加大压力减面积,压强增大效果显;
力小面大压强小,能够保护受力面。
总
体
陈
述
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总之,这节课我本着以兴趣为先导,以活动为载体,以三维目标的落实为目的,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实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物理学习的乐趣。
本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
教学模式
多
方
式
教学策略
勤
反
馈
低
起
点
小
台
阶
四、教学模式
导学案
学案
合学
展学
自学
教学模式
两案
三步
四、教学模式
1.
情景导入
明确目标
2.实验引领
合作探究
3.小组交流
班内展讲
4.教师点拨
完成学案
5.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
6.达标测试
课堂小结
我
校
的
“
两
案
三
步
六
环
节”
教
学
模
式
诱思探究、合作互动
四、教学模式
压力___
受力面积
定义
压强
相同受力面积,比较压力大小
相同压力,比较受力面积大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