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是( )
A.棉纺织业 B.丝织业
C.制瓷业 D.冶铁业
2. 18世纪晚期,英国广泛利用热能,逐渐摆脱了对畜力、自然力的依赖。人类由此步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
3. 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4. 加里斯特·琼斯教授感慨地说:“《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这个力量”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
5.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B.《开罗宣言》的发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6. 毛泽东有诗:“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它是穷人的歌,是无产者的歌,是穷人的呐喊,是无产者的倾诉,代表着受压迫的心声。它是( )
A.《人民宪章》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国际歌》
7. 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他为宰相,经过他推行的改革,德意志最后实现了统一。“他”是 ( ? )
A. 奥迪尔 B. 俾斯麦
C. 玻利瓦尔 D. 希特勒
8. 1864年,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166个,达到12.6万多人。其直接原因是( )
A.独立战争爆发
B.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C.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9. 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是因为这次改革( )
A.并未缓解国内的社会矛盾
B.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使农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10. 1868年4月,日本睦仁天皇颁布了《五条誓文》,该誓文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下列关于明治维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次改革主要是局限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通过改革彻底铲除了日本的封建制度
C.改革后的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改革后的日本,实现了与周围邻国的“和平共处”
11. 他在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率领起义军英勇作战,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南美洲的大片殖民地。这里的“他”解放的国家有( )
①委内瑞拉 ②智利 
③厄瓜多尔 ④哥伦比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 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是关于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有误的是(   )
A.时间 B.人物
C.背景 D.影响
1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 )
A.电力 B.水力
C.风力 D.蒸汽力
14. 下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殖民扩张
B.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C.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5. 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 )
A.能源动力  B.通讯技术 
C.交通工具  D.机械设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国的工业化方式截然不同于法国。由于政治上不统一、交通工具不良、行会强大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的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中所指的“德国的工业化方式”是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导致“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的原因有哪些。
(3)为什么“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的步伐前进”?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 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八十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这大陆上建立了一个国家,它孕育于自由,并且献身给一种理念,即所有人都是生来平等的。 当前,我们正在从事一次伟大的内战,我们在考验,究竟这个国家,或任何一个有这种主张和这种信仰的国家,是否能长久存在。”
——亚伯拉罕?林肯于1863年在葛底斯堡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哪个国家的“民主政治”?这个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什么?
(2)有人评价材料一中的“民主政治”说“这里的民主并不是完全的民主”,请结合史实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3)材料二中的“伟大的内战”指的是何事?请从结果上分析这场“内战”的“伟大”之处。
(4)以上两则材料有什么共同点?
18. 美国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叶,英国人在大西洋沿岸拥有了13块大大小小的殖民地。经过100 多年的开拓、各地经济往来与交流,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英语成为共同的语言,这样由来自欧洲的移民融合成新民族——关利坚民族。
材料二 北美人民对英国殖民者的压迫表示极大不满,掀起了反抗斗争。1775年4月 19日,在来克星顿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这场为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解放战争,最终以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告结束。
材料三 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为了摆脱困境,争取战争胜利, 1862年,林肯政府陆续采取了一些顺应民意的措施:首先通过了《宅地法》,允许在西部的无主土地上连续耕种5年以上的美国农民,缴付少量手续费就可以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接着,又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各州的奴隶获得自由并可以参加联邦军队。
——以上摘自《强国兴衰史》
材料四 1870年美国生铁产量为190万吨,到1890年增至1030万吨。钢产量1880年为120万吨,到1900年为1020万吨。煤产量在1870年为3310万吨,到1900年为26970万吨。棉花消费量在1880年为157万吨,到1898年为346.5万吨。
——《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在北美13块殖民地上形成的新民族叫什么?
(2)材料二中体现出美国的独立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为取得战争的胜利,林肯政府颁布了哪两个法令?
(4)材料四反映的内容与哪次工业革命有关?材料四反映出这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如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ACAC 6-10DBDCC 11-15BDADA
二、非选择题
16. (1)走普鲁士道路,武力完成统一。
(2)邦国分立、交通工具不良、封建行会强大,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3)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获得统一的国内市场,并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17. (1)古希腊雅典,公民大会。
(2)这种民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基础上的民主;奴隶和妇女都没有政治权利,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
(3)美国内战;美国内战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进步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家创造了条件。
(4)都主张人人平等。
18. (1)美利坚民族。
(2)民族解放运动。
(3)《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