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19世纪初,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料:棉布. 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 A.棉纺织品 B.机器 C.鸦片 D.枪炮 2. 《南京条约》规定:“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管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使中国丧失的主权是( )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主权 D.司法主权 3.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内河航运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 A.增开更多的沿海城市为通商口岸 B.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经商传教 C.外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和永久居住 D.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4. 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发动金田起义 C.定都天京 D.写成《资政新篇》 5. 《石达开自述》中称洪秀全故意加封杨秀清“万岁”,激怒韦昌辉诛杨。而《李秀成自述》中却说:“东欲专尊,后北与翼计杀东王。”石达开和李秀成共同评述的是( ) A.永安封王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6. 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是侵华国家中最凶恶的敌人。在下图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是( ) 7. 率先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开没工厂权利的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8. 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材料中的“洋夷”指( ) A.英国殖民者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者 D.八国联军 9. 1901年,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在北京病死。这“最后一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10.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1. 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建立,局内开设了一个翻译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翻译了98种西洋著作。这些著作中涉及最多的是( ) A.宗教 B.历史 C.科技 D.哲学 12. 有人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部悲喜剧。”围绕以上主题,如果你要探究这段历史,下列途径正确的选择包括 ( ) ①阅读张謇传记 ②网上搜集资料 ③调查百年国货品牌 ④翻阅《申报》影印材料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3. 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 ) A.强学会成立 B.《万国公报》创办 C.公车上书 D.百日维新开始 14. 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 ‘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 A.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C.组织北伐,推翻军阀 D.宣传科学,批判礼教 15. 清末读书人张山的目标是参加科举. 考取功名。而从哪一年开始这一目标再也无法实现( ) A.1840年 B.1862年 C.1905年 D.1912年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义和团同清军一起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入侵。其中最为著名的战例是在直隶廊坊一带对八国联军的阻击。1900年6月,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2000多人,乘火车由天津向北京进犯,沿途遭到义和团和清军顽强阻击。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等地将之围困,发起攻击。据一些侵略者事后回忆说,义和团都是“朴实农民”“其中很多是孩子”。他们手持大刀. 长矛. 抬枪进攻,“没有一点害怕或犹豫”“面对着来复枪和机关枪秋风扫落叶似的射击,还是勇猛冲锋”。在中国军民的阻击下,西摩尔联军给养完全断绝,“进京之路,水陆皆穷”,被迫夺路回逃。义和团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大无畏气概令侵略者震撼,西摩尔事后心有余悸地承认:“如果义和团所用的武器是近代枪炮的话,那么我所率领的联军必定会全军覆灭。” ——摘编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材料表述的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史实距今(2020年)多少周年? (2)据材料,指出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使用的武器,并归纳其表现出的战斗精神。 战斗精神:不怕牺牲. 视死如归. 大无畏等精神。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方式是什么?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清军作战往往数倍于外敌,仍不能胜,原因在武器不行,枪炮窳(yu)滥(破旧),如能使火器与西洋相埒(lie)(同等),则‘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这自主”。 材料二 奕诉看到曾李两人学造外国船炮,决定派员前往学习,在奏折中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平安”。 材料三 洋务大员丁日昌说,他的船炮“可以靖(平安)内匪,不能御(抵挡)外侮。” 材料四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认为清军作战不能胜的原因在哪里? (2)上述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发展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并通过上述材料你获得了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3)结合材料一. 二分析奕诉等人举办洋务. 学造外国船炮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这种目的达到了吗?“平中国,敌外国”反映了当时清政府面临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对创办汉阳铁厂的意义或影响作简要评价。 18.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什么运动?该运动中提出了哪些口号? 材料二 见下图 (2)根据材料二所示信息,戊戌变法失败后,在就义前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谁?其中“贼”是指谁?出现“无力回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3)根据材料三,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该运动中两位代表性人物的名字。 材料四 电视剧《走向共和》已经和观众见面。此剧写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改革,不懈追求. 探索,甚至是革命的历程。“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三十年。这场战争打中国打痛了,打醒了,并引发了“公车上书”事件。民族矛盾压倒了阶级矛盾,全民族警醒奋起,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今天,面临完成统一大业的中国人多么需要这种精神。这是一个改革和探索的年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英雄时代。” ——节选自电视剧《走向共和》 (4)“民族矛盾压倒了阶级矛盾,全民族警醒奋起,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5)材料中提到的“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改革,不懈追求. 探索,甚至是革命的历程”,你能说出具体的史实名称吗? (6)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CDDAC 6-10DDDCD 11-15CACBC 二. 非选择题 16. (1)120周年。 (2)武器:大刀. 长矛. 抬枪。 (3)武装反抗(或武装斗争)。 17. (1)武器不行,枪炮破旧。 (2)①使用机器生产; ②重视科技; ③发展了近代化的钢铁企业; ④发展钢铁企业时未能解决好环境污染问题; ⑤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发展民用工业。 (3)“师夷长技以自强”,或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目的没有达到。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4)①辅助了当时的军事工业; ②使中国的钢铁业走向近代化; ③对外国钢铁业在中国的扩张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④是湖北走向近代化的重大标志性事件之一,为湖北近代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8. (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2)谭嗣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 (3)新文化运动;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等。(答对两个即可) (4)甲午中日战争。 (5)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答魏源的《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亦可) (6)感悟:①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②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